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08-26 10:29:09
導語:高職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各種行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在不斷上升,人才培養建設逐漸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保障。面對這種現狀,高職院校需要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努力為社會的各行各業輸送更多的新型人才,為推動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本文以供給側改革視域下的高職汽車制作與裝配技術專業人才培訓建設作為例子,著重研究了人才培訓建設工作的落實情況,并結合目前人才培養的現狀,給出了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高職院校,為社會輸送更多的人才。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高職院校;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建設;實踐研究
供給側改革指的是通過提高供給側方供給質量的方式來解決市場飽和、需求不足的問題,供給側改革的優點在于能夠對社會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創新,并且能夠通過調整供給側質量的方式提高供給的水平,擴大供給側的發展方向,從而幫助供給側在社會前進的同時發展的更加迅速。就我國供給側方改革現狀來看,我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式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例如高職院校的培養力度不到位,導致人才專業能力不強,綜合素質較低的問題;還有就是由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計劃缺乏創新性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等,這些問題都是阻礙我國人才培養建設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需要引起我國高職院校的重視。
1供給側改革的內涵及特點
供給側改革本質上是指供給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針對需求不足的社會現狀。高職院校的供給側改革應該著重體現在人才培養建設上,一方面是因為高職院校是供給側改革的主力軍,它在供給側改革上做得不好就很容易影響到人才建設的力度和成效;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高職院校供給側改革將直接影響到人才在社會中的發展問題,高職院校只有做好人才培養工作才能確保社會的正常運行與發展。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在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加強人才培養的力度,改變人才培養的方式和策略,在實踐中找出更加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式,從而確保供給側改革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高職院校為了實現供給側改革的目標,需要先提高供給的數量和質量,并努力找到人才需求的最主要方向,以建立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的聯系為目的,向人才需求量大的領域輸送盡可能多的人才,從而保持社會發展的平衡。高職院校供給側改革有以下幾點重要特征:首先在改革規模上力求能夠滿足市場人才的需求,為更多的領域輸送足夠的人才;其次在供給側改革結構方面努力協調供給側改革的質量和力度,建立完善的供給側改革結構,努力實現統籌兼顧的目標;最后在效益方面達到社會對高職院校提出的更高要求,強化校方與企業之間的聯系,為人才提供更多的發展方向,并且努力將人才與社會聯系起來,幫助人才意識到市場的需求,從而為人才流動方向的調整提供幫助。
2高職院校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在供給側改革
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供給側改革的模式是基本相同的,即通過提高人才的專業能力、綜合素質以及輸送人才的數量來完成供給側改革,因此我們在研究供給側改革中可以著重研究代表性比較強的專業。因為高職院校中的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相比于其他專業具有更強的代表性,所以本文主要研究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計劃和過程,并發現其中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希望相關高職院校能夠及時發現并且采取合理的改革方法。2.1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力度不夠大。因為行業之間存在著隔閡的問題,因為很多高職院校與企業的溝通較少,無法獲取企業招募人才的更多信息,合作方向也比較固定,缺乏更多的聯系。加上我國目前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相關制度尚不健全,導致多數企業不能及時發現與高職院校合作的利處,在于高職院校合作的過程中抓不住發展的機遇,最終造成企業發展速度緩慢的局面。除此之外,根據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大多數企業對于高職院校存在著一定的偏見,在合作的過程中采取的態度存在問題,造成合作雙方交流不多的現象,打擊了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的信心,為后期校企合作的完成起到負面影響。在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高職院校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高職院校提供的人才并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企業在與高職院校合作時缺乏熱情和積極性??偟膩碚f,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力度不夠大,企業在合作的過程中不夠重視高職院校,高職院校也缺乏與企業合作的實力。例如在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大部分企業為高職院校提供的實習崗位并不要求很強的專業性,無法鍛煉實習生的個人能力,也容易讓實習生對專業工作形成一種誤解,不利于高職院校今后的發展。2.2高職院校的教學體系不完善。在高職院校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尚且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中對供給側改革影響最嚴重的就是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教學體系不完善的問題,因為教學體系是完成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保障,如果教學體系存在問題,很容易導致人才培養力度不夠或者人才專業能力不達標的問題,為高職院校今后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就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國的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在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很少涉及到企業真正能用到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師教授課程時也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很難讓學生學習到真正有用的技術等,這些問題都會導致高職院校很難發展到更高的水平。