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文化教育理念下應用型人才素質教育研究
時間:2022-03-27 11:44:00
導語:工程文化教育理念下應用型人才素質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工程所包含的技術以及社會因素相對比較復雜,在工程中技術成分與非技術成分是共存的關系。也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當前的工程在實施的過程中都會受到社會經濟、技術以及法律等多方面的制約。作為一名合格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只是單純從技術的層面去解決出現的問題,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還有很多社會因素限制著現代工程的發展,所以我們要求工程應用型人才,不僅要懂技術,更要會管理,培養高素質高復合型的工程應用型人才才是我們目前的培養目標。
1工程文化的內涵
我們根據當前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的特點,可以將工程文化定義為是我們的教育人員在長期的教學中,經過沉淀而發展起來的能夠被廣大師生都認同的一種理想和信念。這也是工程文化的核心。這種理想信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價值判斷。工程文化要素主要包括工程理念、人員的道德修養以及人際環境等等多個方面。這些要素相互之間都是有聯系的,總體來看是一個整體,但是在這一整體中又各自獨立,在整個工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中都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2工程教育與工程文化教育
工程教育是指培養工程人才的一種社會活動和學校教育,而工程文化教育則是在實施工程教育的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進行工程文化知識與內涵的滲透,從而培養出既具備工程技術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又具備扎實人文科學素養的創新型人才。達到互補的目的,在進行工程教育的過程中,還要對學生進行工程文化方面的教育和熏陶。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學生的心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凈化,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進一步完善。人才的培養過程其實是一個文化滲透與融合的過程,最終實現的目的是工程文化教育的內外兼修。
3.1創構學生的知識體系
工程與技術是兩回事,工程并不等同于技術,因為在工程中不僅包含著技術成分,而且還包含著很多非常復雜的非技術成分,而以學習技術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工程教育顯然已經與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相脫節,教育是知識的主要傳播途徑,對于現階段社會的發展,對知識的更新也是勢在必行了,現如今教育領域面臨著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選擇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傳播,讓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真正的運用到社會大環境中,怎樣結合人才培養特色來創構學生知識體系,從分析的結果上來看,大部分人覺得還是要從基礎知識入手,先調整學生學習的基礎知識,讓學生能夠學習的更加穩定,持久。而對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創構,目前我們的研究人員還沒有一個相對系統的體系構造,由于工程應用型人才解決的是工程中實際出現的問題,不僅需要知道技術手段,還要有具體的組織指導。所以說,對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除了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要學會管理。要清楚組織生產和質量管理、質量控制的整體流程?;诖?,我們的研究人員建議開設與管理學和心理學相關的課程。讓學生能夠真正的了解和掌握心理學與管理學中的知識,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學生非專業技術方面的知識。這對于今后學生的發展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3.2注重學生能力培養
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的目的是為了從事工程一線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對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主要分為能做、能寫、能說、能干四個方面。能做指的是一名合格的工程技術人員要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光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光有理論知識而實際操作不行的話,就不能夠及時的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有可能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能寫是指可以根據階段的實際狀況寫出多種可行性方案,這些方案能夠合理的去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并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問題進行解決。能說是指我們的工程應用型人才要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在各種場合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能干則是說我國的工程應用型人才要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實際的工作中能夠及時的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強,并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
3.3培養學生的品格
一個人品格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這個人在社會的作用。品格不僅能夠真實的體現人的性格特點,而且還能夠展現出人自身心理、道德等方面的真實品質,相對來說,品格高尚的人,其發揮自身知識和能力的空間就會很大。就能夠很好地為人類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而品格低下的人則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危害社會。工程應用型人才所具備的品格有:熱愛工作,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勤勞肯干,愿意投身一線,工程的整體意識比較強;在實際的工作中任勞任怨,工作踏實,不會有傲嬌性格;心胸寬廣,樂于與他人溝通,人際關系非常好;在工作中有競爭意識,這種競爭意識并不是說對其他的同事有什么威脅,這種競爭意識的存在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工程的質量,善于發現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做事不拖拖拉拉。4結語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內容要根據當前社會的發展而定,根據工程應用型人才的特點,不斷的去創新培養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給為社會培養出更多企業受歡迎的過程應用型人才。
作者:石晶 王宇鵬 魏洪素 劉鵬 單位:黑龍江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胡成廣.論工程文化的本質[J].黑龍江教研究,2012(4):29-34.
[3]朱慶葆.以文化育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2(17):1.
[4]王繼華.文化興校文化育人文化天下[J].教育文化論壇,2010(1):1-4.
[5]王明清.育人功能:大學文化的本體功能[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2):109-111
- 上一篇:高校美術通識教育改革方法探討
- 下一篇:和諧教育理念探討
精品范文
10工程項目施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