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師學院禮儀教育研究

時間:2022-05-18 03:21:59

導語:技師學院禮儀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師學院禮儀教育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規范的不斷完善和就業要求的逐漸提高,對學生整體素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目前,技師學院的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缺乏基本的文化素養,沒有形成規范的禮儀行為,這一現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本文提出,在技師學院開展禮儀教育,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職業教育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把禮儀教育理念滲透到技師院校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去。

關鍵詞:技師學院;禮儀教育;班級管理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不學禮,無以立”這句話人們耳熟能詳,這是兩千多年前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觀點。他告訴人們,一個人想要立足于社會,就要從學習禮儀開始。在學校教育中滲透禮儀教育可以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分析自己,從而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找到符合自己的職業之路。

一、技師學院班級現狀分析

技師學院的理念是培養高技能人才,培育大國工匠。但是,社會上相當一部分人對技師學院的認識有失偏頗,他們認為進入技師學院是學生的無奈之舉,這些因素決定了技師學院班級呈現出如下特點。1.學生缺乏自信。眾所周知,技師學院的學生大多數中考成績不理想,或是并未參加中考。通過入學測驗可知,他們的文化課成績比較差,之前的日常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思想負擔比較重,甚至有些學生認為社會、學校、家長不重視他們。如果將技師學院的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加以比較發現,多數技師學院的學生有自卑感,缺乏自信。究其原因,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在基礎教育中被教師和家長忽視的弱勢群體。2.班集體缺少凝聚力。學生集體意識淡薄,榮譽感不強。由于在基礎教育階段缺少家長、教師的鼓勵,學生對自己定位不明確,對自己要求不高,從而導致整個班集體缺少凝聚力。學生因為以前形成的不良習慣,學習目的不明確,有些學生甚至形成了讀書無用的錯誤觀念。在課堂上,學生搞小動作、睡覺、看手機現象時有發生,屢禁不止。個別學生不尊敬師長,法制觀念淡薄,學生之間時常發生沖突,嚴重影響了班級的凝聚力與正常管理。3.網絡游戲引發道德問題。隨著互聯網技術在世界范圍的傳播,眾多青少年沉迷于網絡游戲。一項調查顯示,青少年在閑暇時間選擇將網絡游戲作為娛樂方式的占66.8%。雖然有些網絡游戲對開發智力有益,但網絡游戲中的某些負面效應引發了青少年道德以及價值觀問題。例如,有些學生好勝心強,把網絡游戲晉級作為炫耀的資本,導致學生把大量時間耗費在組隊打團戰中。還有些學生模仿游戲中的暴力行為,參與打架斗毆,自控力、判斷力、道德品質等問題突出。4.缺乏基本禮儀知識技師學院學生多存在不良行為習慣。例如,個人物品擺放不整齊現象時有發生;班級教室里經常堆滿垃圾,學生卻認為事不關己;學生交往中因溝通產生沖突而口出臟話,影響同學之間的團結互助。學生只知道要求別人,卻沒有意識到要如何規范自己,對以身作則理解不到位,導致同學之間的關系不融洽。

二、技師學院開設禮儀課程的必要性

1.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積極影響。提高學生文明禮儀修養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一條重要路徑。文明禮儀教育首先要求學生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較強的自制力。其次,要求學生知行合一,心胸豁達,有較強的自尊心。最后,要求學生以和為貴,克己復禮,與他人交往保持和諧的氛圍。如果能達到以上要求,學生就會順利度過心理敏感期,熟悉校園環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2.對構建和諧校園產生積極作用。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有自身的責任,都需要為社會貢獻自身價值。學生應通過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凈化心靈,懂得尊重師長,謙虛禮讓,杜絕不良生活習慣。校園文化建設應突出“一磚一墻皆育人”。學校發展建設平臺應展現學生影響班集體,班集體影響整個校園,每位學生都應為文明和諧校園建設添磚加瓦。

