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時間:2022-11-28 11:07:13
導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可以說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但在高職院校本科教育確處于初級階段。而本科院?,F有的辦學經驗,無論在模式,架構、課程設置,實驗條件等方面都不適合高技能型人才培養,隨著我了經濟轉型對人才的要求也發生很大的變化,職業教育的需求也驅動職業教育走向高層次,建構高等教育人才的“立交橋”。職業教育“高本貫通”人才培養計劃,是國內高等職業教育的新探索,也是十三五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思路。
2高職教育的發展現狀
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具有獨特的基本特征: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占較大比例;實施“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等。這種人才不僅應用性強,技術與技能性強,而且職業針對性強。截至2017年,全國有1388所高等職業院校,已占高等學校的一半。畢業生就業大都在生產一線,隨著國家的經濟轉型,對這方面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令??茖哟蔚呐囵B遭遇天花板,好多有能力的高中生都去選擇本科教育,有些寧可復讀也要去本科,這使得高職教育的生源和質量都受到影響,很難滿足培養出國家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數以千萬計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高職本科的人才需求及現狀
以上海地區為例,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上海市從2010年啟動中高職教育貫通培養模式試點工作(即“中高貫通培養”);2015年12月,《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結構與發展規劃(2015-2030年)》和《上?,F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5-2030年)》正式,為上海未來15年高教與職教發展指明方向,高職教育技術應用型本科院校為有效層次提升的需求,解決高職畢業生與應用型本科生的銜接,提供你很好的解決方案。從我校來看,《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技術技能要求較高、培養周期較長、社會人才需求旺盛且穩定。以往的畢業生就業后普遍感到雖然對專業工作非常喜歡,能很快上手,但是工作一段時間后,發現還欠缺一個層次,如果能再繼續深造,會對崗位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他們有的工作后又選擇繼續專升本,離開自己喜愛的工作,?;谶@種情況這樣我們經過幾年的精心準備,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合作,向上海市教委申請了這個專業的試點。具體方式為: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學生3年高職學習后,將前往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進行2年的本科學習。試點專業納入高職院校高考招生專業目錄,通過秋季全國統一高考招生,招生計劃由上海市教委統籌安排,該專業的學生,今后將獲得直接進入本科院校學習并取得相關證書的“快速通道”。第一次招生從2017年秋季開始入學,班級共有40位學生,學生的質量很高,有的學生高考分數已超過本科分數線很多,就是熱愛信息安全管理這個專業,看中我們的專業課程設置而來的。5年高本貫通也不是一考定終身,而有所選擇的。學生在進入本科院校前還要經歷兩道“考試”。首先在大一結束后,由高職院校組織考核,未達標的學生,予以轉入高職院校平行專業或相近專業學習,不再進行“高本貫通”培養。另外就是在大三后,學生修滿教學計劃所設定的前3年課程、學習成績合格、能力水平達到相關要求,先授予高職院校畢業證書,并通過專升本考試后,才能升入相應的本科院校進行后2年本科專業學習。最后,在規定期限內修滿高本貫通培養計劃所有學分、考試成績合格,才能獲本科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在“高本貫通”人才培養方案中,突出強調了“雙證融通”的人才培養要求,“高本貫通”培養的學生符合相關條件后,可在畢業前獲得由人社部門頒發的行業企業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技師級),這個技師級職業證書相當于中級技術等級,學生在就業時更有優勢。
4貫通高職本科的發展
4.1試點專業范圍的繼續擴大。職業教育既是將畢業生打造成工作者,還要提升學生學業水平的教育價值。我國的高職院校每年畢業生有200多萬,就業率一般都在90%以上,其企業行業實踐適應能力的也遠遠高于本科生。但是由于缺少理論和學歷方面的功底,影響了他們的進一步成長和發展,所以僅有幾所院校的幾個專業進行試點是遠遠不夠的,要在適合高本貫通的特點中尋找更多的專業參與進來,讓更多的學生成為受益者,讓更廣泛的企業受益,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值得推廣。4.2師資團隊的發展。近年來,我們高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通過持續的拓展,雙師型教師的引進培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數量仍然不足。既有理論又懂實踐的教師的確實在緊缺。有的老師最多是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做到到教練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只有建立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才能滿足高本貫通教育的需求。所以,高本貫通院校一定要做好專業師資隊伍的準備,教學資源的優質組合,形成貫通培養模式的特色團隊。分別擁有學校和企業為主體的框架結構,理論教學由學校教師擔任主講,實踐環節以企業教師主講,實現學校與企業的強強聯合。(1)定期派送專職教師到企業短期實踐;(2)吸收企業、行業技術骨干到學校進行教學方法培訓;(3)師資團隊對學生的定位與理解;(4)引進企業專家到學校講座。4.3與多家相關企業的聯合。高本貫通人才培養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要積極廣泛地開展。校企合作這種基于資源依賴性的合作交易是市場調解、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不僅是高本貫通資源驅動的重要因素,也是高職院校與企業雙方獲取利益的一種手段,即校企雙方只有預期到合作可能給自身帶來的收益,并能確保這種收益的獲得,合作才可能開展和運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是高職院校與企業建立伙伴關系的根本動力,同樣也是高職院校與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的根本動力。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本質上是一種交易,是為了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合理配置而采取的一種配置資源的方式,這種合作方式能夠提高資產專用性、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交易的不確定性和交易頻率,在合作過程中企業會通過建立并維持與高校的合作來降低交易費用。對高職院校來講,企業在合作中提供的資金、設備、信息、實踐平臺,解決學生就業,提供兼職教師、訓練機會等方面,都關系到學校的生存發展。信息技術企業更多地關注該專業人才資源供給和技術合作帶來的經濟效益,以及在提高該企業聲譽、共享學校信息資源等方面的利益。校企合作是高本貫通工作的資源驅動之一,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經之路,關系其生存和發展,也是企業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占領市場先機、取得更大經濟效益的關鍵,因此雙方應以更加積極和主動的姿態來關注雙方的利益需求,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建立起互利共贏的校企合作資源共享機制,共同落實高本貫通人才培養模式的實現。
5結語
高本貫通的發展對現代職業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高本貫通的實質是針對高職院校學生而進行的拓展自身發展的途徑,它有別于本科教育,需要在現有的構架下,更大空間的突破與創新才能促成其發展。
作者:王艷芳 單位: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志選.現代職教高本貫通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思考[J].教育論壇,2015(1).
[2]顧坤華.“層次”之痛困擾高等職業教育發展[J].國教育報,2013(12).
- 上一篇:小學古詩審美教育論文
- 下一篇:高爾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