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策略研究
時間:2022-11-02 08:58:17
導語:農村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注重文明禮儀知識的學習,理論聯系實際
我們學校針對一年級新生,自編了繪本《培養文明禮儀小標兵》班本教材,一年級新生進校的第一課就是學習文明禮儀常規,班主任利用晨會課的時間、課間操的時間等,通過繪本向學生宣講文明禮儀知識,使每個學生知禮在先,講禮在后,接著在班級開設“文明禮儀小隊角”專欄,讓全班同學對照“小隊角”的要求,爭當“文明禮儀小標兵”。同時也要讓他們明白:只有持之以恒地講“文明禮儀”,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文明禮儀小標兵”。在這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1.在班級墻壁的一角貼上全班同學的名單,貼上爭做“文明禮儀小標兵”的標題。
2.挑選班級最善于發現的那雙眼睛,指導并囑咐他記錄好每天的新發現。
3.定期開展一些小活動,如文明禮儀知識大比拼、文明禮儀情境表演等。
4.不定期地評選出班級的文明禮儀小標兵。同時我們學校還積極響應省“八禮四儀”的要求,圍繞文明禮儀教育的主題,在校園環境的布置上做到有科學性、教育性、陶冶性。教學樓的走廊上張貼著“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等經典禮儀故事,樓梯道上張貼著“上下樓梯靠右行,語言文明聲音輕”的友情提示,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文明禮儀的力量。同時利用學校宣傳欄、紅領巾廣播站等向學生宣傳禮儀知識。學生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不但懂得了文明禮儀知識,而且還能夠堅持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使講文明、懂禮貌不再成為一句空話,讓校園的每個角落里都充滿著文明的氣息。
二、重視榜樣的示范作用
美國教育家洛克曾經說過這樣一段發人深思的話,他說:“對兒童進行教育,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人怎樣做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眼前?!庇冒駱拥牧α?,使教育形象化、具體化。
1.教師以身作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生在學校的模仿對象就是教師,只有師德高尚的教師,才能給學生做表率,才能使學生受到文明禮儀的熏陶。
2.樹立學生榜樣
愛模仿是小學生的天性,為此,我校每學期都在全校開展“文明禮儀示范班級”和“文明禮儀小標兵”的評選活動,并在“六一兒童節”演出的時候進行隆重的表彰。讓“文明禮儀小標兵”代表們上臺介紹他們的文明事跡,并把他們的事跡編排成文藝節目,演給同學們看。這樣,全校上下就形成了班班爭創“文明禮儀示范班級”,人人爭當“文明禮儀小標兵”的良好局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家校聯合,鞏固良好的習慣
文明禮儀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更需要發揮家庭這一小小“課堂”的作用。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的身上就可以看到這個家庭的文明禮儀習慣,許多學生在學校表現得彬彬有禮,但是一回到家就又變回那個“小公主”“小皇帝”了,蠻不講理、無理取鬧,父母對其寵愛有加,導致學校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設計了一張“培養文明禮儀小標兵”評分表,每周讓家長為自己的孩子打分,作為學校評選“文明禮儀小標兵”的附加分。這回孩子們總算把良好的禮儀習慣帶回了家。他們在約束自己的時候,也讓文明禮儀在千家萬戶中生了根。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加強對小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也是落實黨的十八大報告精神的舉措。禮儀教育已經成為我們每一個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門課程,只有這樣才能夠擔當起振興中華民族的重任。
作者:李蘇寧 單位:江蘇連云港市城西中心小學
- 上一篇:中學生禮儀教育的現狀及建議
- 下一篇:大學生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思想匯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