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思考

時間:2022-01-10 03:08:48

導語: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思考

摘要:從我國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新形勢下的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出從教學內容方面提出了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措施和方法,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

關鍵詞:教學;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中國高等教育普遍傾向于注重知識教育,忽視質量和創新意識。土木工程專業人才探索創新的應用體系,以滿足社會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值得我們認真考慮和重視的重要課題。

1是積極轉變教育以及教育觀念

首先在我國培養高等教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工程研究人才的培養模式,另一種是知識豐富,理論知識扎實,素質全面,自學能力強的人才。這種人才主要從事高等教育任務。是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培訓工程總體工程和工程知識,生產工程實踐基礎培訓,建設設計實踐能力,土木工程,管理人員。這種人才主要從事生產線的工作。其次我國的大部分高校教學方法過于僵化,過分強調考核成果,缺乏啟發式,學習環境的研究風格是當前土木工程教學的弊端。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互聯網等輔助教材,激發學生的氛圍,擴大信息量。以廣泛的知識創造和擴大視野的前提,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學知識盡可能地引入相關知識,拓寬視野,培養學生的分歧思維,融合思維和綜合能力交叉思考,使學生的創造意識,創造性思維不斷積極,創造性,為培養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

國家土木工程專業施工技術未來建設應符合未來科技發展觀,我們應當積極發展創新施工技術。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工程師,在培養人才方面應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的知識,加強學生在學習中對項目建設,設計,施工,管理,也可以是金融保險投資發展的了解。不斷創新提升學習能力,協調團隊能力和組織能力,讓他們具備國際先進的人才視野。勇于創新的精神,為今后國家的經濟、建筑發展提供堅強的后盾。因此:建筑工程師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是實現發展的基本前提。在人才培養中不光要加強基礎培訓,還要對施工技術設計,技術管理工作任務領域的施工和管理過程一系列系統的知識和實際相結合,讓我們土木工程師熟悉施工的各種技術,具備提前適應各種挑戰的能力。大學生必須花4年時間學習知識和能力水平,具備創新和基礎工程設計的能力,克服下挑戰,勇于接受挑戰,為土木工程的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3加強教學方式、教學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

為了實現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我們必須轉變教學理念,教師為中心的舊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教育的主體,充分發揮在創造性的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培養教學管理部門和教師在土木工程中,我們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3.1優化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指同一專業課程按照不同的順序進行排序,是教學內容和過程的總和,課程類別決定學生通過學習的順序將獲得什么樣的知識結構。課程體系主要由一個具體的課程觀、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和課程活動組成,在課程中占據主導地位。建立新課程的整合與形成,教學內容不斷推進,突出實踐教學,綜合建設多元化教學平臺,公共基礎結構力學教學平臺等主要文化素質教育平臺。是主要的釉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土木工程專業教育平臺的大型基礎課程,選修課程的主要方向和相關國家的當前法律法規優先選擇專業課程教育平臺,體現專業特點跨專業選修課教育平臺。3.2合理安排教學任務和目標。合理的教學計劃具有前瞻性。教學計劃要重視基礎教育、基礎教育課程的銜接,也要考慮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拓寬學生視野。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計劃應突出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基礎課實驗教學、課程設計安排合理,設計、生產實習和畢業貫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實踐,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開始鍛煉的能力;實踐教學,尤其是課程設計與生產實踐。為了培養土木工程專業應用,應在教材和教學內容中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對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師應組織學生對設計和施工過程進行訪問、分析和討論。這樣,教學任務可以減少課堂教學的時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獲得獨立知識。

4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注重發展人格素質

中國的傳統教育是在集團層面過于強調,忽視個性的發展。雖然采取了一些針對學生能力的措施,但這些措施僅限于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變,缺乏對個體發展的鼓勵和創新。所以大學畢業生我國社會或國外深造或工作,往往缺少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積極的態度是理解的,倒是小問題,缺乏問題如何找到充分的準備,因此,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培養創新人格,必須考慮人才。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也為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迫切的社會需求。中國的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每年約有2000萬人,而英國的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每年只有100萬人,我們的創新是遠遠低于其他人,所以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是大學教育的神圣使命。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創新的思維方式和正確的方法,未來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必須能夠設計和建造優美典雅或宏偉的建筑藝術。

5結束語

土木工程專業的職責是將來培養高層建筑人員。國家景觀設計的設計和創造,不僅要樹立堅實的知識基礎,而且要有創造意識和創造力。目前,中國高等教育普遍都是知識教育,忽視了培養素質和創新意識。廣泛的大學生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相當扎實,觀察分析能力差,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畢業后的學生在從事建筑設計約95%的建筑工程技術人員都是大專以上學歷,是企業技術創新和核心的骨干,在企業創新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大學教育創新能力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表明中國高等教育質量相對較高,但在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還不夠,實際上就是大學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高等工程教育是培養工程技術人才,技術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主要渠道之一,尤其是創新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精神有一定的決定性效果。

參考文獻:

[1]鄭榮躍.突出重點切實進行土木工程專業建設[J].高等理科教育,2012(02).

[2]朱健敏,胡夏閩.德國土木工程教育的發展趨勢及啟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3(04).

[3]陳云敏,肖南.土木工程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03).

作者:羅朝盛 單位: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