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術通識教育改革方法探討

時間:2022-03-27 11:43:27

導語:高校美術通識教育改革方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美術通識教育改革方法探討

知識經濟時代條件下,國內各大高校開展美術通識教育活動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利用美術課程中的藝術手段提升大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及高尚人格,并影響其專業學習水平,進而提升其情感的豐富性和做事的創造性,因此這一課程的實施同時具有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和科學教育效果.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日益進步,我國教育體制對于高校美術通識教育的要求也更加嚴格,現行的美術通識教育課程開展方式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還存在不少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為了盡快處理這類問題,使該課程在高校教育中發揮更良好的作用,必須客觀認識當前教育方法的不足,并進一步探析課程改革方法.

1當前國內高校美術通識課程的教育方法及改革本質

1.1高校美術通識課程的教育方法

客觀來看,當前我國各大高校美術通識課程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三類.第一類是單純的鑒賞性教育,主要是以美術通識相關理論為主,依據相關教材在課堂上為學生傳輸這些理論知識,教師在此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學生則屬于被動接受,這種教育類型與很多選修理論課的教育類型較相似,整體效果不佳.另外,再加上非美術專業的學生不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在理解這些理論內容時明顯感覺吃力,也無法充分從教師講解中體會相關藝術感受,所以這種教育方法綜合效果較差,利用該方法很難使學生接收并認同美術通識教育課程中的各種藝術理念.第二類是相對側重實踐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有時會過分注重實踐,但并未將理論合理融合于實踐中,單純向高校學生強調美術才通識教育的實踐重要性,整體課堂容易使學生出現強人所難的感覺.因為很多高校開展的美術通識教育對象并非美術專業的學生,這些學生大部分完全不具備美術功底,而實踐性較強的教育方式則是專門針對美術專業的學生使用,如果在非美術專業的學生身上也用這種方式,即使學生在長期動手過程中學會了一些美術實踐能力,但從根本上來看他們仍然不懂美術通識教育的精髓,也無法真正理解美術的藝術性.第三類是單純強調繼承精神的美術通識教育方法,這種方法相對而言不會深入傳輸美術通識教育相關理論,教師通常只是簡單對教學內容進行概述傳播,要求學生繼承但不要求其發展.比如很多高校美術通識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上會為學生講解工筆花卉的臨摹手法,并提供具有代表性的相關作品供學生鑒賞學習,同時也會通過山水、人物及其他類型的美術通識教育內容讓學生充分體會美術的魅力,這種教育方法雖然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傳承藝術的重要性,并在內心形成傳承理念,但是卻難以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并且不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自我創造能力.綜上可知,盡管每種美術通識教育方法都有一定優勢,但同時也各自存在不同缺陷,無論使用哪一種教育方法,都不應該排除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不能單純強調技術或藝術、理論或實踐、傳承或發展中的某一種,而是應該全面平衡發展,通過不同教育方法的協調與配合,在創新型美術通識教育模式中達到良好教育目的,避免出現美術通識教育課堂上千人一面的現象.

1.2高校美術通識教育改革的本質

美術通識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與人格修養,使其進一步增強專業學習能力,并且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具有優良綜合素質的合作人才.為了深化這一目標,國內教育領域正在研究探索對高校美術通識教育的改革途徑,而實施改革的本質歸根結底是為了激發學生更多創造性思維,使其具有更優秀的創新能力和開拓意識.

2新時代高校美術通識教育改革方法

在新時代條件下,為了使高校美術通識教育達到更好的教育目的,應該通過以下幾個方向實施改革.2.1改革美術通識教育教學模式可以從三個方面完成這一舉措,首先優化高校美術通識教育課程結構,改變以往常用的傳統課程體系,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制定合適的美術通識教育課程內容,將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充分結合起來,引導各類專業的學生都可以從美術通識教育課程中獲得良好啟發,進而在自身專業學習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其次調整美術通識教育教學方法,由于美術通識教育屬于藝術類教育方向,主要是為了開發高校學生的藝術修養與人文素質,因此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合理引導學生在該門課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發散式思維,并用創造性眼光看待課程內容,從藝術角度吸收課程精華.最后鼓勵學生將學與做相結合,因為美術通識教育課程在大部分高校中都屬于課時偏少的課程類型,再加上很多不同專業的學生沒有一定美術基礎,所以通過學與做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該課程的學習效果,既可以讓缺乏美術基礎的學生通過動手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又可以在學生動手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其理論學習興趣,開闊他們的藝術視野并提升他們的藝術創作能力,從根本上實現美術通識教育的實施目標.

