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工作素質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7 09:22:00

導語:科教工作素質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教工作素質教育論文

2000年10月13日,全國百名優秀少年科技愛好者和二十名輔導員聚集在北京,我們滿懷著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理想和志向,在大會堂向祖國和人民匯報參與科技實踐,投身科技教育活動的成果。那天,我們受到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布赫和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趙勇的接見。在短短5天時間里,我們走訪了北京大學,參觀了北京大學生化實驗室、圖書館、中國科技館,聆聽了數位教育專家和科技工作專家、學者的講座,參加了優秀輔導員、科技教育活動示范基地負責人、專家、教授一起就少年科技素質教育問題進行專題座談,展示自我風采的同時交流了工作經驗,還探討了今后共同的課題。在這次會議中,我校學生龐淑婕被授于“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稱號,我也光榮地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輔導員。

我1994年7月畢業于湖州師范,帶著對教育事業美好的憧憬,我踏上了工作崗位。第一年我被分到雷甸鎮曙光村小,走上科技教育工作純屬偶然。那時每個學生家里都養蠶,一次,我聽到學生在討論家中蠶繭產量都不高,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這引起了我和學生共同的興趣。于是,我就帶著一群學生到農戶家調查,初步認為是環境污染了桑葉,影響了蠶寶寶的生長,于是我們采集了受污染和不受污染的兩種桑葉進行飼養對比實驗,經過一個月的試驗,終于發現環境污染對蠶繭的產量有重要的影響。在秋蠶的飼養中,我們又進行了試驗。王美飛同學根據我們幾個月的調查和實驗,撰寫完成了科技小論文《環境與蠶寶寶》,同年參加縣、市、省的科技競賽,榮獲浙江省第三屆青少年生物百項活動一等獎,全國優秀探索獎。這是我第一次帶領學生參加科技實踐活動。這次的獲獎和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的對科學的熱愛,對科學的好奇,深深地打動了我。那段時間,一個個問號一直縈繞在我腦海里,是否能通過科技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呢?一年后,我調入雷甸中心小學,擔任數學和科技輔導員,在做好數學教學工作的同時,利用課余時間努力鉆研教育科學原理,注重創新實踐,并把自己對科技教育活動的輔導和創新的理解轉化為探索行動。

我最難忘的一次活動是《用花草對酸雨進行監測》。1997年5月7日下午,忽然校園里一片迷茫,灰蒙蒙的霧氣中充滿著強烈的爛魚腥臭味。過了幾天,校園里花草枯萎。我鼓勵學生積極尋找答案。于是班上成立了環??蒲行〗M,龐淑婕自告奮勇地當上了組長。我利用放學后和雙休日,帶著科研小組的同學到校外去尋找污染環境的污染源,走訪了四個自然村和雷甸工業區。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幾座磷肥廠周圍有花草枯萎,樹葉發黃的現象,深入了解后才知道這是磷肥廠里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硫氣體污染的緣故。我和同學們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學習、調查、實驗、監測,終于弄清了酸雨的形成和危害,龐淑婕撰寫完成科學小論文《用花草對酸雨進行監測》。1998年2月18日,在浙江省科協大樓311會議室,該課題組長龐淑婕面對省科協、省教委、浙農大、杭大等單位的幾位專家的提問,她從容不迫地一一作出回答。杭州大學環保科學研究所孫瑋所長說:“你觀察得很仔細,回答的也很好?!?/p>

這些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既培養了她們的動手能力,又鍛煉了他們的實踐能力,更激發了我的工作熱情。使我繼續在“要干就要干好”的名言激勵下,克服了鄉鎮小學條件差的不利因素。通過科技活動輔導工作的三級跳,努力去爭取更大的成績。

