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古詩詞美育教育研究
時間:2022-02-27 08:40:16
導語:初中語文古詩詞美育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孕育著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古詩詞就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的結晶之一。初中語文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還要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因此,經過選擇和錘煉的古詩詞佳作被選入初中教材。教師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古詩詞的學習中發現美、感受美和欣賞美。本文將探究如何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結合美育教育。
誦讀古詩詞,感受韻律美
古詩詞本身的語言就富含音律美,平仄押韻的節奏在韻律上給人以美的享受。在古詩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進行朗讀教學,教授學生一些古詩詞朗讀的基本技巧,比如停頓、重音和語速等基本問題。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工具輔助教學,選擇一些名家的詩詞朗讀音頻,讓學生跟讀、學習,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節奏和意境。然后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練習朗讀,讓學生在聽讀、跟讀、自讀的過程中體會古詩詞的韻腳設計,領略古詩詞的音律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能夠加深對詩詞內容的理解,領會詩詞表達的意象,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欣賞音韻美的能力,還能夠加深學生的記憶,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次北固山下》時,詩中“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本渚溲喉?,充分展示出緩急交替、整齊勻稱的節奏美,也有平仄相對的音韻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示范朗讀,然后再一句句領讀,要求學生在誦讀過程中讀準字音,注意停頓,把握節奏,體會情感。每一句的朗讀都應該包含情感,讀出豁達的語氣。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名家的朗讀,然后讓學生比賽,評選出讀得最好的學生,這樣的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也可以選擇合適的音樂讓學生配樂朗讀,不僅能夠加深對詩詞音韻、意境的體會,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鑒賞古詩詞,感受情感美
古詩詞是學生語文學習階段中是一個比較深奧的學習內容,主要原因是古詩詞內涵豐富,深刻難懂,在短短的幾個字之中包含著詩人對景色的描寫、對事物的敘述、對情感的表達,蘊含著詩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著一定的哲理美。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時,不能停留表面,僅僅是誦讀、背誦,而是要挖掘古詩詞的內在價值,體會詩人在創作時的情感。詩人在進行詩詞創作時往往會把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法都融入詩詞之中,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受到鼓舞、受到啟迪,深刻理解詩中暗含的哲理。教師要在學習過程中教會學生鑒賞古詩詞的方法,分析寫作背景、寫作手法,錘煉詩人的字詞,反復推敲,才能體會古詩詞中的文化內涵。諷刺詩、哲理詩、邊塞詩、送別詩、詠物詩、詠懷詩、懷古詩、田園詩等多種古詩詞類型,分別對應著不同的賞析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各種題材的古詩詞,理解每一首古詩詞中包含意境和意象。例如,在學習《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詩中有一個佳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這句的妙處,“詩人用‘春風’使梨花盛開來比擬‘北風’使雪花飄舞,而‘忽如’二字不僅寫出了邊塞天氣的變幻無常、大雪急驟,還能夠表達出詩人驚喜好奇的神情。另一方面,詩人在詩句中將春景和冬景比擬,使人忘記了奇寒,內心感到喜悅與溫暖,這樣的寫法真是妙不可言?!睂W生在整體學習詩詞的過程中,能夠領略到詩人的文字功底,用不同的手法從不同的角度寫景,雪中的人、雪中的軍營、雪中的旗幟,遠景、近景的交替,清晨到黃昏的過渡,都能夠體現出美好的自然和詩人的感情。
想象古詩詞,感受畫面美
我國古詩詞的思想情感表達方式常常是通過借情抒情或托物言志等手法,這些含蓄表達的表達方式把詩人的所見、所思、所想濃縮在短短的幾十個字之中,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古詩詞含蓄的表達方式決定了,學生在閱讀古詩詞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想象力和聯想才能夠理解到古詩詞背后蘊含的意境。另一方面,想象力也是學生必備的綜合學習素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是提升學生智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必須給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使學生放飛想象力,感知詩中描繪的事物和情感。例如,在學習山水田園詩《錢塘湖春行》時,針對詩中描述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景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將詩中描寫的景和物都轉化為具體的畫面,理解在簡短的文字背后深藏的情感,由此來深刻地體會詩人在詩中隱含的思想、哲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想象力,學生在聯想和想象的空間中可以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看到詩人所臨、所感、所悟,體會詩人在創作時內心的想法,從而進一步加深對詩詞的理解,體會到古典詩歌的畫面美和含蓄美。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通過學習古詩詞,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傳統美德。另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能夠在誦讀、鑒賞、聯想古詩詞的過程中,積累感悟、引申反思、實際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和審美情趣。
作者:吳芳芳 單位:江蘇省邳州市燕子埠鎮中心初級中學
- 上一篇:小學學生科學教學論文4篇
- 下一篇:健美操素質教育研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