2.2改革美術通識教育師資建設水平

在高校美術通識教育過程中發揮主要引導作用的是課堂教師,因此,必須從改革相關師資隊伍建設水平的角度入手提高美術通識教育工作者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建設具有良好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的師資隊伍,使其在課堂上發揮更好作用,可以從四個方面實施此項改革.一是針對美術通識教育工作者提供掛職鍛煉機會,使其有條件參與更多與美術通識教育相關的進修與培訓,并能在不同實踐中進一步提升自身教學能力,進而為學生帶來更具全面效果的美術通識教育活動.二是積極引進相關年輕人才,比如高校可以吸引剛剛畢業的高學歷相關人才擔任美術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工作,通過這類人才為學生帶來更符合他們需求的教學理念,并通過創新思維帶動整個美術通識教育團隊的教學進展.三是構建美術通識教育工作者良好的發展模式,通過“老帶新”等模式促進有經驗的美術通識教育工作者對年輕工作者的帶動,這種梯度培養師資力量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年老美術通識教育工作者的實踐經驗,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年輕工作者反過來將創新意識與時代精神傳遞給前者,達到不同階層教育者的共同進步.四是促進美術通識教育人員對外交流和學習,鼓勵這些教師積極參與各類美術通識教育相關培訓,通過對外溝通與交流實現對自身文化修養與專業技能的進一步提升,進而在美術通識教育課堂上發揮更好的引導作用.

2.3改革美術通識教育環境建設水平

在開展高校美術通識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具備良好的教育環境,這種環境主要包括課堂環境、實踐環境等方面.其中在課堂環境中應該確保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等現代化手段獲得美術通識教育理論知識,并且可以通過這類手段直觀欣賞到有代表性的美術通識相關作品,從根本上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在實踐環境中學生能夠借助相應場地和工具完成美術通識教育課程中的動手操作環節,比如有條件的學校應該針對美術通識教育課程方向建設相應的雕塑制作室、產品模型制作室、繪畫室、陶藝制作室等專業型室內場地,同時在不同場地中配置相關設施設備及材料用具等.另外,實踐環境還包括校外實踐環境,高??梢葬槍ψ陨黹_展的美術通識教育課程內容與校外相關機構合作,安排學生到達這類專業機構內學習相關工藝品的制作流程,促進其對美術通識教育課程的理解.

2.4改革美術通識教育平臺建設水平

可以從兩個方面完成對高校美術通識教育平臺建設水平的改革,一是創建多元化復合型教育平臺,高校在實施美術通識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將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及技術類專業的學生組合在一起,促進他們相互溝通與學習,學會吸收對方的優點并融合于自身專業學習過程中,積極開發自身內在潛力,并借助這一復合型平臺發揚自己的專業特點,使美術通識教育學習同時充滿藝術性與科學性.二是制定專業化的美術通識教育方向,針對高校內不同專業的學生制定合理的美術通識教育課程內容,將該課程與學生核心專業有機結合,使每類專業的學生都可以輕松完成對美術通識教育課程的學習,并從中體會該課程對專業課的潛在激發作用,進而培養出具有良好藝術修養的專業型人才.高校美術通識教育的改革需要以培養不同專業學生文化藝術修養為目標,以合理的藝術教學模式為手段,并重點突出該課程的人文精神與創新精神,全面實施不同改革方向,才可以通過改革實現對高校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發揮美術通識教育應有的效果.

作者:王琨 單位:赤峰學院 

參考文獻:

〔1〕郭曉,張勇.站在藝術教育制高點:世紀初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的辦學經驗與理想[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

〔2〕(美)克里斯•安德森.創客:新工業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于平.教育“規劃綱要”視野中的中國當代藝術職業教育[J].藝術百家,2010(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