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與企業雙元人才培養模式
時間:2022-12-09 04:31:45
導語:學校與企業雙元人才培養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根據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多年來的實踐和探索,為促進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結合學院連鎖專業發展現狀,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基礎之上,探索和實踐現代學徒制,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提出了問題和改進性建議,從而完善適合企業發展、適合學校人才培養、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校企合作
一、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為核心,經過了多年的專業建設和改革,校企合作的模式從1.0升級到3.0,即從最初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頂崗實習到企業課堂經歷了三個階段,伴隨著校企合作深度和廣度的拓寬,本著合作多贏的思路,現代學徒制已經成為適應社會、企業、學校和學生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之一?!皩W校與企業相結合、工作崗位與學習內容相結合”,才能有效促進學習者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促進校企合作制度化”。而新近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中也提出要“深化產教融合,鼓勵行業和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體現了國家對于校企合作辦學的重視和發展的決心。在國家大力支持和倡導下,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行業企業積極性有了一定提升,產學脫節的情況得到了顯著改善。校企深度融合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以學生(學徒)的培養為核心,以師傅培訓為紐帶,連接職業教育與企業實踐,以學校、企業的深入合作,教師、師傅的共同指導為支撐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為企業提早滲入對學生的職業教育提供了平臺,企業按照崗位標準和要求培養,從而實現學生從學徒到準員工最后到員工的身份轉變。
二、目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實施的現狀
(一)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解決了就業問題,畢業=就業,為企業解決了招工難的問題,入校學生=企業員工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一進校就成為合作企業的員工,企業和學校共同培養學生,對于學生而言在畢業就等于去該企業就業,對家長和學生而言在就業、擇業這方面是有一定保障的。對于學生而言在校兩年的學習,身份是雙重的,既是學生也是員工,接受雙元教育的培養?,F代學徒制培養的學生經過雙元制培訓,可以提高他們的責任心和自我判斷能力,在就業能力方面更適合企業發展需要。(二)企業參與全過程教學活動,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增加學校和企業的粘合度現代學徒制雙主體分學期、分階段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企業歸屬感、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提升,大一第一學年,學校為育人主體,在校系統學習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企業參與入學教育,并對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提出合理性建議,學生定期到企業參觀、見習,企業培訓講師進校園開設企業文化講座,企業與學校的互動增加;大二,企業和學校雙主體育人,由教師和師傅按照企業崗位職責和學校課程要求按照權重實施評價,完成對學生的過程考核;第三學年,企業為育人主題,依據雙向選擇的原則學生確定就業崗位。這種模式充分發揮了企業育人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企業育人的積極性,有效補充人才培養方案中以學校為主體育人在職業能力方面的不足,反復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的互動活動增加,學校和企業的粘合度增加,學生培養與社會無縫對接。(三)為學生和教師都提供了實踐的機會,強化了師生專業技能的訓練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專業實踐的機會,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與技能相統一,強化了專業技能的訓練,教學場所轉移到真實的工作環境,教學情境與工作情景相融合。在企業帶教師父的指導下,全方位提升學生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實踐操作技能、開拓創新等職業能力。學校教師在緊密型企業展開實踐鍛煉,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既培養教師專業實踐能力,有效補充校內知識結構的實踐技能體系,夯實教師今后專業人才培養中專業實踐的技能點,又為企業提供社會服務,提升教師科研、創新能力。(四)師傅帶教,縮短學生畢業進入企業后再培養的周期現代學徒制有利于激發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并使之與實訓教學相結合,這為學生提供了必要的實踐機會。在專業認識和專業實踐環節中,學生會在老師的帶領、指導下,把學到的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去,在企業實踐過程中,有企業老師的指導,能夠更快地掌握崗位技能,從而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增強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畢業之前就能夠真正地掌握工作中的操作技能,縮短學生畢業進入后再培養的周期。(五)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促進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職業教育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學校教學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技能、技術性人才。這類人才具有專業性、技能性、實用性等職業特征?!艾F代學徒制”的培養思路正是這種需求的集中體現,應大力推廣和提倡。為使企業需求與學校教學無縫銜接,就必須依靠企業專家、帶教師傅參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研討、教學計劃的制定,使得學校培養的人才更符合企業的需求。
