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創業孵化過程創業教育研究

時間:2022-10-09 04:03:04

導語:院校創業孵化過程創業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院校創業孵化過程創業教育研究

摘要:近年來為了緩解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對高職生自主創新創業的扶持政策,高校周邊林立的高職創業孵化基地便應運而生。創業孵化園基地如火如荼地建設,呈現出高職生創業一派欣欣向榮的態勢,而在創業狂歡的背后,孵化基地的創業孵化成功率卻并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則是高職生欠缺自主創業的理論教育和實踐經驗,而創業孵化園基地本身不規范和不科學的建設與管理也成為高職生創業過程的掣肘。此文認為加強對高職生創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的培養,轉變創業觀念,啟發創業思想,轉化創業成果,建立校企合作的聯動機制,加強對創業孵化基地的規范與管理,才是高職生創業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高職創業;孵化過程;教育研究

0引言

高職孵化基地是在政府倡導下建立的,不僅能為高職生創業提供創業孵化的平臺和服務,還能為創新創業理論研究和項目開發提供平臺依托和數據來源。入駐高職孵化基地的創業項目需有明確的經營目標,申請對象主要為在校學生或畢業5年內的畢業生。高職孵化基地的優勢在于為高職生提供了便利的創業的平臺,通過摸索創業途徑,開辦微小型企業,學生們既解決了自身的就業問題,還能將就業機會輻射給其他人。此外,學生們在專業導師的指導與帶領下,對自己的創業項目進行合理規劃,大大降低了高職生自主創業過程中的盲目性和風險性,為高職生創業的成功提供了保障。縱觀目前高職生自主創業的發展狀況,現狀卻并不令人欣喜。盡管國家號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自主創業的扶持政策和力度也在不斷完善和加大,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在此基礎上更是如火如荼,為高職生創業不斷提供各項完備的創業基礎設施和低廉價格租用場地,可現實卻仍是高職生自主創業的成功率低。根據廣州地區2017年對4所高職院校和1所本科院校300名高職生所做的創新創業成功率的調查顯示,有80.25%的學生表示有創業意向,但最終有創業實踐的卻不足30%,而在創業中能獲得成功的不足1%。絕大部分學生失敗的原因主要歸于:企業投入資金不足,銷售渠道狹窄,經營經驗不夠,抵抗市場競爭能力弱,運營目標不清晰,產品銷售鏈條中斷等。

1高職創業孵化過程問題頻發的原因

1.1缺乏科學合理的創業孵化戰略性教育方案

高職生自主創業的教育雖屬于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基礎教育,但很多院校對于高職生創新創業課程的開設和規劃都沒有做到足夠的重視。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上不論是人才結構、人才學歷、人才水平都比不上專業課程的師資隊伍。很多教授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師大多由輔導員和學院行政人員擔任,教師多為“半路出家”狀態,對自主創業的理論都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培訓和學習。教授的自主創業的理論過于片面和淺顯,很多時候僅限于對書本理論知識的簡單遷移,缺少對實際創業成功案例的分析和講解。而最大的問題則在于許多教師自身缺乏創新創業的實踐經驗,對于創業案例的分析與講解大多時候也只是照搬照抄,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思考,無法科學地指導學生。由于課時、教材和教學環境(多為傳統課堂教學)的限制,在知識的傳播過程中,教師更偏重于教授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銜接嚴重脫節。因此出現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不深,對實踐知識無從下手”的尷尬局面。許多高校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雖然旨在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創業,但由于在課程頂層設計上考慮不全,軟件和硬件設施的不足,缺乏科學合理的創業孵化戰略性教育方案,最終導致自主創業教育成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1.2高職生自主創業實踐缺乏“造血”機制

目前許多高職生創業孵化項目基本上是政策引導的,這是因為政府的投資主要是為了扶持高職生自主創業的發展,對于回報并不注重。因而很多的高職生創業孵化項目都是依靠政府有限的投資在進行,對于高職生來說自主創業難題之一便是籌集資金。造成這種障礙主要原因為:高校對于高職生自主創業的投入在短時間內無法滿足高職生創業的需求;高職生沒有抵押物,無法從銀行中順利得到資金,使得啟動資金難以到位,創業無法順利進行;國家政策的實行不夠到位,使高職生在創業時無法及時獲得國家的補助和補貼。另一方面,盡管國家了一系列扶持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但是對于高職生來說,這些政策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并不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其原因主要為:地方政府的政策落實還不夠完善,有關行政部門缺乏服務意識,對于自主創業政策還不夠重視。學校和社會對于高職生自主創業思想和實踐的引導還不夠,高校對于高職生自主創業的理論教育和實際操作比較少,對于高職生的自主創業缺少積極的引導。由于許多高職對創業孵化的實體企業支持較少,導致高職創業孵化基地或高職生創業實驗基地未得到充分地利用,學生在自主創業過程中一旦遇到問題,若不能得到及時的指導和分析,沒有“造血”機制的持續性支持來彌補自己創業能力的不足,創業失敗實則必然。

