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時間:2022-01-25 03:01:07
導語: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幾年,物流業得到快速發展,我國的物流產業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長。政府與企業逐漸認識到發展物流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使得物流業成為發展最快、最具熱點的行業之一。而物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物流人才的支撐,因此,也增加了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近幾年,有200多所本科院校、500多所高職院校開設了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專業[1]。然而,高校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企業“進企即用”的需求。一方面由于學校的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不對接,學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沒有充分進行市場調研,導致培養的人才專業素質達不到企業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物流管理專業作為文科專業在本質上成為重理論、輕實踐的專業之一,為了使學生能夠應對未來應用型的就業崗位,基于近些年”應用文科“理念的提出,使得高校逐漸將重點放在應用型文科專業的實踐教學中,有效改善了文科專業學生動手能力差的現狀。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本科院校積極探索應用文科本科人才培養模式[2],出現很多關于應用文科教育的實踐研究成果,解決文科專業學生缺乏實踐、動手能力弱的問題。
一、高校物流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人才培養目標模糊:高校物流管理專業設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出現趨同化,沒有明確的培養方向,培養特色不明顯。重點本科院校主要培養中高端的物流管理人才,高職院校主要培養第一線人才,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將學生的培養目標與重點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進行區分,著眼于培養初級、中級物流管理人才,使得學生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能夠盡快適應相應的工作崗位。2.師資力量薄弱:高校師資力量主要存在的問題在于教師的來源,大部分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是從高校畢業后直接進入教育系統,沒有真正接觸物流行業,因此,缺乏相應的實踐操作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將直接影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3.實踐教學條件差:物流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行業。但是,各高校普遍存在實踐教學條件差的問題。第一,缺乏實驗設施,校內實訓多為模擬操作,缺乏真實的工作環境,原因在于實踐教學所需的仿真類教學軟件以及物流設備費用較高,很多高校沒有能力進行投資。第二,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很多高校雖然與企業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但是,由于實習的內容沒有系統性和連續性,學生實習完后所掌握的技能與就業崗位的需求相差較大。
二、基于崗位責任清單,建立應用型文科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結構
(一)建立崗位責任清單“責任清單”。意味著每一個崗位在履行其職責時任務的處理過程,并且通過列舉清單的方式使工作過程井然有序。隨著管理活動的日益復雜,清單式的管理作為一項管理方式被廣泛運用在企業管理制度中。因此,建立崗位責任清單,用清單來界定學生就業崗位的工作內容,便是“責任清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基礎。運用企業清單管理模式,在工作內容實際分配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崗位細分責任內容,使得學生未來的工作職責衡量化、明晰化[3]。應用型文科物流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能夠勝任的職位主要分布在企業內部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并且基本屬于一線的操作崗位。企業內部物流涉及到企業自身的產品原材料采購、庫存管理、銷售等相關崗位,而第三方物流公司主要負責企業外部的貨品運輸[4]。通過調查一些典型企業的招聘信息,以及針對不同崗位,對相應的物流人才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進行分析得知,企業對本科層次物流人才的需求,從工作要求上看,主要為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相關人才。而這些需求也是應用型本科層次的畢業生能夠勝任的工作崗位,這些崗位主要涉及物流相關的基層操作人員:采購員、倉儲管理員、物流配送相關的崗位、物流銷售、結算專員以及能夠參與企業物流系統設計與優化的人才。從企業的招聘信息分析得知,企業對物流管理人才不僅在專業技能方面有明確要求,而且對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有一定要求。與物流管理專業相關的就業崗位責任清單見表1-表4。(二)依據崗位責任清單,設置應用性文科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群。課程群設置不合理,會導致課程實用性差、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無法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高校在設置課程群時應與企業加強合作,強化崗位技能教育,針對性的設置課程群,依據社會需求,及時優化、更新課程群的設置。應用型課程是應用文科專業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落實。通過將應用型文科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進行模塊化,來培養物流管理崗位群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根據崗位責任清單匯總出物流管理人才所需的職業能力,培養現代物流技能型人才。通過分析物流管理相關崗位的崗位職責清單,可將物流管理專業所需的專業知識劃分為如表5的五個模塊:(三)基于崗位職責,設置關聯性實踐教學內容應用型文科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所能勝任的崗位包括:采購員、物流專員/助理、物流銷售代表、物流客服等。根據崗位對職業技能的要求,設置課程群,如物流學、供應鏈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信息管理、流工程學、采購管理、庫存控制與倉儲管理等。這些課程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課程體系,在培養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5]。然而,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存在很多交叉、重復性的內容,如果教師過分追求所授課程自身的獨立性與完整性,沒有考慮課程之間的協調性與關聯性,使得學生重復性的學習知識點,甚至分析相同的案例、參加重復性的實踐活動,最終會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因此,基于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的關聯性,應對實踐教學環節進行改革。使得不同課程的教師通過設計一套實踐教學方案,學生、教師共享該教學方案。以出入庫與倉儲管理崗位為例,其崗位職責主要包括貨品的驗收入庫,出入庫賬務填寫,庫存月度盤點以及倉庫數據的統計、存檔、帳務等。在這些業務活動中,主要涉及到“倉儲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因此,能夠共享實踐教學方案的課程包括:物流學、采購管理、倉儲與配送管理、以及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等。這些課程在設計實踐教學環節時,可共同建立關于“倉儲管理信息系統”的實踐教學內容,學生在做崗位模擬訓練時,使用同一案例、同一信息系統,使得新知識與舊知識以及認知規律能夠進行關聯。通過關聯教學,不僅保障了培養方案的全局性,而且突出各門課程的銜接關系,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課程體系。
三、結束語
應用型文科物流管理專業以培養物流基礎業務操作及管理人才為主要目標,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應受限于“文科”性質的培養模式,而應加強學生“應用性”能力的培養。同時,為了培養能夠適應企業實際需求的人才,使得學生的就業能力能夠滿足企業的就業崗位,高校應根據企業招聘的崗位需求建立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崗位責任清單,依據崗位清單設置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能夠避免高校應用型文科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的現象,實現和保障有效培養應用型文科物流管理人才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津平,邵清東.實用型物流實驗室建設分析[J].物流技術,2007,26(3):96-99.
[2]張寶秀,張景秋.應用理科、應用文科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及其實現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08(5):51-53.
[3]卜文藝,黃賢東,張美蘭.經濟責任清單的建立與思考[J].黨史博采:理論版,2017(3):47-48.
[4]謝會芹,方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探究——評《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2017(12).
[5]康萍,王健,孟穎,等.信息管理類專業關聯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1(24):126-127.
作者:潘華賢 吳文杰 單位: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
- 上一篇:高職酒店管理人才培養論文
- 下一篇:物流設施與設備課程實踐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