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高中教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28 08:30:11
導語:新形勢下高中教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教育教學理念陳舊
教育教學理念陳舊是阻礙高中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取得突破和進展的關鍵因素。在新課程實施和高考改革推進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可資借鑒的經驗做支撐,即便學校管理者也清楚不改革沒有出路,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依然只能處在不斷摸索階段,無法很好適應新課改要求。此外,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也尚未產生根本性轉變。持舊觀念講新教材,顯然不利于新課改的有效實施。
2、教育模式欠佳
新課改對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關注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格素養的培養。黨的十八大明確規定,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在去年教師節講話中提到,要“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都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但是現實卻是,以成績為管理依據的機制仍然存在,用成績評定學生的學習是否合格、衡量教師的教學是否成功的現象并未改變。這種無限夸大成績的教育模式成為師生共同進步、教育健康發展的隱形束縛。自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很多學校為了應付上面檢查,實施了一系列流于形式的“創新”工作,如有名無實的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等,然而,這并不妨礙“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大行其道。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管理評價本應更加靈活,更加充滿關愛,更關注學生差異,而很多高中實行的教育教學評價,從觀念到實踐,都過于強調結果,忽視過程性、形成性評價,忽視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學習水平方面的價值,無法與新課改要求相適應。
3、規章制度虛設
學校針對實際情況所制定的規章制度對于維護學校秩序、保證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很多高中出于對外展示正面形象的考慮,編輯出了一大本規范化、標準化而又確實形式化的規章制度集。一些涉及教育教學常規的規章制度可能確實很有實效,然而落不到實處也是枉然。教育部要求今年各學校都要形成自己的章程,恐怕又會有很多學校蜂擁而起競相效法先行者北京十一中的范例了。
二、新形勢下高中教育教學的改革策略和建議
1、真正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管理理念是管理實踐變革的前提,是指導一切管理活動的原則,是管理者對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態度。新形勢下,要推進素質教育,符合新課改和新高考的要求,就必須對高中教育教學管理有一個全面且理性的認識,站在區域教育改革發展的制高點上思考問題,聯系學校實際,走特色辦學、內涵發展之路。創新型管理理念的重點在于人性化,學校領導班子應富有開放性和創造性,轉變理念,開動腦筋,根據新課改要求,因時、因人、因地制宜,適時調整教育教學管理策略,注重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關注教師和學生需求,強調對教師和學生的精神激勵和思想教育,使他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取得認可,獲得贊譽,能夠充分發揮,進而形成一種促進學校教育發展的內在力量。去年底教育部的《普通高中校長專業標準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校長作為學校改革發展的帶頭人,擔負著引領學校和師生發展的重任;樹立正確的學校發展觀,將發展作為學校工作的第一要務,秉承先進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現代學校制度,完善學校管理機制,依法治校,實施科學管理、民主管理,推動學??沙掷m、有特色地發展。”
2、規范并優化教育教學制度
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是現代學校制度的題中之義,在這個基本追求上,一套科學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對于推進新課程、深入教學改革、改變教育行為、促進學校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是一所學校管理成功的關鍵要素。新課改催生新管理,新管理呼喚新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的構建。我們必須對中學教育現有的教學管理制度進行重新審視,結合學校實際,依據新課改要求,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重點,以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以教育規劃綱要為要求,以過程性評價為主要評價方法,對中學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特別是常規管理制度、教學評價制度、學生檔案管理制度等進行重建,充分關注學生全面成長和未來發展,發揮各個教學要素的整體合力,豐富教育教學管理實踐。
3、強化師生管理
教育教學管理要始終堅持以師為魂,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好、發揮好人的價值。教師是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第一資源,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全員培訓,打造一支愛崗敬業、求真務實、胸懷理想和追求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要特別警惕、避免形成不學無術、不以為恥的教師文化,努力倡導廣大教師做到對自己有嚴格要求、不茍且,對他人有寬容態度、不刻薄,對自然有博愛情懷、不破壞,對社會有正確認識、不偏執,促進廣大教師在大力激勵下專業成長,在團結合作中共同進步。在干部隊伍建設方面,應把那些有理想、沒思想,有追求、沒動作,有虛榮心、沒責任感的人堅決淘汰。學生管理中應首先堅持一個原則,即情感教育,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睆倪@一基本原則上考慮建立起符合校情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將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結合起來。要特別重視學生成長記錄冊的作用,把培育全面發展的學生當作終極目標來抓,認真做好理想勤奮的養成教育,使學生終身學習,終身發展。
三、結語
新形勢下高中教育教學是一套系統工程,重點是頂層設計,關鍵在于狠抓落實,在理念、制度和執行上下狠功夫,便會在學校發展的精品內涵之路上漸行漸成熟。
作者:徐禮誠單位: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學
- 上一篇:中職數學教育改革論文
- 下一篇:高校價值觀教育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