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在體育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8-14 09:43:30

導語:人文教育在體育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文教育在體育教學的作用

摘要:人文教育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因此,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要在體育教學中滲透更多的人文教育。本文將基于人文教育的內涵和價值,分析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加強個體引導以及人文教育等方式來促進人文教育與體育教學的有效融合,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人文教育;高職;體育教學;滲透

高職體育課程設置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素質,在此過程中,我國教育部已經在高職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要加強學生人文教育,因此,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體育教師需要意識到人文教育的內涵和價值,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各種方式來加強人文教育的滲透。

1人文教育及其內涵

人文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進行實踐活動以及意識方面的教育,以促進其人格境界的提升、個人價值的提升以及理想人格的塑造,實際上,人文教育是一種人性教育,注重的是人文精神的涵養。這種教育包括文化知識的滋養、文化氛圍的熏陶以及實踐體驗等,重視由外而內的文化養成以及自我感悟和心靈的解放。人文教育的是教會學生明辨是非和善惡,重視道德和責任,喚醒學生的正義感和良知,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價值。在高職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高職院校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同時也要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是一個具備較高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由此可見,在高職各科教學的過程中,加強人文教育的滲透十分重要。

2高職體育教學中人文教育的價值體現

2.1人文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高職體育教學通常注重的是“以人為本”“注重健康”等理念,在注重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注重學生心理發展狀態。高職學生的心理逐漸成熟,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思想體系逐漸成熟。而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同時也會讓學生的心智逐漸成熟,態度更加樂觀地面對生活中每一個困難,避免產生負能量而影響其心智的健康發育。2.2人文教育幫助學生適應社會需求。在當今社會,人們普遍存在這樣一個錯誤的認識:在教育過程中過度地將注意力放在教育價值的功利性上,忽略了學生的理性引導,導致學生在進入社會以后無法適應社會的環境以及職業的高要求,甚至會出現心理障礙。學生多數時間都在學校內生活,生活環境與社會上的環境有著一定的差別,社會需求使得學生很難快速適應。而人文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通常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的需求,即使在走上工作崗位后面對更加緊迫的時間,也會讓學生能夠有終身鍛煉的思維和毅力,在工作之余也能夠增強體質,提升整個人的體育文化素養,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的需求。

3人文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

基于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及其在體育教學中得以應用的價值,高職體育教師應當要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加強人文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打下基礎。3.1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加強人文教育滲透。在高職體育教學實踐中,為了加強人文教育的滲透,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凸顯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通常會主導整個課堂,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指揮來完成體育訓練,無法自主選擇訓練,也無法突出自身的主體地位,被動學習的狀態較為明顯。在這樣的學習背景下,學生無法體會到學習體育的真正價值,進而無法正視體育課程,導致體育課程失去了教學的真正意義。此外,由于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了應付的心理,因此,即便教師具備了人文教育教學觀念,也無法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必須要改變教學現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是在體育教學內容選擇上還是教學方法選擇上,都需要以學生自身的特點為基礎,圍繞學生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和課程內容的設置。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加以滲透人文教育,對學生加以了解,了解其興趣愛好、體育知識現狀、體育技能掌握情況,并根據這些內容來構建人文主義教學環境,讓學生感受到自身在課堂上的重要性,展開積極配合,進而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終身運動”觀念,徹底將人文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3.2借助人文教育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基本上都是按照課本中的內容來展開教學,教學內容相對較為死板,很多教師都是按照“課前熱身—課上教學”的方式來進行體育教學,或是直接照搬教學大綱完成育人任務,教師并沒有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基礎而展開相應的體育教學,內容單一且沒有一定的趣味性,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導致很多學生已經厭倦了學習的內容和方式,進而影響了體育課程設置的目的,更加無法在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在人文教育的理念下,體育課程不僅要具備完善的教學體系,還需要與人文精神結合到一起,豐富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教師需要通過適當的體育教學活動來將人文精神融入到教學中,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基礎。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舉辦男子排球賽、男女雙打羽毛球賽等活動,培養學生健康體魄的同時,使其拋棄以自我為中心的舊有觀念,轉變“我最特殊”的觀念,意識到團隊合作意識和精神的重要性。這也會為其以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在工作中,特立獨行難免會讓其吃苦頭,而具有高度的團隊合作意識會使其在職場中更能夠快速融入集體。3.3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以促進人文教育進一步滲透。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人文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教師通常與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距離,學生認為教師啰嗦、嚴肅、古板,教師認為學生個性張揚、難以管教,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與遠,結果導致學生的個性越來越乖張、思想方面可能也會出現偏差,甚至一些學生還會跟教師產生敵對的關系,反叛心理非常強,教師無法對學生展開有效的教育,影響其身心的健康發展。針對上述情況,體育教師必須要用實際行動來影響學生,走到學生的生活中,與學生成為朋友,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進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方便將人文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學中。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學生相關運動動作不規范的情況,此時,教師應當要保持微笑,耐心為學生講解,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應當要及時承認錯誤并積極改進,在無形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敢于承認人生中所犯的錯誤,進而形成正確的體育思維和生活思維。3.4注重個體引導,提升人文教育價值。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所教的學生數量較多,因此,很多教師都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引導,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看成一個整體,以整體為單位進行教學,采取的教學方法也沒有針對性,導致學生無法發揮自身的體育特長,進而導致特長逐漸被同化,影響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樣培養出的學生不僅不具備完善的個體思維,同時也讓學生不再有特點,成為“普通人”。除此之外,部分教師甚至排斥學生有自己的特長,認為那是學生過于表現自我,對其表現視而不見,挫敗了學生的成就感,這對學生的身心成長是不利的。為了促進人文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適當發揮自身的特長,并將學生的特長進行分類,針對每一類學生的特長來制定合適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學內容、比賽活動等。如:對于擅長籃球的學生,教師可以定期組織籃球賽,并將比賽的視頻拿到課堂上進行講解,指導學生們籃球技巧;對于擅長排球的學生,教師可以組織男女學生進行聯賽,并指導其排球技巧。教師通過尊重個性化差異來展開針對性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發揮學生們的特長,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其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

4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體育教學中,人文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重視人文教育的價值,重視人文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來加強人文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在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設計等方面為學生提供教學服務,培養其人文精神和素養,為學生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江.芻議人文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8):137.

[2]劉中兵.人文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職業教育,2018(14):140.

[3]符煒.淺談人文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途徑[J].現代職業教育,2017(36):155.

[4]尤海臣.人文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2):149,151.

[5]姬廣博,尹鵬翔,馮國梁.人文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亞太教育,2016(30):140.

[6]李驍衡.人文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新校園,2016(2):64.

作者:謝寶順 石金鳳 單位: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