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與自動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時間:2022-08-26 10:31:07
導語:機械制造與自動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以以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為例,探討了“3+3”中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目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課程體系等方面的銜接,有利于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
關鍵詞:中職教育;高職教育;課程體系;銜接;培養模式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銜接
依據張家港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積極服務地方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按照技術技能型人才從初級到高級的職業能力標準和層次結構,分別確定中高職教育在兩個階段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中職教育對象是以初等教育畢業生為主要生源,文化基礎知識薄弱,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掌握本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理論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能從事機床操作、生產管理、產品質量檢測和機電設備維修、裝調、保養等崗位工作,生產服務一線中等應用型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具有升入高職學院相關專業繼續學習的能力。高職階段加強文化基礎課,使高職生掌握更為系統和專深的知識和技能,具備更強的知識、技能的遷移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精神、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掌握現代機械制造及自動控制的理論知識、應用技術和操作技能,能從事機械零件加工與裝調、機電設備安裝、調試與維修、自動化技術應用等崗位工作,能夠自主學習,在生產、服務管理一線的發展型、復合型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銜接
中高職畢業生都是面向機械制造企業,中職畢業生主要在生產第一線的操作崗位,而高職畢業生主要在生產第一線的技術崗位。在傳統分段人才培養方案中,中高職兩個階段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銜接,發現中職學校學生考鉗工(或車工)、制圖員等職業技能中級證書,高職學校學生也考鉗工(或車工)、制圖員等職業技能中級證書,出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倒掛”問題,原因是中高職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沒有一體化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證要求不規范,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銜接,這樣造成教學資源上的浪費,影響了學生參加考證的積極性。由于頂層一體化設計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依托中高職院校兩個教學平臺,有效實現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銜接。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方案職業面向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要求見表1。
三、課程體系的銜接
構建中高職教育銜接的課程體系,應根據職業崗位要求,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模塊式中高職教育銜接課程體系,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對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鑒定與課程設置,實現中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銜接。在傳統人才培養方案中(見表2),因為中高職院校各自單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等,因此中高職院校實際執行的課程體系有較大的不同,導致兩類學校存在課程內容和課程設置上出現重復現象。通過對比分析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方案,在專業課程設置上有7門課程相近,重復比例為58%,教學內容重復率高達31%以上,導致中高職學校辦學成本較大。
四、結語
中高職教育銜接重點是實現中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效銜接,要避免中高職教育兩個階段課程內容的重復而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同時也要防止出現專業課程內容的不銜接,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加強高職階段職業技能的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等級,搭建好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立交橋”。
參考文獻:
[1]徐蕓.關于中高職教育課程銜接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4(11).
[2]陳在鐵.3+3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設機制創新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18).
[3]楊永靖.終身教育視閾下中高職銜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市場論壇,2018(06).
作者:金捷 單位:沙洲職業工學院機電工程系
- 上一篇:高職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人才培養研究
- 下一篇:高等學校青年教師實踐能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