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價值研究

時間:2022-01-22 02:50:02

導語: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價值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價值研究

摘要: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在企業發展需求導向下,如何培養高質量、高標準的工商管理類人才成為有待研究的熱點課題。近幾年人才供需矛盾問題凸顯,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在逐步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勢在必行。高校圖書館是高校辦學實力的代表,是人才培養的核心部門之一。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的服務類型和方式不斷創新,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特別是在工商管理等文管類專業中的價值體現尤為突出。本文圍繞工商管理類人才創新培養模式,探索研究高校圖書館在服務人才培養中的價值。

關鍵詞:工商管理;人才培養;高校圖書館

當今,企業處于高速發展期和轉型期,知識層次和人力資源是關系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是企業生產率提高和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在企業競爭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擔負著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是企業發展中的高級管理人才。在企業轉型升級背景下,我國高校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與企業對工商管理類人才的需求存在結構性的矛盾[1]。因此,基于人才需求導向,探索和創新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方式與平臺至關重要。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辦學實力的代表,在各級各類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職能和形式在逐漸發生變化,融入了開放、互動、共享、實踐等多種新型元素,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這些元素的融入有助于促進工商管理類人才在知識整合、實踐運用和管理運營等方面能力的培養。借助圖書館優質資源,積極探索圖書館在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中的價值,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實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在過去的十多年,全國各大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畢業生人數隨之劇增,特別是工商管理等文科類學生群體變化尤為明顯。各高校為適應學生規模的變化,在課程設置、課時要求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大學生在知識結構掌握、實踐技能操作方面功底薄弱。新時期,企業處于高速發展和轉型期,對工商管理類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直接導致高校培養出的人才與企業所需人才不匹配,從數量和質量方面遠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亟待對現有的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索和創新。(一)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與分析。1.學科建設不夠突出。工商管理專業屬于管理學的分支,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主要研究運用現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在當今社會,基于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類人才需求量較大的現狀,全國各高校普遍開設了工商管理專業,但是處于培養層次、人才質量差異性不明顯的現狀。當前,各高校紛紛強調特色辦學,抓特色優勢學科建設,工商管理專業作為普遍性專業易被忽視,在學科建設方面發展緩慢,或者說僅有少部分高校在工商管理專業建設方面走在了前列。2.培養目標不夠精準。本科高校培養工商管理類人才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理論研究型人才,即通過將來深造或出國交流學習,主要從事學術研究、人才培養以及中外大型企業的管理工作;另一部分是實踐應用型人才,主要從事中小型企業的中、基層管理工作,側重實踐應用能力。目前,在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型企業得到快速成長,實踐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較大,是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的主流方向。因此,本科院校在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中,應明確培養目標,精準對位,以便正確建立就業導向機制,提升人才培養實效。3.培養方案有待創新。當前,隨著就業崗位對人才需求類型和質量的變化,各高校人才培養方案應得到不斷創新。工商管理專業是一門動態發展的學科,在畢業生就業導向下應堅持創新人才培養方案。例如:在課程類型方面,理論性質課程占比仍然較大,應逐漸加強實踐教學課程的建設,充實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學生業務實踐能力;在課程開設方面,存在課程簡單合并、堆加的現象,應強調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分階段、分層次和分內容開設各學年課程,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技能的系統性掌握,進而提升業務水平;在課程考核方面,應側重實踐技能考核,考察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避免“紙上談兵”,依靠答卷定成績。4.師資條件有待補充師資條件是關系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是學科建設的重要部分。各專業的培養方案、培養目標與師資條件密切相關。就工商管理專業而言,高校整體師資條件有待進一步補充。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學設備不足以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包括新的教學軟件投入、特定的實踐課堂建設等等;(2)校外實訓基地或實訓場地相對缺乏,存在質量不高,資源不穩定等問題,應加強資源整合力度,創新性建設實訓空間;(3)學科教師多為高學歷低閱歷人員,年輕教師雖然得到補充,但整體上缺乏企業管理經驗,對現實問題掌握不夠充分,較難滿足實踐教學任務,應適度強化師資培訓或擴充校外教學力量[2]。(二)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方向。高校培養高標準、高質量的工商管理類人才,需要充分認識和把握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的基本內涵,構建具有導向性、創新性、獨特性和可操作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創新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以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特別是在企業轉型升級背景下,企業對人才質量的需求要突出導向性。經實際調研了解,新時期企業對工商管理類人才的需要更加強調其社會實踐能力和管理運營能力,在培養模式上要轉移培養重點,堅持創新方式,突出創新性。培養工商管理類人才的主要目的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其就業崗位相對比較寬泛,知識結構相對比較復雜,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自然有別于其他專業,應抓住其特點,突出獨特性。當前,部分高校已逐漸嘗試將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訓練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社會適應的能力以及創新發展的能力等納入重點培養目標,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切不可盲從,應循序漸進,突出實效,確保培養模式的可操作性。

