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7-01 03:48:25
導語: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多媒體技術與口腔內科學教學的融合,彰顯了多媒體技術的多樣化價值,促進了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和個性化發展,為學生更好的對接臨床崗位夯實了基礎。本文從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入手,分析了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口腔內科學;教學
口腔內科學是口腔醫學專業的主干課程,具有理論抽象、知識面廣、專業技術要求高、實踐性強等諸多特點,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口腔教育多元化需求,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正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多媒體技術以聲、像、圖、文并茂的表現形式將學生帶入全新的教學境界,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智力開發,對優化課堂教學形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但任何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和弊端,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同樣如此。因此,我們有必要分析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有效措施夯實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基礎,以彰顯多媒體技術的多樣化價值,有效提高口腔內科學的教學效果。
1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1.1有利于新舊知識融會貫通。醫學是一門先后知識銜接非常緊密的學科,內容結構循序漸進、環環相扣。作為口腔醫學重要專業課程的口腔內科學,涉及很多相關的醫學基礎課程和口腔醫學專業的其他課程。而多數醫學生都存在醫學基礎課程知識記憶不牢固,口腔醫學專業其他課程知識掌握不扎實等問題,限制了口腔內科學知識的學習。因此,有必要在學習口腔內科學的過程中,將涉及到的相關知識進行適當回顧復習,以掃清學習中的知識障礙。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減輕了教師書寫板書占用的時間,通過簡單的回顧復習,使學生記憶模糊的知識點變得更加清晰,有利于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促進口腔內科學正常教學活動的開展。1.2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統口腔內科學教學以黑板和粉筆為載體,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但長時間單一的教學形式,學生容易產生疲勞感、厭倦感,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以其圖文并茂、聲像共存、動靜結合的表現形式對學生視覺、聽覺進行有效刺激,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學生在欣賞、接受信息的過程中將知識逐漸內化。同時多媒體課件將復雜、抽象的內容以圖形、動畫的形式全面呈現給學生,使教學內容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所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1.3有利于擴充知識容量。當前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口腔內科疾病的診斷、治療也不斷涌現出各種新的方法和術式,而教材的更新速度遠遠跟不上時展的步伐,加之板書、畫圖等消耗大部分課堂時間,教師很難有時間為學生補充前沿的口腔內科學知識,容易出現與臨床實踐相脫節的問題。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省去了板書、畫圖的時間,增加了知識講授和與學生互動交流的時間,有利于講清重點、突破難點。同時通過網絡等多樣化途徑,可以將口腔內科學前沿的知識、技術介紹給學生,擴充課堂知識容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對接臨床實踐打下良好基礎。
2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當前,國內外優秀的口腔內科學多媒體教學課件很少,許多教師不得不自行設計或對已有課件進行改進,這樣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熟練掌握口腔內科學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和相關學科知識外,還應掌握各種多媒體軟件的使用方法,能夠從教材以及網絡平臺中提取精華素材,不斷更新多媒體課件內容。然而現實的情況是,雖然大部分教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完成了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但課件質量卻參差不齊。如有的課件主次不分、面面俱到,教師為了給學生灌輸更多知識,往往將涵蓋教學內容非常多的多媒體課件一放到底,整個過程忽視了學生的反應,師生間缺乏情感交流和溝通,不僅不利于鞏固舊知識,更不利于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因此課件的制作應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重點內容應逐條顯示,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非重點內容可作為課后作業讓學生自學,給學生留有討論和思考的時間;有的課件以文字為主,成為翻版的課本或板書,而圖片資料和音視頻資料的應用又不能因地制宜,常常出現混淆的情況,因此需要明確的是臨床操作步驟應采用動畫或攝像進行連貫性演示,疾病的病變部位及病理特征應采用圖片進行展示;有的課件背景和字體顏色不協調,復雜圖片放大效果差,不僅不能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只能流于形式,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3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3.1正確定位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在口腔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應準確把握多媒體技術的內涵、優勢和注意事項,明確口腔內科學的教學目標及要求,在多層次科學應用多媒體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引導學生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知識,準確把握臨床上常見疾病的診斷方法與治療手段,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臨床思維和創新型思維發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吳階平教授曾指出:科學的內容、嚴密的推理、藝術的表達是授課形式的基本要求,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肢體動作是任何多媒體技術都無法替代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將多媒體技術與其他教學方式結合使用,尤其應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取長補短,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3.2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課件的設計采用深色背景,淺色文字,頁面框架簡潔明了,適當縮減文字材料,重點突出圖片、圖像的顯示,這樣對于教師而言,有利于其提高專業素養,對學生而言,有利于其開發智力,培養創新型思維。動畫和影像是多媒體的魅力所在,通過動畫及影像從不同角度展示疾病所用各種器械和配以使用操作說明,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臨床上疾病治療的常用器械;通過大量圖像資料全方位展示正常組織的結構特征和患病組織的病理特征,使學生對各類疾病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課件的編排中除了理論知識的闡述,還應有疾病臨床操作的系統觀摩,使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同時還應體現課件的交互性和銜接性,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吸引學生,并在內容編排上和師生配合上要緊密銜接。3.3多層次科學應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除了多媒體課件外,還包括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多媒體仿頭模教學系統、數碼互動顯微教學系統、數字口腔顯微儀等幾個方面。①CAI在口腔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可有效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合理增加教學內容,讓學生不斷獲取情感與知識體驗,有效提升綜合能力。同時也可將探究式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等現代化教學方法與CAI有機融合,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教學情境,高質量完成授課任務。②多媒體仿頭模教學系統的應用,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實踐操作中的錯誤,明確教學的薄弱環節,并補充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學生通過觀摩教師的實驗操作過程,進一步規范自身操作行為,不斷提升實踐操作能力。③數碼互動顯微教學系統的應用,可以有效開展師生互動討論、遠程、個性化等不同教學方法,展現學生實驗操作中的顯微鏡圖像,和學生共同觀察、分析、探究實驗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的完成實驗教學。④數字口腔顯微儀的應用,可以將根管口位置和根管內精細操作過程等通過液晶顯示屏清晰的呈現給學生,而且由于顯微鏡的放大和調節功能,有效避免了眼部疲勞、持續彎腰、低頭等不良坐姿,減少了職業病發生的機率,對口腔內科學實驗教學大有裨益。
4結語
多媒體技術在口腔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改變傳統教學學生學習單一片面的問題,有利于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但同時也應看到多媒體技術本身也有自身的不足和弊端,需要在實際應用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結合其他教學方式共同為教學服務,以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口腔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崔玉華,黃呈森.《口腔領面外科學》應用多媒體教學的體會[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4,31(3):267-268.
[2]李啟紅.關于口腔醫學教學改革的思考與設想[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130.
作者:張建芬 單位:石家莊醫學高等??茖W校
- 上一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高校思政課改工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