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和對策
時間:2022-01-22 03:22:11
導語: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和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我國的留守兒童非常多,其教育問題已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因此,家長和學校應該密切配合,加強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重視度,通過分析當前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文章以鎮原縣為例,分析了當前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當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解決方案。
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鎮原縣的很多中青年去往城市里打工,使孩子缺少關心和陪伴,導致一些孩子的教育問題得不到保障,造成留守兒童的教育程度較低。
一、當前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
留守兒童的父母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選擇去很遠的城市打工,造成留守兒童存在很大的教育問題。由于留守兒童家長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導致許多留守兒童的教育出現很大的缺失,更有甚者,有些留守兒童的心理也出現一些問題?,F將鎮原縣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進行如下分類。(一)缺少關愛。目前,鎮原縣很多外出務工的家長對孩子的關心不夠,他們每天忙著思考如何工作,如何賺錢,如何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卻忽視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在學校,教師和學校會關心他們,不會出什么問題,卻往往忽視了健康的教育才是孩子成功路上的基石。由于思想教育低于城市,鎮原縣的有些留守兒童甚至不愿去學校接受教育,在家與爺爺奶奶待在一起。但家長卻忽視了老年人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大多數老年人的文化水平較低,對孩子的思想教育不夠,沒有辦法在學習上給孩子以幫助,造成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二)鎮原縣學校教育水平不夠。由于當前鎮原縣學校資金欠缺,不能吸引高素質的教育人才前往鎮原縣授課。學校的學生又很多,造成學生的教育水平不夠,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夠深入。目前,鎮原縣學校的教育水平太低,一些教學設備無法滿足學生的教育需求,導致學生整體的教育水平程度不夠,沒有辦法給學生更好的教育引導,造成學生的思想、學習得不到更好的教育。(三)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關心不夠。當前,留守兒童越來越多,而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關心還處于過去的水平,導致留守兒童獲得的關心不夠。有些鎮原縣基層領導對鎮上的人員外出務工的行為非常鼓勵,卻缺乏對留守兒童相應問題的重視,沒有充分考慮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也不夠,導致教育問題出現嚴重的缺失。(四)留守兒童的心理情緒波動大。我們都知道,孩子在成長階段是最需要父母關心、關愛的。當前,越來越多的鎮原縣人選擇去城里打工,他們長期不在家,造成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問題。留守兒童的內心常感到孤單,部分孩子還會因為缺乏關愛不喜歡上學,出現叛逆情緒;在學習上,也因缺少父母的鼓勵,造成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當前,鎮原縣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這就要求學校、政府、教師以及家長,對當前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解決方案?,F針對鎮原縣留守兒童教育現狀,提出以下策略。(一)父母與孩子多溝通。當前的形勢是,鎮原縣外出務工的人很多,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雖然錢能給孩子帶來更好的生活條件,但父母作為孩子最好的老師,應該履行一名家長應有的職責,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關愛。雖然現在外出務工的人時間很緊,幾乎沒有時間回家看望孩子,但如今科技發達,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家長可以利用一些通訊設備,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比如,可以定期與孩子視頻,了解孩子情況,調節孩子的情緒,多安撫孩子的內心。盡可能地多回家看望孩子,及時掌握孩子的動態、生活情況、學習情況、身體健康情況,提高對孩子的教育重視度,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二)建立健全學校教育機制。當前,學校對留守兒童的關心需要進一步加強。我們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學校的教育機制,對留守兒童的詳細信息進行記錄,定期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進行引導、安撫,可以開展一些教育活動,增加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度,對留守兒童進行專門的教育,積極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三)社會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心。隨著留守兒童的增多,我們應該積極組織社會人員看望留守兒童,多關心他們,力所能及地幫助解決當前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三、結語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發展過程中不能忽視的問題。我們應該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心程度,齊心協力,共同解決鎮原縣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幫助留守兒童走出學習困境。
參考文獻:
[1]張小芹,孫忠良.湘西農村地區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學理論,2018(11).
[2]劉苗苗.淺談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與對策[J].中華少年,2016(21).
[3]杜飛,成雪妮.湘西鎮原縣地區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才智,2015(19).
作者:鄭益夏 單位:甘肅省鎮原縣武溝學區
- 上一篇:新時代大學生感恩教育途徑分析
- 下一篇:農村寄宿制學校校園欺凌行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