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群體學情調查報告
時間:2022-06-28 09:29:34
導語:物流管理群體學情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報考職業院校是一部分學生無奈的選擇,這部分學生大多是學困生。為了真正地幫助學困生解決學習困難的問題,幫助他們重新樹立自信,松原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在每一屆學生入學后的第一學期中期都會進行學生學習狀態調查。為了便于后續的跟蹤和教學方法改革后的實踐,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松原職業技術學院2017級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調查人數為21人,由于基礎教育階段的課堂教學方法和職業教育階段的課堂教學方法有所不同,因此本次調查的主要內容是學困生入學前狀態和入學后經過課堂教學改革后的狀態,以便于比較全面地了解學困生。
一、關于入學前的調查情況
(一)關于學生成就感的調查。1.基礎教育階段的成就感。33.33%的學生從小學至今的成就感來自于某一門課程獲得的優秀的成績或在各種比賽中獲獎;9.52%的學生認為自己從無成就感;14.28%的學生認為管理好自己就是成就感;42.87%的學生認為能成為學生干部或與師生建立和諧的關系是自己的成就感。2.高考后打工期間的成就感。28.57%的學生在高考后無打工經歷,71.43%的學生有打工經歷。在具有打工經歷的同學中,20%的學生認為其成就感來自于得到企業領導和同事的好評;33.33%的學生認為成就感來自于自己的吃苦耐勞和毅力;6.66%的學生認為成就感是在一個月內從對工作一無所知到工作無誤;40%的學生認為成就感來自于賺到學費減輕了父母的負擔。(二)關于學習興趣的調查。1.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關于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有4.76%的學生認為是父母的不良關系導致的;47.62%的學生認為是因為自己貪玩所致;14.29%的學生認為是不喜歡老師的教學方法;33.33%的學生認為智能手機的出現使自己對學習不感興趣。2.對學習不感興趣的時間。14.28%的學生是在高中階段對學習不感興趣,85.71%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已經對學習不感興趣了。
二、課堂教學改革實施后
(一)關于學習信心的調查。在課堂教學改革后,52.38%的學生認為自己只要有興趣一定能學習好。47.62%的學生認為只要用心去學就一定能有理想的成績。(二)對學習的整體感覺。33.33%的學生認為現在自己能主動學習;38.1%的學生認為現在的老師不會憑成績來區別對待學生,自己能有尊嚴地學習。28.57%的學生每天都能有一定程度的收獲。(三)學生的學習狀態。61.90%的學生能跟住老師的節奏,認真思考問題;33.33%的學生感覺到自己玩手機的次數明顯減少了;4.76%的學生認為自己基本養成了好習慣。(四)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61.90%現在學習的內容和養成的習慣與將來的生存緊密相關;38.10%的學生認為現在學的內容是未來工作中很重要的支撐。(五)關于對自己的期望。38.10%的學生在學習遇到有困難的問題時能有同學幫自己解惑;38.1%老師能幫自己設立能夠達到的一個又一個目標,塑造更好的自己。23.8%的學生期望老師能幫助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三、調查結論
(一)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分析。1.父母或老師未給予及時的關注和引導。經調查可知,100%的學困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就已經失去學習興趣,這其中有家庭環境的影響,有教師對升學率的過度追求,有青春期的叛逆。2.評價標準過于單一忽略其他智能優勢。應試教育階段,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容易被老師忽略,即使他們具有較好的人際溝通智能、音樂韻律智能等其他智能優勢也得不到所期望的表揚,而逐漸地出現厭學的情況。3.學生自身不良習慣所導致的學習困難。部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經常利用學習的時間玩游戲或做其它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興趣點遷移到學習以外的事情上而荒廢了學業。(二)學困生的其它優點不可忽視。從學生曾經的成就感來看,他們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吃苦耐勞,體諒父母,有積極向上的決心和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也曾有令自己自豪的學習成績。這充分說明他們在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學習上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學困生是可以被塑造成社會有用之才的。(三)合適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產生興趣。任務驅動教學法、多元考核教學法、成果分享教學法、思維導圖教學法等教學方法的使用,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困生是教師教學工作中不能忽略的群體,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每一屆學困生的情況都有所不同,學習每一門課程的困難程度也有所不同,只有了解其學習困難的真正原因,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作者:魯艷華 單位:松原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的作用
- 下一篇:高校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