1.3創業孵化園基地建設和管理缺乏科學規劃

1)高職創業孵化園基地的建設定位不明確,目標不清晰。不同地區根據區域經濟的發展情況,教育資源的分布情況,政策扶植的力度等,創業園基地在定位上應當是有區別的。但目前,許多高職創業孵化基地為了追求功利效應,盲目追求“大而全”的規模,忽視了高校自身的優勢和實際情況,未與高校自身的教學特色和辦學思路緊密的聯系起來,定位不精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失去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和優點,造成建設資源的重復與浪費。

2)高職創業孵化基地缺少科學的管理。創業孵化基地的管理需要科學的規劃,要有具備經營管理和市場運營的專業團隊進行管理,才能使創業孵化基地發揮其政策、信息咨詢,管控風險投資和降低企業風險的作用。目前我國對于創業孵化基地的管理還未有統一的標準,基地管理也較混亂,無法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高職孵化基地提升創業教育質量的措施

2.1高校要加強對學生創業的指導和培養

要推動高職生自主創業的發展,需要高校對學生進行創業指導“理實一體化”的培養。創業理論的培養不僅需要在課程體系、課程標準、課程建設上進行提升,還必須對師資隊伍及教學硬件設施進行提升。高校在開設高職生創業指導課程時,需緊跟市場動向和區域經濟,開設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市場分析等相關的輔助課程,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綜合能力。同時,為彌補課時的不足,學校也可以有意識定期開設一些與創業有關的選修課,如法律常識,合理避稅等課程。此外,教授這門課程的教師最好有一定的創業實踐經歷,同時高校應該引進或聘用優秀校友或行業、企業、社會組織中優秀的代表作為兼職教師,一方面為學生們解讀目前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的創業扶持政策,加強專業性的指導,減少學生創業的盲目性;另一方面通過分享實際的創業經歷和經驗,可以讓課程更加豐富。學生通過了解前輩自主創業的經驗,預見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社會現象和問題,提早做好充分的創業心理準備,可增強自己在創業過程中抵御風險的能力。

2.2以賽促教促學,鼓勵學生參加創業活動目前,我國的高校與行業協會、企業、社會組織之間經常聯合舉辦各種類型的創業大賽,如近幾年比較知名的“挑戰杯”大賽、創業創新大賽等。這些全國性的創業比賽本著“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宗旨,為在校學生提供了很多精良的創業實戰機會。高??梢詫⑦@些創業大賽和實踐活動作為契機,積極鼓勵和組織有自主創業意向的高職生來參賽。通過創業實戰模擬比賽,不僅讓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得到提高,還能激發高職生們自主創業的熱情和激情,增加自主創業的成功率。此外,高校可以在校內劃撥一個固定區域,給想要自主創業的學生提供經營場所。如開辟“跳蚤市場”,夜市沙龍等創業平臺,給有意向創業的學生在高職期間進行嘗試性實踐,積累創業經驗。

2.3整合資源,充分發揮創業孵化平臺的合力

目前我國自主創業形勢良好,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創業扶持政策,許多高校依托政策支持,在學校周圍構建了大批高職生自主創業孵化平臺和各種創業園。這些創新創業基地的建成,為高職生能更加積極地投入創業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高職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為高職生自主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設施,尤其是在創業初期,為很多初入社會,囊中羞澀的高職生提供創業的可能性。例如提供相對低廉的租賃環境、免費辦公用品,甚至還能在科研資源、技術資源、資金籌備渠道,低息貸款等優惠政策的輔助上,讓無數高職生能依靠有利的軟硬件條件,讓自己的創業實踐更加順利,將自己的創業優勢發揮到最大。同時,還可以利用現有的孵化場地,聘請職業生涯規劃導師、創業導師,甚至是行業發展的領頭人,企業精英針對高職生創業活動進行分門別類的培訓,讓高職生有更明確的創業方向,不斷拓展自身創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提升創業的成功率[2]。因此,高校應抓住契機,主動出擊,整合市場、企業、社會組織、行業協會等提供的各種創業資源,避免創業資源在供給過程中的閑置和浪費,充分發揮創業孵化平臺的合力,給高職生自主創業創造良好的環境。

