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酒店管理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1-25 02:57:59
導語:高職酒店管理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酒店管理專業推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是酒店行業發展對職業人才教育的需求和途徑,是實現現代學徒制“五對接”人才培養的載體。文章通過對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踐,從校企建設目標、校企建設任務、校企建設保障措施等方面探索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施。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酒店管理專業;校企
1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必要性
1.1酒店行業發展人才的需求。旅游與酒店業是當今世界發展最迅猛的行業之一。目前全球旅游業的接待規模每年約7億人次,據預測,到2020年將增至15億人次。行業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在未來10年中,全球旅游與酒店業將每2.5秒創造一個新的工作機會。2015年國家積極推動全域旅游以來,酒店業得到全面復蘇和繼續蓬勃發展,據國家旅游局統計2017年我國星級酒店總數達到10962家,其中五星級822家。詳見圖1。圖12017年第四季度全國星級飯店數量注:數據來自《中國旅游局2017年第四季度全國星級飯店統計公報》。高端奢華酒店及精品酒店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據國家旅游局統計,世界上每一分鐘都有一個旅游酒店業的職位產生。從行業特性來看,酒店業迫切需要專業度高、綜合能力強、具備良好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職業精神的中高級人才。2017年酒店管理人才空缺超過400萬,管理型人才和高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會逐年遞增?,F代學徒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職業教育與產業、與就業市場緊密結合起來,推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酒店行業發展對職業人才教育的需求和途徑,是產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載體和有效實現形式。[1]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校企聯合辦學、雙主體育人,雙平臺育人,培養“零距離”對接酒店行業人才顯得尤為必要。1.2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統計,全國開設酒店管理專業的本科院校222所,全國共招生1.4萬人;高職院校共計669所,共招生4.5萬人;中職教育專業招生4.7萬人。全國接受酒店管理專業學歷教育的學生每年不足10萬人,遠遠不能滿足酒店行業人才的需求。新時期,酒店業迎來了新挑戰,急需一批適應智慧型、智能型酒店發展的新時代酒店管理人才。而在三個學歷層次的教育中,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職業技能性和實踐性教育最為突出,但僅僅依靠校內實訓基地的情景模擬,仿真性的生產實訓技能培養遠遠不夠,學生必須要到酒店工作環境參與鍛煉,讓企業導師設計工作任務,帶領學生完成項目訓練,培養職業能力。如最著名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的培養模式,就是典型的現代學徒制。該學院采取校企雙平臺培養,學生在校學習21周后,緊接著到瑞士本土或海外合作酒店進行4~6個月的企業帶薪實習,提升職業技能。在四年的學習中,不斷工學交替學習,培養酒店行業人才。1.3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發展需求。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堅持服務發展、就業導向,以推進產教融合、適應需要、提高質量為目標,以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協同育人、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為著力點,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保?]這對酒店管理專業精準對接行業、精準育人指明了方向。酒店管理專業推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既能培養企業需要的管理人才,也助推學生的職業發展,同時也利于雙導師隊伍培養,實現“多贏”局面。學生享有“雙身份”,既是學生又是企業的員工,在三年的學習中享受“雙平臺”和“雙導師”的培養,通過在崗和在校的交替學習方式,讓學生快速成長為企業需要的職業人才,三年的學習經歷,具備扎實專業知識和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讓學生明確職業規劃,培養職業精神,畢業后勝任酒店的高級服務崗位和發展成為中基層管理人員,讓職業變成事業。
2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踐
2.1校企雙方統一思想。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與合作企業認真研讀《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的意見》(粵府〔2015〕12號)和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于做好2018年度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切實履行文件提及的校企協同育人要求,深化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探索校企聯合的育人機制,服務酒店經濟的發展。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精神,以“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為總體部署,以推進產教融合、適應需求、提高質量為目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根本任務。