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程制作理念與傳統教學的差異
時間:2022-01-11 09:35:52
導語:微課程制作理念與傳統教學的差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學理念是實踐教學效率、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作為一種新型理念,微課程制作理念的產生對教學產生了諸多影響。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微課程制作流程進行分析,并從本質特征、學生地位、教學目標以及時間分配等方面對微課程制作理念、傳統教學理念之間的差異進行細化分析,以期為微課程制作工作提供良好的參照。
【關鍵詞】微課程;制作理念;傳統教學理念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在這種背景中,人們對教育工作的關注程度及教學手段的多樣性要求均發生了顯著提升。從當前教育工作現狀來看,微課程制作理念作為一種新型理念,其已經在部分學校教師中得到了廣泛推廣,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因此,分析其與傳統教學理念之間的差異有助于該理念的持續性推廣。
一、微課程制作流程
微課程制作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步驟:第一,選取知識點。教師從教材中挑選出一個重難點或具有代表性的知識點,作為微課程的基本內容。第二,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策略,撰寫微課腳本。主題明確、針對核心概念;能用獨特的思維方式設計出富有創意的表現方式;第三,確定開發路線。根據微課程內容的難易程度來選取實拍視頻、錄屏、二維動畫、三維動畫、htlm頁面這五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第四,微課程開發制作。利用各種媒體工具開發課程,制作出一個時長約在3-15min的視頻。第五,調整優化。微課程初步制作完成后,對照教材對內容合理性進行評估,并從學生角度增加背景音樂、動畫等因素,以促進微課程作用的有效發揮。
二、微課程制作理念與傳統教學理念的差異
(一)本質特征方面。傳統教學理念較為刻板、僵化、固守成規?;趥鹘y教學理念的實踐教學雖然能夠獲得一定的教學成果,但對于學生的認知能力而言,這個過程需要耗費較多的精力,整體難度相對較高。微課程制作理念則具有良好的變通性特征。這一理念將當前主流因素引入教學中,借助移動智能終端、在線網絡平臺等,將單調的教學與現代化技術充分聯系起來。對于學生而言,微課程制作理念更加符合其對學習的認知和預期。(二)學生地位方面。傳統教學理念將教師作為教學課堂的主導,學生僅作為服從者角色出現。相比之下,微課程制作理念則提出了與傳統理念完全不同的方案。在整個制作過程中,教師不但需要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轉化成學生便于理解的視頻內容,而且會在微課程的制作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到微課程的制作過程中,達到邊學邊做,邊做邊學。對于學生而言,微課程制作理念的應用優勢在于:其充分滿足學生的被尊重需求。在微課程制作理念的影響下,隨著學生地位的提升,其從微課程學習中獲得的滿足感、成就感逐漸增多,這種變化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改善教學質量。(三)教學目標方面。傳統教學理念的教學目標是用灌輸法教會學生相關知識或技能。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大量的目標鋪墊內容,而真正意義上的目標內容僅是鋪墊內容后的結論,不一定是真實的,教學目標實現難度較低。但隨著學生所掌握知識、技能的增多,若未及時進行鞏固,學生很容易遺忘大部分知識。而微課程制作理念則更加注重教學目標的真實性、學生自學能力等。從表面上看,雖然微課程制作理念目標只是個體上的教學目標,但隨著教學活動的不斷展開,多個個體目標相加在一起,就會形成整體教學目標,對學生自學能力、實習階段的知識再學習將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秉承微課程教學理念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自學能力及溝通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四)時間分配方面。傳統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的時間分配模式提出了固定要求,即占用所有課堂時間開展教學,并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相關課后作業。事實上,學生的注意力維持時間是有限的[1]。當教學時間超出一定范圍后,學生將難以繼續維持自身的注意力。相比之下,微課程制作理念對時間的分配則更加靈活。這一教學理念充分考慮了學生的注意力維持特征,將微課程時長控制在15分鐘以下,并將前期學習任務調整在課余時段中。對于學生而言,這種時間分配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微課程制作理念的引入可對教學氛圍、教學效率起到良好的優化作用。與傳統教學理念相比,微課程制作理念更加靈活、新穎,其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打造合理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角度來講,微課程制作理念更容易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起到維持學生興趣、提升其學習積極性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秦永麗.“互聯網+”背景下的微課設計與翻轉課堂應用———評《微課程設計制作與翻轉課堂教學應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6,(11):116-118.
作者:賈武 單位: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美術教學創造力與想象力探究
- 下一篇:高職藝術教育教學質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