2.4轉變高職生創業觀念,培育創業理念

在創業觀念上,高職生大多呈對立態勢,有的認為非常簡單,只要人、財、物力集聚在一起即可;有的則認為這是一項不可企及的任務。由于創業觀念受到創業實踐的限制,創業理念極度缺乏,導致了很多高職生的創業實踐規劃看似可行,但實則暗藏被市場隨時拋棄和淘汰的危險。因此,高職生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應努力幫扶高職生拓寬自己的創業渠道,提供創業咨詢,讓準備創業的學生或者在創業初期的學生了解到更多的創業項目和機會,助其轉變創業思想,認清市場和自身的現狀,生成新的創業觀念。同時,高職創業孵化基地也為高職生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隨著創業項目的興起和擴大,也解決了一部分高職生的就業。在合力創業的過程中,學生之間除了衍生出一批批優秀的意見領袖,通過業緣、趣緣的延伸,還能找到志同道合的盟友。學生通過創新創業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分享,不斷交流和碰撞智慧的火花,相互取長補短,也在無形中衍生出了原生的人脈資源和人際關系,這也為高職生自主創業的可能性和延續性也增加了更多的籌碼與機會。因此,高職創業指導教育不僅可以轉變高職生的創業觀念,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創業理念。通過在高職孵化基地的創業培訓,能夠使高職生的創業信心得到提升,增加高職生自主創業的認同感,提高創業的能力。

2.5啟發高職生創業思想,將思想轉變為創業成果

高職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對于啟發高職生的創業思想,落實創業思想并且將思想轉化為創業的成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學生在創業思想中掣肘的原因是對政策和項目不了解和不清晰。必須強調,高職創業孵化基地不應只是一個提供創業“空殼”的地方,還應多層面啟發學生自主創業的想法,努力讓創新、創業的思想開花結果。通過孵化基地為高職生自主創業積累成功經驗和數據,結合社會發展、市場需要對就業的崗位群進行分析,對人才的培養方案進行診斷、探索和改革,密切社會和高校的聯系,使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更好的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舉個例子,現在網購越來越方便,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千里之外的產品,現在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喜歡網購,因此學校也成為快遞數量最多的一個地方。幾乎每天都會有學生取快遞,但是快遞員有許多地方需要去派件,不能一直在原地等待學生來取件,這時就有學生會思考了,如果快遞員不等我將快遞取走就離開了,那我就只能等下一次快遞員來了才能取件。那么我怎么樣才能及時取到快遞,又不需要快遞員等待呢?通過這個想法,有的學生就會想如果和快遞公司進行合作,在學校開設快遞網點,將各個快遞公司的快件分開堆放,并向學校申請一個專門的場所,專門負責校內快遞的攬發和派送,這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而自己也能夠成功實現自主創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高校要啟發學生自主創業的思想,并且支持他們進行自主創業,將創業的思想轉變為創業的果實。

2.6加強校企合作,構建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市場是檢驗人才培養的質量高低的試金石。為了市場的需求,校企合作也成為培養創新型職業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高校通過與企業合作,利用雙方的資源和長處構建了一個以高校為核心,以企業為兩翼,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業人才培養關系網,這對創業教育的診斷、革新和改良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企業通過給學校投資,創辦創業基金,對于想要創業的學生進行資助,可以讓企業、學校和學生達到三方共贏的效果。首先,學校依托企業的項目經營管理和融資能力,引進創業的資金。其次,企業依靠學校的智力支持,對知識、信息、技術及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并結合自身的優勢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不斷優化企業的組織構成。高校與企業之間進行合作,不但可以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也可以幫助學校進行教育改革,培養出更加適合社會發展的人才。同時,學生依托校企合作創辦的校內創業平臺,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并借助學校和企業共同的資源,不斷充實和轉化為自己的創業資源,達成自主創業的目的。

3結語

綜上所述,要提升高職生自主創業的成功率,高校首先要加強對學生創業知識的普及和提升,并抓住各種實戰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創業活動和創業競賽,同時利用高職創業孵化基地,整合利用創業資源,不斷轉變高職生的創業觀念,啟發高職生的創業思想,最后要加強高校和企業的聯動,構建完善的創業人才培養體系。

參考文獻

[1]蔣文賢.基于分層教育分段指導的高職生創業孵化過程探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6(3):34-36.

[2]陳培琳,蒙迪,何秀娜,等.教育生態學視閾下創業教育育人功能與孵化園建設的互動研究———以西南民族高職為例[J].亞太教育,2016(21):278-279.

[3]曾一帆.高職生創業教育與創業孵化協同發展探析———基于制造業人才培養的視角[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6(3):82-86.

[4]曹向宇,劉丹,萬冬梅,等.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高校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的研究與實踐———以遼寧高職生命科學院為例[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6(4):113-116.

作者:李敏 單位: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