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開展社區教育的路徑探析
時間:2022-10-11 10:34:14
導語:電大開展社區教育的路徑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依托電大資源,大力發展社區教育,既是電大的使命,也是現階段電大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電大為例,明確社區教育的內涵,對比國內外社區教育的發展模式,從電大主動參與社區教育活動的意義出發,分析電大開展社區教育的優勢,為推動電大與社區教育的契合探索發展路徑。
[關鍵詞]電大;社區教育;路徑;探析
社區教育的蓬勃發展,是全民終身教育體制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路徑之一。20世紀80年代,社區教育進入中國,全國各地有序開展了相關教育實踐,收獲了一些成效。2016年,在國家頒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意見》中要求,各地市可以依托廣播電視大學設立社區教育管理、指導機構,統籌發展區域內社區教育工作的實施。本文以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電大為例,提出以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電大為依托,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共建校地合作項目,掛牌成立社區學院,積極主動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路徑方法。
一、社區教育的內涵
所謂社區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利用各類優質教育資源,提高轄區內社區居民的整體文化、職業技能素養和生活品質。它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必然趨勢,是時代進步的標志。通過汲取國內外社區教育的發展經驗,依托社會、學校、家庭三方教育資源,不斷促進人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為搭建終身學習、全面學習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二、社區教育的發展模式
(一)國外社區教育模式。國外的社區教育可以追溯到德國社會學家FerdinandTonnies最先倡導社區這一名詞。之后便是美國的杜威“學校即社會”這一思想萌芽。國外的社區教育起步較早,呈現出幾種具有代表性的發展模式,即:北歐的社區教育模式,北歐社區教育的發展源頭,可以看作是由羅亭開啟的首家民辦制學校,象征著北歐社區教育拉開了序幕。該學校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拓寬社區居民獲得教育形式的多樣化,在實踐教育過程中將社區教育、人文教育、技能教育三者有機的融合;美國的社區教育模式,在美國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實用主義思想始終是美國文化的教育核心,其社區教育成立之初,堅持實用主義的理念為指導,以服務轄區內社區居民為己任,在滿足社區內的居民渴望學習和提升生活品質方面做出了努力。美國社區教育的一項亮點就在于它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強,并將在線學習和服務學習進行了整合。(二)國內社區教育模式。20世紀80年代,社區教育在我國大地上悄然發芽。起步之初,通常借助于高校的硬件和軟件資源,進入社區進行宣講和開展相關的文化知識講座等活動。近年來高校加強校地共建工作,成立了一批社區學院,它的產生滿足了社區教育大眾化的發展要求。依據社區居民的主觀需求,結合高校自身的資源優勢,編排和設置班級及對應的課程。
三、電大主動開展社區教育的意義
(一)社區教育有助于新形勢下電大轉型發展。在我國,電大有著漫長的發展歷程,得到了社會成員的一致肯定。然而,伴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日漸擴大,成人教育的生源數急劇銳減,電大轉型已成必然。近年來,國家開放大學陸續掛牌,各省市電大積極申報開放大學。以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電大為基礎,建立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開放大學已正式提上議程,開放大學的重要特征就是,要求突破時空的局限,面向社會全體成員,將學歷教育于非學歷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將最優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實施分享,這與社區教育的理念相吻合。積極促進校地共建,爭取當地政府對社區教育的資金投入,實現電大與地方社區有效融合、攜手共贏、共謀發展。(二)社區教育有利于電大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電大參與社區教育有其自身特有的資源優勢,在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變現突出。2018年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電大一校兩區正式落成,緊緊圍繞合肥市和巢湖市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尋找服務地方的切入點,使電大教育永葆青春,通過開展社區教育,先后成立了一批社區學院,不斷地提高電大的聲譽度,實現全民教育的目標。(三)社區教育有助于電大在建設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作用發揮。在教育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制定和完善終身學習的法律政策,推動繼續教育向前發展,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電大適時抓住機會,通過在社區教育方面開展的工作,發揮了在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中“有為”的表現。充分利用安徽繼續教育網絡園區資源、奧鵬中心課程資源,打造遠程社區網絡平臺,為社區居民提供跨時空的學習要求。
四、電大開展社區教育的優勢體現
電大已走過了近40年的發展歷程,擁有較為健全、完整的辦學體系、辦學規模日漸壯大、辦學形式呈現多元發展、教學平臺資源豐富充實,這些優勢無疑都為社區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一)系統優勢。電大擁有系統龐大的遠程教育管理體系,它依托“金字塔”式辦學模式。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電大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溝通、是一個不容分割的整體。其系統性的優勢尤為凸顯,利用電大立體式教學網點開展社區教育,更容易滲透觸及各個基層社區,有助于對社區教育的宏觀把控,更便于因地、因人的開展社區教育。(二)技術優勢。電大教育和社區教育都強調開放性,社區教育需要突破傳統意義上的學校課堂教學,要求增加與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這種不再拘泥于教師的課堂講授,而是將現實的課堂轉化為網絡授課的形式,這與電大遠程教育的優勢相得益彰。從而,為電大融入社區,開展社區教育提供了技術支撐。(三)師資隊伍優勢。就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電大而言,全院共有職工18人,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有6人、中級以上職稱10人,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電大的發展,不斷充實電大教師隊伍,確保更好地服務社區教育。(四)資源優勢。