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改工作探究
時間:2022-07-01 03:50:25
導語:高校思政課改工作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互聯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概念闡述
(一)互聯網+相關概念闡述。“互聯網+”主要指的是在網絡信息化技術的依托下所實現的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聯合,以優化生產要素、更新業務體系、重構商業模式等途徑來完成經濟的轉型與升級。簡單來講,“互聯網+”就是指“互聯網+傳統行業”,但這絕不是將兩者簡單地相加,而是利用互聯網平臺以及網絡信息化技術,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地融合,創造出新的發展形態?!盎ヂ摼W+”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態,它是互聯網思維在實踐上的進一步成果,帶動了整個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以及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網絡平臺。(二)思想政治教育相關概念闡述。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的是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受教育者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施加影響,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出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正確行為活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手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
[1]現的強有力保證。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比專業教育更為重要,因為只有當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以后,他們才能認識自己的責任,為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民族的復興做好準備??紤]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很多高校都積極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與之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校園,有些大學生“出口成臟”,隨地吐痰、亂扔果皮雜物的現象時有發生,個人主義思想嚴重,缺乏集體榮譽感等。這些現象都表明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偟膩碚f,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主要是因為存在以下幾個教學問題:(一)缺乏高質量的教師隊伍。由于部分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不夠重視,所以并沒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安排上給予太多的考慮,隨意性比較明顯。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教師教學能力對于該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影響,換句話說,只有當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保證,那么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才能得到保證。但是,很多思想政治教育授課教師根本就沒有高水平的教學能力,只會每節課按部就班地給學生念PPT,導致課堂教學氛圍非常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2]思想政治教育雖然不能對學生未來發展產生實質上的利益,但是其潛在價值卻不容忽視??梢哉f,只有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揮出作用、效能,學生才能形成一個健康的身心,并且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去迎接挑戰。在網絡時代,學生能夠接觸到的信息數量越來越多,而且類型也越來越復雜,這些信息中很可能會包含有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帶來消極影響的內容,從而給學生未來成長帶來很大的負面作用。而經過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抵抗不良誘惑的能力,讓他們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能堅守本心,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而要實現這些目標,首先應該保證教師有足夠的教學能力,這樣才能保證思政教育的作用[3]。(二)教學方式老套。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師能夠選擇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多,這對于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實現教學模式多元化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教師似乎只想安于現狀,并不想對當前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從而使得他們的教學方式非常老套,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旧希@些教師都是采用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將課前準備好的課件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給學生,然后呆板地把上面的內容給學生講解,最后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作業等。坦白來講,這種教學方式可能能夠滿足應試教育的要求,對于提高學生成績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卻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更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大學是一個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在這里,沒有父母的督促和教師的監督,基本上完全依靠學生的自制力,如果學生不能具備一定的學習自主能動性,那么他們就會在這樣一個自由的環境中迷失自我,把時間都浪費在“及時行樂”上,這不僅是對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同時也是對學生自己、對父母、對教師不負責任的體現。(三)考核方式不合理。當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節課考核方式都不太合理,形式化現象嚴重。所謂的考核,其實就像是“過家家”一樣,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和價值可言。比如,有的教師會選擇開卷考試的方式安排考試,有的教師更簡單,直接讓學生上交一份論文即可。這種草草了事的考核方式不僅不能讓教師真正地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造成學生平時不努力學習情況的發生??荚嚥粌H應該起到考察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作用,同時還能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壓力,從而使他們可以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過程中,為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做好準備。而當前這種不科學、不合理的考核方式就導致考試的意義和作用逐漸喪失,甚至成為很多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政課程改革工作途徑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們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其發揮出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使我們逐漸進入了一個“互聯網+”的時代?!盎ヂ摼W+”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課程在獲得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了一些挑戰。一方面,利用互聯網技術,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有了更廣泛的發展空間,能夠引入到思政課程教學工作中的教學新技術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在“互聯網+”時代下,其對于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對師資力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還要求能夠及時完成課程改革工作,以改革促發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穩定發展的目標。(一)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首先,學校可以提高教師招聘門檻,對教師的教學經驗、學歷、專業等做出明確要求,形成第一道保障教師隊伍質量防線;其次,學校還應該給思政教師安排培養培訓,讓他們接受系統化、專業化的教育,使他們的教學能力與時俱進,滿足社會以及學生發展的要求;最后,學校還必須嚴格對教師的考核制度,并且讓學生也積極地參與到該活動當中,讓學生給教師打分,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見,對評分較低的教師予以警告,讓他們能夠意識到自身教學工作的不足,并且及時改進。[4]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永遠是高校思政課改的重中之重,只有把這個工作做好,后面的課程改革工作才能更好地開展。(二)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改革教學方式。在“互聯網+”時代下,教師可以選擇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多,像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一代的教學技術都可以是推動思政課改高效進行的重要力量。[5]而教師必須要看到這些教學新技術的優勢,并且積極主動地把這些教學技術引入到思政教育工作當中,并且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實現多元化教學的目標。(三)保證考核方式的合理性??己瞬⒉皇菫榱恕翱ā睂W生,而是為了能夠督促學生學習,并且讓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下一步教學工作的開展收集信息。[6]因此,教師必須要意識到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采取合理的考核方式,使其價值和作用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比如,教師可以采取“筆試+面試”的形式,一方面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考察學生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對他們臨場應變能力有一定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劉赟卓,蘇艷芳,郭培,等.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18):325-326.
[2]武玟斌,徐麗.“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策略研究[J].黨史博采(下),2019(02):68-69.
[3]王晨,劉家匯.“互聯網+”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路徑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1):178-180.
[4]桂偉珍.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創新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2):45-46+56.
[5]夏開成.“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28):203-205.
[6]郭文蕊.淺析“互聯網+”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J].教育現代化,2017,4(39):272-274.
作者:蔡玉潔 單位:河北省滄州市委組織部
- 上一篇: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民辦高校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