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

時間:2022-04-23 03:38:44

導語:職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

一、高職院校實施教育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的必然性

目前,我國工業化進程迅速推進,生產方式轉型,生產技術更新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教學質量已經成為決定高職院校生存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而教育教學質量是眾多內外因素和教學環節綜合構成的,加強學校內涵建設,實施科學合理的管理,在高職教育教學中,建立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引入全新的動態管理理念,使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始終處在可監控的狀態之中,是保證并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

1、促進教學管理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

隨著國家對于高等職業教育的政策傾斜力度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的不斷增長,高等職業教育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辦學規模逐年擴大,招生人數逐年遞增。但在看見這些可喜成績的同時也應該保持清醒。辦學的基礎設施薄弱,師資力量不足,管理不規范等問題依然存在,尤其是當前的高等職業教育正處在改革發展期,對于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等缺乏統一的認識標準,這些使得教學質量監控缺乏力度,保障無法實施,教學質量問題變得突出。構建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的長效機制,是促進教學管理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有效途徑。

2、是探索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理論的需要

科學的理論可以更加有效的指導社會實踐,也有利于可持續發展。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的理論研究,是屬于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教學重要的理論領域。已經有許多高等職業院校開展了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的理論研究,只是缺乏相應的理論總結,比較典型的是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的變化考慮不足,使得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總是處在一種理論落后與實踐的局面,不利于教育教學經驗的總結和實踐的推廣。

3、構建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是促進高職院校發展的現實需要

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肩負著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輸送人才的任務。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推進、經濟結構的調整、生產方式的逐步轉變等,市場對高等職業院校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在這種變化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教育教學質量對高職院校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構建一個科學完善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則顯得尤為重要。高等職業院校必須適應新的教學改革要求,必須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中引入質量標準,進行動態監控,保障學校教學管理與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二、現有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高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教學質量則是重中之重,但是受其諸多因素的影響,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1、監控過程不全面

目前大部分的教學形態及管理模式,還是傳統的以專業為中心的教學組織形態,在對教學過程的監控中也僅僅偏重于課堂教學,而對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以及畢業生頂崗實習、回訪等監控過少或者不甚嚴密。造成的結果是對課堂教學、理論教學的監控較重視,而對實踐性教學環節則缺少監控或監控不力。

2、教學質量評價不完善

許多高職院校已經著手于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但是在其已建立的評價體系中,過多的將注意力放在了學校領導、教師同行、學生和教學督導等學校內部的評價,忽視了教學評價過程中社會、市場和行業人員的參與,缺少了第三方質量評價。加之我國的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還在沿襲傳統上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沒有突出高職教育的特色,因此缺少了一套符合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3、對評價反映的問題缺少解決和落實的對策

學校在不斷完善質量評價體系的同時,也收集到了大量的來自于教學課堂和實踐教學環節的信息,但是許多問題在沒有制度約束或保障下,缺少來自于學校層面的頂層設計,對于許多問題的分析解決,缺少分類、通盤考慮和具體解決措施,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往往是治標不治本。再或者是缺少落實力度,沒有具體的部門或人去解決收集到的問題,在下一次教學評價中這些問題依然存在,嚴重的阻礙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構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

通過對眾多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的研究與分析,找出存在問題,建立適應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監控和保障體系,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建立教育教學質量標準體系

教育教學質量標準體系,實際上是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環節標準以及各種教學文件等構成。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和工作第一線,從事于工藝制作、崗位操作、基層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學校制定質量標準體系要把握好培養目標,結合高職院校的自身情況,通過校企合作,構建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專業標準、課程標準、實訓基地建設標準。同時,這種標準體系是相對的、動態的,學校要根據社會、市場等方面的要求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實施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修正、補充和完善。

2、建立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學校應建立實施院系兩級、校內外結合的雙重管理體制,保證全員參與、全程多層次監控、及時反饋、整改措施得力,確保教學質量持續穩步提高。學校通過領導聽課、督導聽課、學生評教、同行專家、畢業生跟蹤等五個視角收集質量標準的執行情況,根據專業評估、課程評估、教學包括實踐教學環節質量評價等實施目標管理,優化教學管理機制。通過多個渠道的反饋,形成一個質量監控、反饋、提高的完整環節。

3、建立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學校還應建立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通過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學組織模式、學籍管理制度、學生學業考核方式和考核管理制度,靈活配置教學資源等措施,建立一系列適合工學結合的柔性化教學管理運行機制;在人才需求預測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專業調整預警、評估制度和調整論證制度,形成主動適應市場的專業結構調整動態機制。

四、結束語

教育教學質量是衡量一所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是學校的生命線和永恒的主題。通過長期不斷和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規范教學管理、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方式,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保障教學目標的實現,完成高職教育教學的使命。

作者:劉明田莉工作單位:阜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