二、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形式與跨越發展

(一)高校圖書館的服務現狀。從傳統意義上看,高校圖書館是為高校師生、科研人員提供信息服務的機構,以圖書借閱、信息檢索為主,主要強調信息資源的獲取、共享與利用。目前,多數高校圖書館仍以印刷型文件為基礎,主要的服務方式為圖書借閱。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師生獲取學術內外信息的途徑更加廣泛,形式更加多樣,過程更加便捷,直接導致圖書館信息獲取服務的價值降低,更多的體現出圖書館即“自習室”的價值作用。為滿足新形勢下廣大高校師生的需求,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價值作用,高校圖書館應逐漸向提供各類信息資源、硬件條件(設備與場所)、服務平臺和人員等方向發展。為此,各高校開始逐步轉變和擴展圖書館的服務職能,堅持投入資金和人力資源,創新服務方式和內容,以適應新形勢下高校師生的發展需要。但是,轉變和擴展圖書館服務職能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同時與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方案等相銜接,需要一個整體謀劃、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目前發展現狀來看,盡管部分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職能已經實現一定程度的轉變,但基本處于服務形式單一、資源利用率低、服務效果不明顯的現狀,有待進一步探索與深度完善。(二)高校圖書館的跨越式發展。基于新時期高校師生的發展需要,多方面對高校圖書館服務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服務職能正面臨著跨越式發展的挑戰。以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為例,工商管理專業旨在培養知識結構豐富、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的優秀人才,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設立跨學科知識服務體系、搭建社交網絡平臺、創建創客空間等形式,滿足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實現高校圖書館服務職能真正意義上的跨越式發展。

三、圖書館在構建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價值與應用

在上文中對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做了簡要分析,現借助高校圖書館的發展趨勢,筆者擬通過整合高校圖書館各類資源,創新圖書館服務職能,與構建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相結合,積極探索高校圖書館在構建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價值與應用?,F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探討:(一)借助跨學科知識服務體系,豐富學科知識結構。優秀的工商管理類人才應具有多元化的知識結構,需要掌握包括管理學、經濟學、人力資源學和市場營銷學等在內的多學科知識,同時對于外語、計算機、社交等輔助技能的依賴性較強,因此,在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過程中,亟須為其提供可靠的跨學科知識服務。高校圖書館是集各學科門類、各形式特征知識資源為一體的知識機構,具有創建跨學科知識服務體系的優勢條件[3]。例如,開展學術報告、實操演示等形式多樣的跨學科知識共享活動,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能夠較好地實現知識更新與技能傳教。(二)借助社交網絡平臺,強化業務實踐能力。高校社交網絡平臺的探索與實踐最早源于國外,國外幾乎所有的高校圖書館都在社交網絡上開展了服務,國內僅有一些發展比較好的高校圖書館開展社交網絡服務。另外,服務質量受服務理念、資金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優質的社交網絡服務具有社交網絡傳播范圍廣,互動交流及時的特點,主要包括各類信息、用戶間互動交流、嵌入第三方網絡鏈接、全文文獻檢索、參考咨詢等服務[4]。工商管理專業作為實踐性較強的專業,需要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高校在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堅持用實踐中的理論與技能填補教學,同時注重引導學生建立主動學習、探索和求知的理念與能力。高校社交網絡平臺作為聯系學校與社會、學生與企業之間的有效通道,有助于促進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三)借助創客空間服務,提升創新意識與能力。新時期,優秀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應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與能力,以滿足企業在創新發展、市場競爭中的迫切需要。目前,國內高校圖書館陸續開設了創客空間服務,高校圖書館具有信息資源量大、設施設備齊全、管理服務到位、人流量大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便于在實體空間、信息資源、設備資源、虛擬網絡平臺等方面開展服務[5],在創新圖書館服務方式的同時,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焦健.高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工商管理專業為例[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3.

[2]姚輝.本科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3.

[3]安肖肖.高校圖書館跨學科知識服務模式研究高端人才引進與培養實證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

[4]徐琪.高校圖書館社交網絡服務調查研究——以安徽三所高校為例[D].合肥:安徽大學,2018.

[5]梁文佳.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模式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7.

作者:楊志榮 杜宗棠 單位:河北農業大學渤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