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4-05 08:45:27

導語:高職高專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高專人才培養論文

一、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

(一)教育目標定位不高

各個高職高專學校的各項專業設置、招生計劃主要是采取指令性方式,以招生為主,并沒有考慮學校是否有這個教學資源,也沒有考慮市場的需求與變化;沒有考慮整個社會的需求;當今各大高校過于追求擴大學校的辦學規模,但是對內涵提升,培養學生的質量有不同程度的忽視?,F在的學生高考后讀個大學就可以了,特別是大學畢業后也比較難有讀研究生深造的機會,或者難再次獲得較高層次的教育。所以如果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標定位不高的話,對社會、對受教育者的可持續發展不利,因為它抑制了人才結構多樣性和個性發展多樣化的社會要求。

(二)高職高專的師資隊伍結構問題比較明顯

突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專職教師的隊伍學歷層次偏低。

2、高職高專各專業的師生比率不協調,師資明顯短缺、專職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沒有時間科研或科研意識不夠強。

3、具有“雙師型”的教師比較少,該教師隊伍建設有待提高。

4、人文教育重視不夠,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三)專業設置過窄、過細、教學方式陳舊

當今由于生源有限,各大高職院校為了搶得更多的生源或者有的學校為了適應當代經濟的發展不斷的調整和開辦新專業,從而影響了專業的發展水平,繼而影響該學校的總體辦學水平,最終影響了學校的持續發展。有些高職院校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師資隊伍不是那么完善,在某些學科上就照搬一些大學的模式,僅是在課時和課程上進行了修改,沒有真正的培養目標,在做教學計劃時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人文素質的構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素質教育沒有真正聯系起來。因此造成所培養的專業人才視野不寬、動力不足、功力不深、個性不強、品位不高等各項缺點,這樣的人才很難滿足當今社會的需求。

二、針對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提出對策

(一)認清目標準確定位

高職高專院校在招生與就業方面要相互銜接好,必須加緊建設結構合理、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培養體系。要明白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是提高質量,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是看是否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否是適應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能僅局限于“大而全、高精尖”的普遍追求,而應該向多形式、多層次、多規格的方向協調發展,培養適應產業轉型升級所需的多種人才。

(二)加強高職高專師資隊伍

針對高職高專師資隊伍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以下解決的方法師資隊伍學歷層次偏低的問題,我認為各高校應適當為現有的專職教師提供再次學習的機會,并應當積極鼓勵和給予適當的支持。對即將要招聘進來的教師應當有一定的學歷要求。關于師生比的問題,在學校增設新專業和調整專業是應適當的考慮師資力量是否夠,不能一味的招學生進來發現沒有專業教師。什么是“雙師型”教師呢?一是學校所具備相應專業任教資格和能力的教師。這些老師的工作主要是在學校,教育教學是他們的工作重心。二是從行業、企業招聘的具有教師任職資格的外聘教師。這類老師的人事關系大多不在學校,學校只指導管理和評估其教學工作。這兩種老師應當是“雙師型”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

(三)完善各科專業設置

高職高專院校專業設置、培養規模和培養方式應該參考當今社會的就業導向。具體的做法做好是能設立一個專業的職業評估系統,對新入學的大學生進行職業認知度和職業傾向評估,在大一初期時應提供專業化的職業生涯設計讓學生在學校期間的學習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結語

著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時代賦予高等教育的偉大使命。高職高專教育看作是階段性的教育,發達國家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共識和根本方向是牢固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各大高職高專要為社會培養出各種素質優良、拔尖創新的人才就必須要正視現在人才培養方式存在的問題,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為實現為實現“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目標。

作者:周小俊陳路平單位:江西制造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