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09-23 08:06:11
導語: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探索和研究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專業定位、課程體系結構及教學模式等,遵循“知行合一、理實一體”的教學理念,構建“一主兩輔”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四融合”的教學模式,搭建“三方向五模塊”的理論課程體系,依托電氣學院的技能展示平臺、創新創業基地,開展一系列科技創新實踐活動,使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專業的人才培養取得新突破。
[關鍵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課程體系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主要培養電力、電網、發電廠、電氣設備運行維護等各種人才。隨著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在電力體制改革宏觀政策背景下,電力企業、電網公司、電力設備廠家及電力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大批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技術人才。為提高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對新形式的適應能力,滿足行業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重新明確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專業定位、課程體系結構等,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構建了“一主兩輔”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四融合”的教學模式。
一、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定位
為了服務于地方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定位于面向中小型企業、三線城市、國家偏遠地區輸送國家電網人才,培養具有電氣工程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在國家電網、中小型發電廠、中小型企業電氣設備運行維護等領域從事電力系統運行與設計,電氣設備生產設計、檢修、安裝、調試、運行、維護和技術管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運行、安裝、調試和維護,智能電網與新能源配電系統的安裝、運行與調試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及創新型高素質人才。
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隨著電力企業的不斷發展,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電力人才的培養上不斷進行分析和研究,為電力企業輸送高素質人才,從整體上提高電力企業員工的素質,實現企業的技術創新,因此,根據電力企業的人才需求制定合適的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一)素質要求。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政治修養、法律意識、誠信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良好的文化素養、科學素質、工程素質和管理素質;具有一定的現代意識和人際交往意識;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基礎的科學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綜合專業素養;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二)能力要求。具有較系統的數學知識,具備本專業外文文獻閱讀、翻譯能力,能撰寫專業文章英文摘要;能掌握互聯網相關技術、文獻檢索、各種計算機技術知識;掌握辯證法基本思想,具有中華民族傳統道德觀念和品質;具有電氣系統運行與管理、電力設備監測與維護、電氣安裝檢修及運行的能力;應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新實驗能力、科技開發能力和跟蹤掌握電氣領域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三)知識要求。本專業具有“以強電為主,強弱電相結合”的特點,學生需要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基礎理論知識,主要包括電力系統分析、供配電技術、繼電保護原理及應用、高電壓技術等,并結合三個專業方向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儲備一定的行業知識。通過完整的培養周期,使學生具有解決電氣工程技術與控制技術等專業問題的基本能力、技術開發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三、“一主兩輔四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一主兩輔四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如圖1所示。一主是以培養三線城市及偏遠地區國家電網人才為主,兩輔分別是以中小型發電廠和中小型企業運維人才為輔;搭建以“國家電網、發電廠、企業運維”為方向,由基本素養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專業方向模塊、專業實踐模塊這五個模塊組成的理論課程體系結構。通過設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公共課,電路等5門專業基礎課,電力系統分析等5門專業核心課,電氣控制及PLC應用等3個專業方向課程群,開展學科競賽、創新基礎、就業指導等第二課堂來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八娜诤稀笔侵笇I與企業融合、技術與服務融合、理論與實踐融合、應用與創新融合的教學模式。專業與企業融合是指確“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的校企合作機制,教師積極與電力行業、企業進行深度聯動、參與企業培訓,根據企業發展需求,調整了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同時學生參與了企業實習,形成“教、學、用”的應用技術教育鏈條,實現了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需求的專業定位;技術與服務融合是指服務地方經濟,開展了橫向課題研究,解決了地方企業生產、電氣設備運行及維護等難題,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理論與實踐融合是指專業核心課程均采用理實一體教學模式,結合專業課典型工程實例講解相關理論知識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應用與創新融合是指依托電氣學院的“技能展示平臺”、“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大賽”等,開展了系列的科技創新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與知名科研院校、社會企業共同開展科研合作項目,將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工作與參與科研項目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和創新意識。
四、人才培養效果
提高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一主兩輔四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突破了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束縛,在其倡導的“四融合”教學模式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和進步。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畢業生人數115人,就業率90%,專業對口率為72%,畢業生主要從事國家電網、中小型發電廠工程建設、生產、運營、調度和中小型企業電氣設備的運行與維護的工作。畢業生因社會責任感較強、崗位實踐和創新能力突出受到用人單位好評。參加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比例達到32%。學生年平均競賽獲獎人數達到45人次。
參考文獻:
[1]黨曉圓,汪紀鋒,馬冬梅,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特色專業建設與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6(15):142-143+145.
[2]丁明,吳黎麗,杜少武.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與思考[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1(4):32-34.
[3]方健,甄國紅,邵芳.“雙融入式”產學研用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以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8(2):35-38.
作者:王彬 方健 李聰 葉天遲 單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
- 上一篇:區委中心組理論學習體會
- 下一篇:初中語文古代詩詞鑒賞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