除此之外,在高職院校中還存在著實驗室維護不到位、實驗器材不能正常使用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學生無法正常進行實驗,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發展和工作。2.3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和審核機制不完善。高職院校在培養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人才時由于課程內容比較單一、傳統,在審核和評價教學結果時采用的評價體系也不是很健全,這種情況下評價出來的結果必然存在著些許偏差,對于當代的人才來說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因為在評價內容過于單一的情況下選出來的人才很可能不適合企業的需要,影響到企業今后的發展,同時也會造成人才消極工作等情況的出現,為企業今后的發展埋下隱患。除此之外,評價系統不完善也會導致人才發展不全面,不符合社會對新型人才的要求,容易影響到人才今后的發展和工作。在傳統的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與審核的過程中反饋制度建設的也不健全,高職院校無法得到有效數據,對高職院校的供給側改革起不到推動作用。
3供給側改革中高職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建議
供給側改革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巨大機遇,如果高職院校能夠做好供給側改革工作就能有效推動自身的發展和創新。但就目前供給側視域下高職院校的改革現狀來看,我國的某些高職院校在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為了保證這些問題都能夠得到良好的解決,我們根據實際調查結果給出了以下幾條實踐建議,希望對高職院校有所幫助。3.1完善高職院校的教學體系。高職院校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教學體系與高職院校的發展是直接相關的,一方面教學體系是維持人才培養計劃順利進行的主要依據,如果教學體系的健全性得不到保證就很容易影響到高職院校人才培訓計劃的開展;另一方面教學體系是企業衡量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如果高職院校的教學體系不健全,很容易導致企業對該高職院校的人才產生偏見,不利于學生在企業中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由此可見,為了確保高職院校的正常發展,高職院校需要完善和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努力將知識與實踐融合在一起,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社會經驗。例如高職院校的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可以采取理論課結合實驗課的模式將知識與實踐聯系起來;還可以增加實習的次數,讓學生在實習中獲得更多的工作經驗等,這些方法都能夠有效改善高職院校教學體系不健全的問題,幫助高職院校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3.2加強校方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力度。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是學生鍛煉自身能力的主要平臺,高職院校應當抓住與企業合作的機會,為學生爭取更多的發展機遇,從而為企業輸送更多的技術型人才。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調整自身的專業布局,使其能夠更加符合企業的需求,從而實現人才與企業的有效組合,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其次要做好與企業的合作工作,努力讓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培養出科學的工作意識,進而確保學生能夠認真完成實習工作,為企業與高職院校加大合作力度做鋪墊;最后還要做好學生培訓工作,讓學生擁有較強的專業能力,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3.3強化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隊伍在高職院校進行供給側改革工作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教師隊伍是與學生直接接觸的隊伍,學生的知識基本是從教師傳授的過程中獲得的,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就是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訓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教學水平的代表,教師隊伍的建設將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在競爭中的發展問題。由此可見,在高職院校進行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高職院校應當重視教師隊伍的打造。
4結束語
隨著供給側改革要求的出現,社會對高職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解決市場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問題,高職院校需要在加強人才培養力度的基礎上努力提高人才培訓建設的質量和水平,爭取讓更多的技術型人才進入企業,為企業的發展和創新提供幫助。本文對高職院校供給側改革下的人才培養建設工作進行了研究,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合理的解決建議,希望能夠為高職院校的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蘇龍,王青春.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究[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4(04):7-10,18.
[2]黃揚幟,余劍東,陳力捷,徐艷民.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J].高教學刊,2017(14):48-50.
[3]田春霞.工學結合的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02):21-22.
[4]鄒玉清.淺談高職《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培養目標[J].科技風,2015(02):247.
[5]胡新林,劉蘇兵.高職汽車制造與裝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銅仁學院學報,2013,15(04):140-143.
作者:陳鵬 單位: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
- 上一篇:校企合作網絡營銷人才培養研究
- 下一篇:機械制造與自動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