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下高中化學教學分析

時間:2022-01-22 03:06:39

導語:新課程改革下高中化學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程改革下高中化學教學分析

摘要: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化學教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也存在很多問題。針對新課程改革后教材內容發生的改變,學生一時無法快速適應新教材,再加上教師仍慣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評價體系不明確等問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從而逐漸完善并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將生活當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能快速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文章從高中化學教學的現狀及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改革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化學;現狀;改革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教材內容得到了更新,課時也相應減少了,教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以及形成的知識體系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對于化學教育者來說,也給他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挑戰[1]。我國目前實行的是新課程改革,落后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為此,教師也應主動改變目前的教學理念,逐漸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一、目前高中化學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當前,很多教師都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能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教師基本上都是運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即教師拿著教材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課,不管學生有沒有認真聽課,整個課堂上沒有與學生進行任何互動,課堂沉悶且無生機。長期下去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甚至會對化學學科的學習產生厭煩感。同時,也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會對整個課堂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2]。(二)教師不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高中階段要學習的科目多,且學生學習的壓力很大,再加上高考的壓力,使得很多教師為了能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及答案,因此不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生為了能應付日常考試,也都將時間放到做練習上,而不是深入探究化學知識。(三)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就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學生付出大量的時間學習,但是并沒有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與我們常說的付出與收獲成正比[3]。就日常的學習來分析,大部分學生都是將重心放在學習上,這雖然是正確的,但是學生的學習目的性不強,靈活度不夠,使得整體的學習效率不高。

二、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改革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教學法主要指教師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如教材、教學環境、學生心境,等等,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引發學生對知識的體驗,讓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想學”以及“我要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創設與知識內容有關的情境,讓教材內容通過真實情境的方式重現,并結合生活實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枯燥的化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命化,從而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讓學生感悟化學情境,以此對化學學科產生一種親切感。如此,學生才會更加樂于接受教師講解的內容,更有利于實現學生的發展[4]。(二)營造良好氣氛培養學生情感。教師在進行化學活動時也應重視課堂氛圍對學生的影響,通過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強化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以及知識交流,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科的熱情。為此,教師在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氣氛培養學生的情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每個學生都是特別的,由于家庭環境、后天因素等影響,學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為此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設計教學任務時應考慮到全體學生,且以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為基礎設計分層任務,如此才能給學生建立一個全方位的教學平臺[5]。第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時也應發揮自身的作用,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句贊美的語言、一個鼓勵的肢體動作等,給學生帶來無限的希望,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學習化學學科,從而萌生對化學學科的情感,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奠定基礎。(三)重視師生互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如今的素質教育更注重培養創新型人才。創新能力指的是提出新穎的問題以及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在化學教學中也應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能有更多時間自主學習,從而發揮自身的內在潛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為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活動時也應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重視師生互動,逐漸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教師可以給那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若學生思考之后仍無法回答,也可以給他們提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綜上所述,當代化學教育者應嚴格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運用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教學,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實現化學學科的改革。

參考文獻:

[1]楊松.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方法和策略[J].求知導刊,2015(8):89.

[2]齊華.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256.

[3]王樂民.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17):99.

[4]凌澤登.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的角色轉變[J].勞動保障世界,2017(27):15.

[5]丁志芬.新課程改革下如何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導學,2016(14):62.

作者:高維賓 單位:甘肅省臨洮縣衙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