三、現代學徒制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人事經理在招人、用人和育人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對學生的青睞和認可度高于社會招聘的員工,因此企業人事部門對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的模式是非??隙ǖ?,招生即招工,提前預定,聯合培養,學校成為企業人才培養的搖籃,一方面為企業解決了招聘的難題另一方面為學生解決了就業問題,實現學校、企業和學生的多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會存在以下問題:(一)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迷茫,對企業認識上存在一定的誤區,不會選擇合作企業作為自己未來的就業單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僅局限在最后一年的頂崗實習階段,而是貫穿于整個大學階段。學院和企業自大一新生入校開始就將企業文化、產品知識和崗位培訓融入在學校課堂;大二階段企業講師進課堂開設專業講座、學生們去企業見習和在企業開展專業綜合實訓。大一、大二階段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學生、培育學徒,使得學生(學徒)對自己的專業從一開始的無知,到熟知,在兩年的培訓周期中,企業和學校在潛移默化中樹立他們對專業的認同感。然而,學生在不同階段都是迷茫的,擇業的迷茫讓他們對校企合作企業很重視,安排去企業課堂學習技能,學生對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很關注,經過一段磨合期,學生因為工作環境、競爭壓力和未來發展等因素離開合作企業。這并不是企業的問題,而是學生在認識上有自己的觀點,面對多元的社會發展,學生的選擇很多,這就要求在現代學徒制過程中,一方面注重學生對企業忠誠度的培養另一方面增加學徒制合作單位的深度。學生缺乏忠誠度是現代學徒制在實踐中的一個難點。(二)連鎖企業在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合作模式,企業難以安排班級所有學生的崗位目前,連鎖班級按照50人為標準的班級規模,對于商科類的連鎖專業,在安排企業課堂師徒帶教就有一定的困難,每個門店2-3人,需要20-25個門店的標準配置,才能滿足現代學徒制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對于校企合作的連鎖企業門店數量和門店的地址的要求比較高,一方面門店數量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另一方面只能安排在學校附近,考慮到安全和交通的便利性。這就要求學院在尋求現代學徒制連鎖企業合作過程中,選擇規模大、門店多的連鎖企業深度合作,因此連鎖企業門店的規模是衡量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有效實施的標準之一。(三)學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需要符合學校的課程設置以及排課安排,不能滿足企業全程培訓的要求學校作為主要人才培養的一方,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必須按照學校的統一要求,每一學期的學分課程安排學院都有明確規定,為了確保人才培養方案的可實施性,必須和學校的相關部門有效協調和銜接。系部要服從學院整體的安排,不能有特殊性,這便與教學安排中企業課堂的實施相互沖突,連鎖經營管理是商科類的專業,一般商業零售企業都不提供住宿,學生管理方面對學生住宿時間有嚴格的規定,難以適應現代學徒制課程開展教學需要。由于企業培訓時間與學校課程安排時間上不一致,導致學徒制課程學生不能參與門店全過程管理與運營,難以實現“現代學徒制”。
四、探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模式的建議
產教融合是現代學徒制模式實施的基本條件,也是目前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和主導模式?,F代學徒制是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學校、企業的深度合作與教師、師傅的共同傳授知識給學生,因此,企業、師傅的配合顯得尤為重要,對企業師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人結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自己在完善和優化現代學徒制的職業教學模式的觀點和建議。
(一)企業與學校深度合作,企業需要與學校的無縫對接
第一,現代學徒制的培訓過程中,企業保障學生的利益是關鍵。企業和學校共同招生聯合培養,學生入校即為其購買商業保險,確保學生和企業雙方的權益,在企業參與學校的教學活動中,企業參觀、見習、實訓課程等,在路途中、工作中等環境中會有風險的發生,企業購買商業保險之后對不僅對學生負責對企業也是負責。與此同時學生對企業的信任度增加。第二,完善的培訓體系,成為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實施的軟實力?,F代學徒制,提前將企業崗位技能融入在學校教學過程中,因此企業要針對目前企業培訓框架完善學徒制的培訓體系,培養和建立一支企業培訓師隊伍,為企業的人力資源培訓夯實基礎。完善的企業師資團隊,對于學生進入企業,開展工學結合的學習任務,學生的專業學習和技能操作方面都能得到有力保障,一方面增強學生對企業的認可度,學生明確自己的工作崗位,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另一方面規范企業培訓模塊,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入企業后的繼續學習,提升學習能力和業務能力,成為企業發展的軟實力。第三,現代學徒制企業增加對學生的關注度,增強學生的歸屬感。00后的學生,他們熱情、有個性,崇尚自由,不被束縛,對于工作不僅僅是為了生活,很多學生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不是說這份工作帶來的報酬、五險一金以及晉升發展的機會。他們注重工作環境以及企業對員工的關注度。企業制度是每個員工都要遵守的,在制度之外,很多時候是需要企業文化去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這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吸引員工的重要因素。企業重視學生,學生感受企業的關心和照顧,能夠提高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他們愿意留在企業。
(二)政府應大力支持現代學徒制企業,給予企業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規保障
作為學校和企業間的牽線人的政府機構,應當建立確?,F代學徒制模式的健康穩定長期發展的校企共同育人政策、建設平臺和保障機制。具體舉措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政府為企業提供專項資金支持,用于相關的人員培訓以及啟動校企合作培訓項目;二是政府要支持教育部門與勞動部門、企業的合作,制訂學生畢業標準,為企業服務;三是發揮政府職能,由政府統一給學徒制企業的學徒購買商業保險和人生意外保險等,對實施現代學徒制企業減免稅收的政策,為推動我國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提供根本性的保障。
(三)現代學徒制成為學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環是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一是要明確專業培養的人才目標和市場需求,深入剖析專業發展現狀,創造現代學徒制實施所02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第34卷第22期總第308期具備的條件,校企共同制定培養內容,做好學徒制教學的人才培養方案;二是要進行課程改革,一方面取消純理論不適合市場需求的課程,增加與企業接軌的理實一體化課程,另一方面增加企業參與的學徒制課程,使之教學途徑、評價方式、考核標準與企業員工崗位考核標準掛鉤;三是推進學制改革,頂層設計教學模塊,為學生完成學徒制課程提供制度保障,為教師在企業完成項目合作、提供社會服務奠定基礎?,F代學徒制有效實施,必須得到企業的大力支持,企業的大力配合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經費的保障,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如:英國通過公共撥款的方式支付企業在培訓中的所有成本,企業只需負擔學徒工資,這樣的方式減輕企業的負擔,從而激勵企業積極參與人才培養,而且英國政府對學徒制的投入逐年增加。參與的企業多了,現代學徒制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深度和廣度就增加了,企業充分參與是現代學徒制成功的前提。教職成〔2018〕1號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措施,國家以及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對其保持高度的關注,鼓勵和支持高職院校與企業進行合作,促進產教融合。國務院頒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再次強調推動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學校與企業雙元人才培養模式的對接-現代學徒制模式,實現校企主導、政府推動、行業指導、校企“雙主體”的育人機制,促進現代學徒制模式的穩定發展。
作者:陳璐 單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學院
- 上一篇:互聯網金融模式風險監管策略
- 下一篇:資產證券化發展供應鏈金融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