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魔術在小學科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11-06 03:54:09
導語:科學魔術在小學科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神秘信件”“小花開了”等科學魔術小實驗教學中,可創設教學情境,將科學魔術應用于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揭示科學的奧秘,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培養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求知的科學精神。
關鍵詞:科學魔術;小學科學;學習興趣;探究式學習
科學是一門集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于一體的學科,其本身充滿趣味性。科學課堂所面對的主體是小學生,具有活潑開朗、性格外向、求知欲旺盛等特點,對未知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同時,小學階段是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需要,尋找一種能讓小學生體會到學習科學的樂趣,保持較高學習熱情的教學方法很重要??茖W魔術教學就是其中一種高效的方法。
1應用科學魔術實驗進行課堂導入
小學生在進入課堂時,往往較為吵鬧,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讓他們完全靜下來,這是由小學生精力旺盛、活潑好動的特點所致。然而,天生喜歡新奇的事物,對未知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性格,也決定了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筆者決定從這一方面入手,將科學魔術應用于課堂導入,以便能創設教學情境,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講授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物質的變化”單元中的“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一課時,筆者用“神秘信件”這一科學魔術進行課堂導入。科學魔術方案如下:筆者在上課前一天用毛筆蘸米糊或淀粉調制的液體在白紙上寫下幾個字,晾干,使白紙不留下字跡。在上課時,將白紙拿出來,對學生說老師要給大家表演一個科學魔術,然后在眾目睽睽之下將碘液噴灑在白紙上,使原本無字的白紙上顯現出了藍黑色字。此時,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既興奮又驚訝。筆者趁機問大家:“為什么白紙上出現了字?”同時告訴學生,待學習本節知識后就能揭曉“神秘信紙”的奧秘。運用科學魔術進行課堂導入,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將他們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同時,創設教學情境可節省進入課堂所需時間,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并能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應用科學魔術實驗進行課堂教學
新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課程理念,倡導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和想像力[1]。筆者在課堂上讓學生分組進行科學魔術實驗,促其動手參與,以便親身體會科學魔術實驗的魅力。以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它們吸水嗎”一課為例,筆者讓學生分組進行科學魔術實驗“小花開了”和“會變色的花朵”。筆者先在講臺上說明實驗步驟和做法,再讓學生分小組進行。4~5名學生為一個小組,每個小組分發一個裝有2/3體積水的透明水槽、4張不同顏色的紙和一朵用紙巾制作的有花柄的白花。首先進行第一個科學魔術實驗“小花開了”。將4張不同顏色的紙折成教師指定的“未盛開的花”的形狀,然后將“未盛開的花”放在水槽中,很快學生就觀察到花瓣張開了。然后進行第二個科學魔術實驗“會變色的花朵”。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筆者再將顏料滴入水槽中,變成有顏色的水。學生將白花的花柄插在水槽中(注意水槽中水的高度約為花柄長度的1/3),此時學生會觀察到有顏色的水會沿著花柄慢慢往上浸,直至把整個花朵染色。最后,筆者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思考和討論這兩個科學魔術實驗的奧秘。學生分組進行有趣的科學魔術實驗是一種探究式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觀察和思考的精神,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積累了認知事物的經驗。學生在科學魔術實驗的探究過程中,理解了科學知識,領悟了科學思想,學習了科學的方法和技能。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的科學素養慢慢形成。
3將科學魔術實驗布置為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是讓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點的重要方式。而很多科學教師會為布置課后作業而煩惱,筆者將科學魔術布置為學生的課后作業。這類科學魔術往往是課堂所學知識的應用或是對生活中某些特殊現象的解釋。學會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是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著重提出的理念和目標。在教科版小學科學書五年級下冊“沉和浮”單元的課程結束時,筆者表演了一個沉浮子魔術。當筆者用力擠壓礦泉水瓶壁時,水瓶中由筆蓋做成的沉浮子會從水面降落到水瓶底部;當筆者松開手時,沉浮子又從底部慢慢上升回到水面上。筆者將這個沉浮子魔術布置為課后作業,學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沉浮子,再根據本單元所學知識解釋其中的原理,并思考可以將沉浮子魔術應用于生活中的哪一方面。對于這類充滿神奇和趣味的科學魔術,學生一般都會認真地去完成。當學生完成后,可以給爸爸媽媽表演科學魔術,體驗成為魔術師的成就感。如果是難度較大的科學魔術,還可以讓家長協助孩子一起完成。當科學魔術成為一個親子活動時,就能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體會到和父母合作的樂趣,培養親子感情。將科學魔術作為課后作業,既可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科學知識,又能促進他們了解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
4結語
利用科學魔術這一教學方法符合科學性原則,遵循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而言,科學魔術教學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熱情,是推動學生學習科學的內在動力,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通過科學魔術實驗進行探究式學習,可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做中學和學中思,并逐漸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品質和素養[3]。對于教師而言,精彩絕倫的科學魔術表演可以讓教師深入學生心中,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喜愛、崇拜之情[4]。這樣的教師更容易受到學生的歡迎,學生自然也會愛上這門學科。這樣的課堂將成為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平臺,從而增進師生感情。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秦燕華.進行“魔術”實驗激活化學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2):150.
[3]姚國華.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9(9):55~56.
[4]程達輝.魔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6(9):164.
作者:徐怡冰 許桂清 單位:華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
- 上一篇:氣象信息技術對氣象單位財務管理作用
- 下一篇:“單人同課異構”在科學教學的應用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