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實踐提升學生德育品質

時間:2022-05-22 09:17:28

導語:鄉村實踐提升學生德育品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實踐提升學生德育品質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中小學德育政策文件,對整體規劃、統籌推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我們既要認真上好國家層面的品德課程,同時也應該積極因地制宜開展好學校德育校本課程,學校結合學生與地域實際,確立了“學校+基地”模式的鄉村德育實踐活動課程。

關鍵詞:基地實踐德育品質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那么,如何將這一根本任務落細、落小、落實,便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一線德育工作者應積極思考和應對的問題。我校處在一個城鄉結合部地區,有明月山的滋養,母親河的環繞,一花一樹、一草一木皆教育,鄉土資源比較豐富,學校結合鄉土資源開展德育教育,來塑造學生良好的品德。

一、結合鄉土資源,拓展德育課程內容

教育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完成好、履行好立德樹人的職責,培養造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具體可以表述為:培養學生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良好的意志、品格、活潑開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幫助別人、為集體服務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引導他們逐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結合我鎮鄉土資源,我們確定了以開心農場德育課程、采摘實踐基地課程、植樹造林基地課程、遠足拉練活動為重點的校本德育內容,在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與校本課程中育人。

二、挖掘鄉土資源,豐富德育活動形式

我們都知道,不同學段、不同地域的學生群體,他們的成長環境、人生閱歷和興趣愛好千差萬別,而鄉土文化資源無論對哪個學段的學生來說都是熟悉的、具體點、可感知的,也更容易讓學生產生興趣、注入情感、融入記憶。我們地處農村,有豐富的地方資源。如:文物古跡、民間文化、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等;加之“家鄉味”的校本課程資源,如棕香節、美食節、采橘節、遠足節等,這些都是學生所熟悉的、極易學習和實踐的內容。由學校組織,通過學生在班會,校會上演、唱、誦讀、參觀、親自動手實踐等形式展現鄉土文化,感悟德育育人信息。同時把這些垂手可得的資源加以整合利用,打造出適合孩子們的基地實踐德育課程,從而讓德育教育好戲連連、花繁葉茂。

三、推進基地課程建設,提升學生德育品質

1.開心農場德育課程建設。在我們學校的大門口右側,有一塊十米見方的土地。每到星期四下午,便可見孩子們忙碌的身影出現在田間地頭,有的翻地,有的種菜,有的澆水,有的施肥……忙得那是叫不亦樂乎!你瞧,“芳草園”里一排排玉米姑娘正在梳理自己的長發;“綠野仙蹤”那邊一群茄子妹妹正嘰嘰喳喳的討論著什么;這不都是對孩子們勞動的最佳贊賞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不僅僅是老師口口相傳的呀!同時我們還開設了農學課程,梳理四季蔬菜栽培技術課程,讓學生在不同的季節種植不同的蔬菜,體驗種植、耕耘、收獲的過程,這既是一種動手動腦、耕耘生活、陶冶情操的活動,同時也具有操作性強、趣味性強的實踐課程特點。整個農場活動課程中培養了學生熱愛勞動的精神品質、鍛煉了他們的意志品質。2.采摘實踐基地課程建設。柑橘的栽培技術課程,是學生學科技、用科技的具體體驗。通過這項鄉土課程,讓學生通過柑橘育苗、施肥嫁接、修剪枝條、病蟲防害、采摘收獲等內容的實踐,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精神。每年一到12月份,我們采橘基地里那綴滿枝頭的橘子,在召喚孩子們與他們來一次親密接觸。而孩子們呢,同樣是不辭辛勞,步行近一個小時的山路來到果園,帶去同學們的問候,帶回勝利的果實與全校師生分享。整個過程中孩子們了解了家鄉柑橘種植的歷史,學會分享、懂得感恩是孩子們在種橘實踐過程中細細悟出來的品質。3.植樹造林基地課程建設。學校地處明月山附近,我們建立了植樹造林基地,每年植樹節前后,便展開植樹課程活動。從班會課上學習環境教育、生態建設重要精神,了解植樹常識,到課后制作植樹板報,然后便是親手將一顆顆小樹苗種到土里,以及還有后期對種植樹苗的觀察、養護,可謂是累并快樂著。因為參與其中,孩子們由衷地發出愛護樹木、保護自然的實踐感受,這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了他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綠化家鄉的生態意識。4.遠足拉練活動課程建設?!斑h足節”活動應該是孩子們最期盼的實踐活動了。每年我們都會擇時開展兩次,即春季和秋季。春天到了,孩子們便撩起自己制作的風箏,來到大自然中間,放飛心情,放飛夢想;秋天來臨,孩子們又擼起袖子,燒菜做飯,自己體驗勞動的快樂。每當看到一只只翱翔于天際的風箏,仿佛見到一個個莘莘學子為祖國的富強而奮發圖強;每當看到一盤盤色香味美的佳肴盛于面前,仿佛看到一個個莘莘學子為祖國的富強而百花齊放。這難道不是我們德育工作者的慰藉嗎?過去,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現在,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明月山脈即課堂,御臨河長江即課堂,鄉村實踐基地即課堂……時時落細,事事落小,處處落實,只要你肯帶領孩子們走進鄉村基地去實踐,他們定會悟出高尚的道德品質來。

作者:胡登明  杜李霞 單位:重慶市江北區五寶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