中央電大資源庫是我國遠程教育資源庫的重要核心部分,它包含了國內外先進的教育資源,并自主研發了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將這些最優的教學資源用于社區教育,填補了社區居民學習的空白。(五)地域優勢。各地電大的招生和日常教學活動主要是以地域性劃分,中央電大采取“統一管理”和“分散辦學”的模式進行教學管理。地方電大一直以來扎根地方,服務地方,與當地政府合作緊密,并已形成了一套良性的工作框架,這些都為電大面向社區居民,開展社區教育奠定了基礎。(六)教學實踐優勢。在電大發展的40年里,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有著良好的社會效應。電大以其自身豐富的實踐經驗,善于鑒別的吸收社會資源充實電大的教育事業,多年的成功辦學經驗,為其參與社區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五、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電大參與社區教育的實踐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電大在上級電大的領導下,積極探索社區教育的突破口,通過建立了一批社區學院,進行日常的社區教育活動,得到了當地政府和居民的一致好評。(一)加強校地共建,相關制度落地。2016年9月合肥職業技術學院與巢湖市東炮營社區、草城街社區、蘇灣鎮建立社區學院。同時,大力推行社區教育專業布點合理化,我院社區教育專業布點堅持城鄉結合的原則,根據不同社區的特點和需求,積極探索社區教育專業特色化。城區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鄉鎮以特色農業技術培訓為主的教育專業特色化。(二)社區學院紛紛掛牌。在《合肥職業技術學院與巢湖市人民政府產學研合作協議》下,2017年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電大率先與巢湖市烔煬鎮簽訂社區學院合作共建協議,同年,烔煬鎮社區學院正式掛牌。2018年我院與巢湖市中廟街道再次簽訂社區學院合作共建協議,成立合肥職業技術學院中廟街道社區學院。(三)社區教育如火如荼地開展。本著服務社區居民的宗旨,我院走進社區,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工作,為社區居民提供創業教育、就業指導工作;在鄉鎮干部學歷提升方面,我院充分利用自身的優質教育資源,幫助鄉(鎮)、村干部和社區人員進行學歷提升,并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務;不定期地開展常見疾病預防知識講座、膳食營養與保健知識講座、汽車使用與保養知識講座、養老護理培訓等志愿服務活動;在校地走訪交流方面,雙方保持定期友好往來、互動走訪,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合作進行協商、深入溝通。
六、依托電大開展社區教育的路徑思考
(一)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社區教育想要得到長足的發展,只有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才能將各項工作順利的推進,不斷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將優質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完善社區教育的配套措施和各項政策實施,以保障社區教育平穩健康的發展。(二)推動校地共建常態化交流。社區教育需要依靠電大、政府、社區三方通力合作。依托電大開展社區教育,不僅要“大步邁出去,還需要大膽走進來”的方法,不斷加強與政府、社區學院的日常交流與溝通?!斑~出去”主動對接,不斷發揮電大在社區教育中的功能作用?!白哌M來”要求共建單位的社區管理人員,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電大日常的教學課程安排,真正做到為民服務。(三)落實社區教育的實體化建設。依托電大開展社區教育,不能只流于形式,必須落實社區教育的實體化運作程序。以簽訂共建合作協議,成立社區學院等實體化的建設,發揮電大在社區教育中的主導作用,根據社區居民的身份來源,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培訓和教育教學活動。(四)加強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目前,社區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急需一批高素質的教育師資隊伍,不斷提升教師的創新實踐能力,加強教師間的通力合作,大力發揚老帶青、傳幫帶的優良傳統精神,使社區教育的教學活動良性運轉。同時,應加強社區教育的人才儲備庫建設,不斷地充實社區教育的新鮮血液。(五)健全社區教育的經費投入?,F階段,我國社區教育的發展呈現出不平衡的狀態,在一些經濟落后的地方,政府投放到社區教育建設的經費較少,致使社區教育發展緩慢。社區教育屬于我國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建設,各地政府應將社區教育的經費統一納入財政預算,為社區教育提供必需的經費保障,才能促進社區教育的蓬勃發展。(六)開創社區教育的多樣化辦學模式社區教育是一個全新的教學理念。首先,社區教育應堅持實體化的社區學院為主體,爭取社會資源為輔的多元辦學格局。其次,依托電大開展的社區教育,應改變以往的學歷班教學的做法,探索短期培訓班、圓桌會議、交流論壇、現場觀摩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使電大和社區居民的交往更加緊密融洽。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電大已明確了巢湖市多個鄉鎮作為社區教育的試點單位,自此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電大的社區教育將全面鋪開。電大開展社區教育已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依托電大開展社區教育既是電大轉型的必然選擇,也是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重要途徑。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電大將以此為契機,一如既往地投身到社區教育的建設中去,不斷提升我校的美譽度,充分發揮我校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翼.地方開放大學辦學組織體系創新探析[J].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16(5).
[2]張譯之.關于電大和社區教育融合發展的戰略思考———以南充電大為例[J].太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
[3]歐斯瑪尼•張.國外社區教育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天津電大學報,2010,14(1).
[4]吳潔水,葉飛霞.國外社區教育的特點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2013(5).
[5]車向清.美國社區教育發展的特點及啟示[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1).
[6]邱立民,馬浩,徐博.高校參與社區教育的模式與對策解析[J].北方文學,2018(6).
[7]劉曉平.河北電大開展社區教育的模式研究[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3(1).
[8]楊薇.關于電大引領社區教育的戰略思考[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
[9]張冀韜.我國社區教育的發展現狀及改進措施[J].教育現代化,2018(15).
作者:陳敏艷 單位:合肥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社區教育政策體系優化分析
- 下一篇:創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