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青年教師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

時間:2022-06-12 08:55:32

導語:民族青年教師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青年教師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

一、以切實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為著眼點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對我國的教育事業提出了教育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在堅持理想信念上下功夫等要求,教師要做“四有”好老師,做好學生“引路人”。對學生的教育、教師的引導都強調“理想信念是根本”。因此,學校應該以切實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為著眼點,引導青年思政教師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一是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按照青海省委[2011]30號,明確規定了要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在學校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領導作用,按照文件要求黨組織書記、學校黨委要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全力負責全校的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教育工作,并負責總體的規劃、協調和評估等具體工作。將思政教師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納入黨總支工作考核,調整黨總支在加強思政教師馬克思主義信仰工作的考核權重。二是建設高素質黨務工作隊伍。作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首先要有明確的政治立場,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自覺接受黨性教育。建議提高學校思政工作者黨員比例,在選任黨務工作者、輔導員、班主任時,將政治面貌納入選任條件;同時注重對思政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訓,提升思政工作者綜合素質。三是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學校應該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體系,在教學規范、制度導向和評價考核等方面對青年思政教師進行正面的激勵。(例如青海省教育廳開展“優秀思政課教師、優秀輔導員”表彰等活動),推動馬克思主義信仰與各項工作的融入。

二、以激發教師馬克思主義信仰內生動力為著重點

青年思政教師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進他們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產生內在認同感,提高他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自主意識,從而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踐行馬克思主義。一追尋時代之基。立足時代背景,要讓我們的各位教師明確認識到,當今中國之所以取得如此偉大的歷史成就,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結果,同時馬克思主義也在中國的實踐中得到了發展和豐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二探索理論之源。強化思想引領,結合總書記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論述、新要求的學習和貫徹,提出學習研究提出的關于加強學校黨建的重要論述、關于教師成長成才的重要論述,是開展教師馬克思主義信仰理論和實踐研究的強大動力和豐富資源。三聚焦實踐之要。我們要有充分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應鼓勵黨員教師在面對新的社會問題時,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進行探討和研究,對質疑采取寬容的態度,并以更高的層次和覺悟去解答質疑。

三、以優化信仰教育傳播方式方法為著力點

一是注重示范引領。學校應該注重優秀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要積極開展如通過多媒體介紹先進黨員事跡、開展“名師大講堂”、進行“四有”好老師討論等等活動。同時,學??梢匝堉鸟R克思主義理論專家學者來校開展講座,從而深化青年思政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知。二是力爭創新方式。學校要積極建設信息化教育平臺,建設網站、微博、微信、抖音、手機小程序(例如“青年大學習”)等平臺,設立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專題欄目,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同時,學校要重視新媒體的作用,可以通過在線留言、知識競答、分享學習心得等方式,進行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從而增強青年思政教師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和時效性。三是加強實踐活動。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要理論結合實踐,要緊貼教師工作、生活,從大處著眼,從實處著手,培養教師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學校要根據青年思政教師的實際情況,積極組織開展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實踐活動,并在實踐中形成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長效機制。中小學青年思政教師主流信仰依然是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充滿信心,不過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們教育部門及學校黨建部門的高度重視,不斷創新教育方式方法,激發教師自覺追求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內在動力,同時,教師個人也要提升認識,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OL].

[2]中共青海省委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J].青海教育,2012(5):6-9.

作者:逯亞萍 單位:青海省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