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古代詩詞鑒賞技巧

時間:2022-09-23 08:22:29

導語:初中語文古代詩詞鑒賞技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古代詩詞鑒賞技巧

摘要:初中語文古代詩詞的教學一定要注意講究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教導學生學會把握好古代詩詞的整體思路,對詩詞的語言進行品味。同時,在對古代詩詞進行賞析的時候,不能忽視對于詩詞中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的方法以及作者想要通過詩詞向讀者說明的主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代詩詞;技巧;鑒賞

一、理清文章思路,找出詩詞的線索

在閱讀或者學習詩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思路。只有找到文章的整體脈絡才能夠有效把握文章的線索。對于詩詞的深入閱讀來說是十分有效的[1]。在初中語文的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把握詩詞的整體脈絡,并通過反復的閱讀文本,以達到深入挖掘文本內容的目的。在對詩詞文本的反復閱讀中,學生能夠利用現有的理論知識,以及先前的閱讀經驗等對詩詞文本作出一個較為正確的認識。

二、品味文章語言,理解文章的內容

語言的獨特性是文章的基本特征之一。詩詞具有的奇特魅力與其華美的詞語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進行詩詞內容解讀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詩詞,并且通過對文章的整體誦讀把握文章的主要結構。在進行文章朗讀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地展開想象,在還原文章中場景的基礎上,能夠理解文章的主旨,并對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感情有較為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閱讀提出幾點要求[2]。一種是對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注意積極的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其中心情感,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設置一些問題的方式幫助學生對文章進行大膽的思考,并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另外,教師在要求學生對文章的主旨進行一定把握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相互之間進行討論。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能夠幫助學生逐漸發現事情的真相,對于學生更加全面的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幫助。最后,閱讀者的想象在閱讀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填充作者在詩詞中的留白,對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培養對語文詩詞閱讀與學習的興趣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調動生活體驗,感受詩詞的情感

對于文學的學習與思考,最重要的是通過外界的文學作品引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共鳴。這樣的文學學習是十分有利的。在進行初中古代詩詞教學的時候,需要教師積極地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以及對于文本的獨特感受。在對文本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一定要注重把握作者的基本情感,并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充分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與價值觀念等。詩詞本身在文字的運用上就具有很多表達思想情感的空間。因此想要對作者的情感進行正確的把握與揣摩,就要學會在詩詞的字里行間中發現其中蘊含的情感色彩,并學會在這些情感色彩中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在這樣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已有知識對詩詞整體進行解讀是十分有必要的。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對詩詞中的情感作出積極的回應也是學好詩詞的重要途徑之一。由此可見,詩詞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只有將文章的學習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初中生所處的人生階段中,對于豐富的生活體驗已經有較多的把握,這樣豐富的經歷能夠幫助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與人生經歷,最終達到引起心靈共鳴的效果,感受來自作者深沉的情感[3]。例如,在學習杜甫的《望岳》這首詩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詩詞創作的背景,結合作者的生平經歷來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四、把握文章結構,洞悉詩詞的意圖

上文中我們已經提到,詩詞作為初中教學中一種特殊的文學題材,具有美麗的語言。其實,詩詞不僅具有語言美,而且具有結構美。一篇優秀的詩詞應該是既具備語言美又具備結構美的。在對詩詞的學習過程中,教會學生把握詩詞的結構,從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寫作意圖。這樣對于詩詞的閱讀來說是十分有益的。在一般情況之下,一篇結構清晰,并且思路清晰的詩詞都會具有文眼,這就是詩詞的創作中其文章的主題。因此,在進行詩詞的閱讀時,需要學生更加準確地找到文章的文眼并且能夠準確表達文章主題的句子。這樣的句子對于學生準確把握詩詞的內涵是十分有幫助的。在找到文章的文眼之后,對于文章結構的把握也會變得更加輕松。學生在詩詞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理清文章結構是十分重要的,這對于分析作者的寫作目的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學習《沁園春•雪》的時候,需要教師抓住每段詩詞的中心句子,只有這樣才便于以后的詩詞理解。

參考文獻:

[1]袁海鋒.詩詞教學中的“量體裁衣”與“對癥下藥”———中學用典詩詞教學策略的一種嘗試[J].語文教學之友,2017(4):29.

[2]楊文.回到“原點”:高考語文復習對教材的有效利用[J].語文天地,2017(3):16.

[3]劉詩.詩歌鑒賞試題分析及其教學建議———以高考語文湖北卷(2005-2014年)為例[J].基礎教育研究,2015(3):59.

作者:王玲香 張能源 單位:甘肅省古浪縣大靖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