以崗位技能為本,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培養并重,按照“雙主體、雙平臺、雙導師、雙考核”四雙一體的人才培養總思路創新校企合作機制,實現校企合作招生、合作培育、合作就業、合作發展。2.2確定現代學徒制建設目標。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與合作企業堅持“安其位、盡其責、持以恒、謀共贏”的工作原則。以學生為本,校企共融,職責共擔,保障學生雙身份、打造雙平臺育人環境、工學交替,建設師德高尚、業務精湛、互聘共用的雙主體教學師資隊伍。確定現代學徒制合作辦學的思路,有序推進校企精準育人,經過校企雙方探索,構建校企聯合招生招工、合作培養、合作管理、合作發展的科學的一體化育人機制。校企共同剖析酒店人才的職業技能、職業能力、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等具體要求,充分利用好校企雙方的資源,科學編寫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方案。建設職業能力凸顯的課程體系,完善學徒制的教學文件、管理制度和標準體系。推進產教融合、適應需求,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實現五個對接,以雙導師深度融合培養為基本路徑,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建設雙平臺教育環境,培養學生具備敬業、精業和奉獻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為專業發展、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新時代酒店管理人才,實現“零距離”就業,為促進合作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2.3確定現代學徒制建設任務。第一,校企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掌握現代酒店管理的理論知識及崗位實踐技能,培養學生具備職業精神、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工匠精神,勝任企業需求的高技能型崗位,畢業1~2年發展為督導管理層,2~5年發展為經理管理崗位的“四高兩化”新時代酒店管理人才(“四高”:高質量、高技能、高情感、高素質;“兩化”:國際化、職業化)。第二,校企完成教學方案制訂。校企雙方按照高職人才培養要求,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契合企業的崗位人才能力需求及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要求,整合發揮校企雙方資源和優勢,明確人才培養方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模塊課程設置,共同制定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崗位技能標準、人才質量考核評價標準、教師隊伍建設標準等。第三,校企做好教學過程管理。成立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小組,專業負責人負責教學質量過程監控,教學秘書負責全程的教學安排,校企雙方共同制定教學質量評測與反饋機制,明確項目的實施、評估和反饋的細則,建立“雙主體育人”的長效機制,有效完成培養任務。第四,建立完善校企聯合招生機制。校企雙方實行“四共”原則,共同制定招工招生工作方案,共同做好招生宣傳,共同參與招工招生,共同制定合作培養機制。第五,健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校企研制具有特色的現代學徒制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職業標準為基礎,分析職業能力,把學校教育和企業培訓體系有機結合,共同開發基于崗位工作內容、融入企業職業崗位標準的專業教學內容、教材和崗位教學視頻。第六,建立標準。校企共建現代學徒制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企業崗位能力標準、職業素養標準、學徒考核標準、第三方考核評價標準、教學質量監控標準、師傅標準、雙導師職責標準、雙導師評價標準等。第七,建設雙導師隊伍。以培養具有專業技能與工匠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為核心,以校企分工合作、雙主體協同育人、職責共擔、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為著力點,建設一支高素質現代學徒制雙導師隊伍。建設內容包括雙導師職責、雙導師聘任條件、聘任程序、雙導師管理、考核與評價、雙導師掛職鍛煉機制、雙導師激勵制度等。2.4校企共同制定保障措施。校企探索形成現代學徒制的保障措施,包括成立以雙方法人代表為組長的學徒制領導小組,制定鼓勵政策,籌集專項的現代學徒制建設資金,共同培養雙導師,校企共建學徒校內外實訓基地等。
3結語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踐符合新時代酒店管理人才培養的要求,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遵循學生的崗位實際,實現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循序漸進,螺旋上升,促進產學深度融合。[3]通過校企“雙主體”一體化育人模式,實現學生與企業崗位的無縫鏈接。踐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時,探索“七共模式”,即校企共需、契約共受、基地共建、機構共管、制度共定、人才共育、利益共享。
參考文獻:
[1]常衛鋒.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踐探索[J].人才資源開發,2015(3).
[2]歐陽莉.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探索和實踐[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
[3]張靜,李國昌.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3).
作者:譚金鳳 單位: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
- 上一篇: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研究
- 下一篇: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