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實驗探索

時間:2022-07-23 02:36:26

導語: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實驗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實驗探索

一、促進學生和諧發展內涵綜述

“理論源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理論知識與實踐技巧本就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必須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培養的同時,還應當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所以,一方面應當注重傳授學生高效的學習方法,樹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應當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優化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二、促進學生和諧發展措施例舉

(一)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以人為本的理念脫胎于傳統的“人文主義”思想,要求以人性化管理、教學等方式和手段對學生進行培養,既能夠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夠引導學生“向善”,實現對學生心靈的同化。首先,要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感受,積極對學生進行關懷教育和鼓勵教育。應當響應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盡量將教學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同時,教師還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生活上的關心。特別是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教師,更應當努力完成自身的職責,在課外、課內均展現出自身的人性化光輝,使學生長期沐浴在關愛和重視的感覺當中。其次,應當充分調動學校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德育環境的營造作為基本點,大力對校園內的潛在德育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如,修造校園文化角,建設班級文明園地等;通過建筑或者裝飾設計手段,使各種實物設施能夠與生態環境進行合理搭配,形成優質的校園自然景觀,這既能夠美化校園環境,也能夠讓學生獲得美的潤澤和滋養,從而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發展產生引導作用,最終實現“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再次,在一般教學過程當中,還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一方面,應當成立專門的心理輔導部門,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困惑進行疏導,適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觀念;另一方面,應當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多開展課外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之余能夠獲得精神上的減負。

(二)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推動學生和諧發展。在傳統教學過程當中,常常由于教學環境或教學氣氛的刻板,使學生的學習活力受到抑制,甚至于影響其心理發展。在計算機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多媒體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模式漸漸被教育界所推崇。例如,學校應當積極完善多媒體教學設施并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使教師具備駕馭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的能力。教師應當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多媒體課件,在向學生傳授直觀知識的同時,對學生的審美觀和世界觀等進行綜合教育。此外,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運用網絡工具,積極了解社會生活中的大量信息,讓學生在廣泛的社會現狀觀察過程中獲得心靈的啟發。

(三)納入更多的課外資源,實現思想道德教育內容的補充和創新。報刊雜志也是一種可以廣泛利用的課程教學資源。如《讀者文摘》、《讀者》等,這類媒體資源上的新聞、資料等貼近時代,貼近生活,時效性強,同樣具有較強的教育功能。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普及,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可利用的信息資源極其豐富??梢酝ㄟ^網上搜索、下載,把文字資料,圖片制成幻燈片或課件,就可以供課堂教學使用?,F在大多數的學校已具備了這方面的條件,這是開發課程資源的主渠道。如:在講述邪教“”的危害時,讓學生觀看河南開封市蘋果小學五年級學生劉思影這樣一個健康漂亮的女孩被燒得面目全非等的圖像,學生對“”危害的認識肯定比單純講述要直觀形象的多,也深刻的多。讓學生在了解社會現實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美惡觀念。

三、總結

學校作為人才素質培養的搖籃,當時刻注重社會人才需求和學生綜合學習需求兩大要素,并利用這兩大要素不斷地對教學觀念、措施等進行調整,以促進學生的發展,最大化地滿足社會建設中的人才需求。面對當前以“綜合發展“”內外結合”等社會要求,學校應當苦思如何保障和促進學生的心理、行為、身體、技能、文化理論知識等的和諧發展,以培養出能夠適應當前社會工作崗位的綜合型素質人才。這是當前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和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更是社會教育機構認真履行職責,實現劃時代改革的標志。

本文作者:廖定洪工作單位:江西省會昌縣會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