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職業發展探索
時間:2022-07-03 08:30:08
導語:青年教師職業發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等職業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各行業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和培訓基地。青年教師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中堅力量,由于人才需求的變化,高職院校科學調整了人才培養目標,青年教師在職業發展上將面臨新的挑戰。文章從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角度,分析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而探究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途徑。
【關鍵詞】人才需求;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及產業分工的日益加深,許多新興的產業發展非常迅速,也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幾年,許多省區的教育主管部門都了人才行業需求報告,對包括交通、食品、民族技術等行業的人才培養現狀、未來需求預測作了明確的指導性定位。此外,在各行業人才需求調研分析中發現,隨著產業的快速發展,相關人才的需求量也將受到帶動,而高職人才的需求在總的需求當中超過50%。作為具有行業背景的高等職業院校,需要切實擔負起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教育與培訓的重任,建立技術技能型緊缺人才教育與培訓基地,滿足行業企業發展對各類人才的迫切需要,服務產業鏈發展[1]。在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人才培養轉變的背景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也隨之面臨著更多新的挑戰與新的要求。教師隨著人才需求變化,能否順應趨勢實現在“教育理念、知識結構、教學能力”等方面的轉變,是高等職業院校能否培養出符合行業產業需求人才的基礎和關鍵。所以,建設一支適應產業發展變化的專業教師隊伍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人才需求背景下對青年教師職業發展提出的要求
隨著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教師隊伍結構中,青年教師占有很大的比例,也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中堅力量,隨著行業的相關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在人才需求方面也有了新的轉變,從而也對青年教師思想、知識、能力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1.1高職院校教師的角色定位與調整。在行業人才需求不斷變化的背景下,青年教師必須從“本科院校畢業生”到“高職院校教師”的角色轉變過來,更加明確定位自己“教授學生知識”、“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及“技術服務行業發展”的三重角色身份[2]。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作為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的中堅力量,在行業人才需求不斷變化的大背景下,他們的專業發展就需要結合學院的專業結構調整,作出科學合理且有針對性的發展規劃,更要結合服務地區經濟和產業發展需求、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及自身職業發展需求,動態調整合理務實的職業發展規劃。1.2高職院校教師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要求青年教師既要具備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更要具備較高工程實踐能力,既要有將理論知識融入實踐知識的能力,又要有企業生產管理的鍛煉實踐經驗。同時,提高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是高職院校發展和青年教師發展的重要要求,是影響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求青年教師既能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又能很好駕馭與生產崗位實踐相關的課程,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無縫、高效銜接。1.3高職院校教師科研與服務能力并重。在行業人才需求不斷變化的背景下,高職院校要通過產教融合的方式,加強與行業企業間的多種合作,而教師科研成果的轉化,對于解決企業技術難題、服務企業技術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礎上,學校與企業建立了更加密切合作的關系,在服務企業的同時,借助與企業的雙向循環流動通道,青年教師主動地接受相應的企業崗位實踐鍛煉,從而更深入了解企業需求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更加明確科研成果和人才培養服務企業的方向,更能凸顯實效性。
2人才需求背景下青年教師發展的問題分析
2.1高職院校教師角色定位模糊。青年教師多數從本科院校畢業后,未能系統了解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教育教學理念,導致未能從本科院校的教育方式上擺脫出來、及時定位自己的多重角色身份,更不能積極有效地應對高等職業教育教學需要調整的角色關系,從而產生角色適應困難,導致對職業發展產生困惑和迷茫心理,甚至使職業停滯發展或偏離發展軌跡。2.2高職院校教師知識和能力水平有限。在行業人才需求不斷變化的背景下,要求教師除了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將專業知識應用于崗位生產管理的工程實踐能力。然而,部分青年教師受限于培訓制度的不完善和實踐機會較少等原因,導致知識結構未能得到多元化更新,實踐教學能力提高較慢,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最終也影響了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3]。2.3高職院校教師科研和服務能力較低?!耙钥蒲写龠M教學改革,以科研服務產業技術和研發”是高職院校倡導青年教師承擔科研任務的初衷。然而,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師仍受制于工作績效考核和職稱評定的壓力,把科研作為“生存”和“升遷”的功利性任務,更多的是“為了科研而科研”。加上青年教師的生產實踐經驗較少,未能貼合實際搞科研,部分科研成果空洞,未能達到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效果,背離了科研促進教學和服務行業發展的初衷。
3人才需求背景下青年教師發展的探究
3.1高職院校教師需明確和調整角色定位。當前,許多高職院校在人才需求變化的背景下,經過調研進行了科學合理的專業結構調整,為此,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就是必須明確自身角色定位,增強根據教育教學需要調整角色關系的意識,不斷思考自己職業生涯的發展路徑。首先,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要及時轉變自身的理念,除了完成從“本科院校畢業生”到“高職院校教師”的角色轉變外,還要清晰的認識到自己崗位“教書育人”的工作任務,也就是“教”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另外,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要結合行業及區域經濟發展和自身專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制定合理務實的職業規劃并根據變化不斷進行及時的調整,以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對教師隊伍整體布局的要求。3.2高職院校教師需更新知識結構和提升教學能力。許多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而人才的培養要求教師必須知識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并重,達到“雙師型”甚至“綜合型”的水平。為此,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要清晰地認識到學校日益快速發展需求與自身能力提升之間的不協調關系,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積極主動尋求各級各類培訓和學習的機會,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把自己逐步打造成具有多元化知識結構和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合格教師。同時,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不能把眼光和精力局限于“三尺講臺”和實訓室,必須密切關注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主動更新符合職業教育要求的教學理念、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自身專業發展及更好地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服務人才需求培養目標。3.3高職院校教師需提升科研和服務能力。當前,高職院校在與企業的合作方面非常緊密,體現在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上,從而為學校和企業間打通了雙向循環流動通道。首先,通過聘請行業企業的優秀生產技術人才到高職院校擔任兼課教師,對青年教師起到“幫、傳、帶”的作用,促進青年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其次,制定政策,要求青年教師每年必須完成行業企業頂崗實踐鍛煉任務,鼓勵部分青年教師采取脫產掛職鍛煉的方式,到企業積累生產實踐經驗。最后,高職院校還應制定政策,樹立青年教師科研的正確導向,糾正帶有功利性“為了科研而科研”的風氣,引導青年教師將自己的教學科研與服務行業、區域經濟發展有效結合起來,明確科研目的和方向,提高科研成果質量,促進科研成果轉換,真正做到“以科研促進教學改革,以科研服務產業技術和研發”,真正服務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
總之,在人才需求背景下,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是高職院校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培養行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中堅力量,因此,青年教師的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這就要求他們不斷調整角色定位,提高知識水平、教學能力、科研能力、服務社會的能力,以此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推動高職院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健.職業教育與產業鏈對接[J].江蘇教育,2015(4):28.
[2]葉瀾.新世紀教師專業素養初探[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1):41-46.
[3]李寶富,周昕.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內涵與途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8):89-91.
作者:陸蕓 單位: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學徒制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
- 下一篇: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