三、禮儀課程的實施方式

1.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學生分組,根據小組人員數量以及禮儀課程教學目標合理分工,明確角色定位。教師與學生一起觀看視頻,同時提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應能做到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踐行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學”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教師可以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小組圍繞任務展開學習。還可以運用角色扮演教學法,小組每位成員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實施情景模擬教學法,讓學生體會真實的工作過程。鼓勵小組討論,發揮團隊的力量修正評價,使合作緊密無間。通過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可以模擬實際場景,使學生快速適應就業環境,學生在課堂上就要學會基本的商務禮儀,例如打電話、初次會面打招呼、遞名片以及餐桌禮儀等。2.個性化禮儀規范。在現代社會中,個性化定制概念屢見不鮮,標準化的傳統生產模式正在發生改變,對個性化服務需求越來越多。個性化是指雙方個性化,即禮儀踐行主體個性化與針對服務對象個性化。在虛擬場景中,學生應能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判斷應采用何種禮儀規范。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并展開小組討論,采用頭腦風暴法,提供最優方案。3.鞏固練習。溫故而知新,學生要按照步驟對所學習知識進行反復實踐與練習。結合實際情況,課堂內外均應加強禮儀知識和實地場景訓練。教師通過布置實訓題目,隨機檢測學生訓練的有效性。另外,學校還可以安排學生到企業參觀實習,或者觀看電影電視中有關禮儀的片段,以便讓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內化于心,外塑于行。4.評價反饋。評價反饋在禮儀課程教學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師需要判斷教學效果是否真實有效,采集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分析,進而得到學習效果數據。禮儀課程考核應重視過程性考核,摒棄過去只在學期結束時進行結果性考核的評價方式。評價參與主體也要多元化,學生、禮儀教師、班主任、班級任課教師都應參與其中,不僅評價禮儀課堂上學生的禮儀規范,還要讓班主任和班級同學評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禮儀,讓任課教師評價學生在其課堂上禮儀踐行情況。考核評定成績時,既要關注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也要關注學生技能的提升。學期結束時,進行綜合的全面的考核,著重考核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給定一些有關禮儀方面的考題,學生通過抽簽獲取考題,考查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

四、禮儀教育在技師學院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班級管理是一項涉及面廣、難度較大且十分復雜的工作,禮儀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升旗禮儀,從細節入手。國旗代表一個國家,升旗儀式是展示班級管理工作、增強班集體觀念的好時機,更是學校組織實施禮儀教育的大課堂。規范學生在升旗儀式中的禮儀,能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與發展。在聽到國歌時,學生要立定行禮,在升旗活動中要保持安靜。學生應統一穿著校服,在升旗儀式中接受對其儀容、儀表、儀態的檢驗。2.建立班級禮儀規范制度。新生軍訓結束后,班主任在選拔班干部時要充分考慮禮儀因素。實行班干部遵守禮儀規范一票否決制,若班干部出現與文明禮儀相悖的行為,應立即采取相應處理措施。組織班干部制定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細則,并以此作為學生評優的標準。細則中要增加有關禮儀文化的內容,將禮儀規范作為重要的評分標準,建立班級禮儀規范制度。在班級日常管理中,可以把班級學生分成小組,由每個小組每天檢查班級學生日常文明禮儀規范遵守情況,并做總結報告。3.經典誦讀,做禮儀操。禮儀文化對班級管理影響巨大,對學生的思想行動也產生積極作用。禮儀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誦讀形式由學生大聲朗誦出來,讓學生徜徉在禮儀文化的海洋中。通過誦讀經典,使學生個體自律性得以增強,班級核心文化得以建立。2017—2018年第一學期,筆者班級禮儀經典誦讀時間定為每周二到周四早自習7點40分至8點10分。誦讀內容以《弟子規》為主,由班級學習委員在講臺上帶讀,要求聲音洪亮,鏗鏘有力,班主任負責監督執行,避免細聲細語、朗讀不齊現象,誦讀以禮儀操和文明禮儀使者宣誓結束。通過禮儀操規范學生日常交往中的舉止。通過宣誓,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性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增強了,學生更加團結了,關系更加融洽了,實現了學生知禮、懂禮、守禮的教育目的。4.完善網絡禮儀用語?,F在,人們逐漸重視網絡道德,但是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快到難以想象,人們很難控制網絡信息的傳播實效,特別是網絡用語的廣泛傳播,需要提高保障措施的時效性和及時性。網絡影響具有兩面性,教師應利用網絡環境實施禮儀教育,網絡信息的豐富性、開放性對規范青少年網絡用語的影響更直接和便捷。同時,網絡禮儀教育能很好地與時代接軌,要完善網絡道德修養,利用網絡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禮儀教育不失為一種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景春華.教育理念在職業學校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6(34).

[2]宋濂.禮儀文化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0).

[3]張曉艷.禮儀教育在學前教育專業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探究[J].北方文學,2017(5).

[4]韋銀鳳,韋珍鳳.韓國禮儀教育視域下我國青少年德育的途徑探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9).

[5]陳曉慶.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服務禮儀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職業,2016(35).

作者:張靜 單位:山東省煙臺工貿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