第一級:善活動。,“科學始于好奇”,當我給一群新的學生組織活動時,我總要設計一些有趣而又新鮮的問題考考他們。比如,“怎樣計算一個燈泡的體積?”“雞蛋撞地球”等。在學校利用科技班會、科技講座、知識競賽、興趣活動等方法,板報展覽、廣播影視、參觀訪問、考察實踐等形式,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堅韌不拔的奮斗意志教育,勤奮開拓的創造精神教育,將動手與動腦、知識與實踐、課內與課外、學習與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七年來,我主要指導開展了以下科技實踐活動:

94年10月-95年10月,“環境與蠶寶寶”活動獲浙江省第六屆青少年生物百項活動一等獎,全國優秀探索獎。

97年5月-98年8月,“用花草對酸雨進行監測”活動獲浙江省第八屆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金獎,并赴香港參展,榮獲銅獎。

99年7月-2000年5月,“6.30洪水帶來的思考”活動獲湖州市第九屆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2000年9月,“用水生植物對水質進行凈化”活動獲湖州市第八屆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三等獎。

1998年12月-2001年8月,“枇杷花枝冬季套膜防凍及放養蜜蜂傳播花粉”活動獲浙江省第八屆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省一等獎,全國三等獎。

以上實踐活動中,特別《“6.30”洪水帶來的思考》這活動,受到縣委周書記“這是學校減負,引導學生參加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的好形式”親筆批示,《浙江日報》《浙江教育報》《浙江教育信息報》《湖州日報》《莫干山報》連續報道了本??萍冀逃顒拥氖论E。在國務院召開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之際,《光明日報》頭版報道了題為“幾個娃娃竟幫了農民的大忙,請看-雷甸鎮中心小學怎樣抓創新教育”的文章。鎮政府也采納學??萍颊n題組的建議,治理污染源,搬遷了一個磷肥廠,出資200萬元加固了防洪的河堤。

第二級:會研究。我校在1994年就成立了校中?!袄椎殒偵賰簶I余科技學?!?。在老教師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在實踐的鍛煉中,我嘗試了一些科技實踐活動的指導方法。

1、選題。首先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讓學生積累科技知識,引導學生用科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大膽質疑,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思考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對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綜合思考、篩選、提煉。例如,99年“6.30”洪災給雷甸鎮帶來了巨大損失,為什么雷甸鎮會出現這么大的水災,而周邊鄉鎮好得多呢?學生們發現這個現象后,我鼓勵學生積極尋找原因,通過大家的實地調查和勘測,同學們終于發現了發生洪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磚瓦廠無規則取土造成的。

2、實踐。確定科技活動的課題只是確定研究方向,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進行科技實踐,我們主要的科技實踐形式有科學考察、科學實驗、觀察記錄、樣本取證等。我指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積累實驗數據、實驗記錄,然后對積累資料進行整理,進行歸納與演繹。引導學生依據多個個別的科學現象、實驗數據、事實記錄等推測一般普通的結論。通過努力探索,發現科學現象之間聯系。推測將來的新的現象、新的發現、新的方法、新的設想等來實現突破,構成創造性思維。例如我在指導研究“環境對蠶寶寶生長的影響的問題時,啟發學生采集受不同污染的桑葉與不受污染的桑葉進行對比飼養,對蠶的生活情況一天觀察一次,每天寫觀察記錄,每星期以組討論一次,直到蠶上山。最后把觀察記錄進行對比,啟發學生歸納和演繹,得到環境污染對蠶的生長有嚴重影響的發現。

第三級:懂理論。指導開展科技實踐活動與活動后的成果論述研究,不但要有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還必須有類比,想象的思維。在活動中,我不斷啟發、引導學生的類比思維,去尋找兩個特殊對象之間的相似關系,從已知科學規律和性質推斷出另一對象具有對應規律和性質,還啟發學生從歸納和演澤得到結論,推廣到與之相類似的對象或領域中,從而提出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新理論、新假設。青少年科學想象力極為活躍,沒有像成年人受到知識體系的束縛。在指導的科技實踐活動中,我對學生大膽奇特的科學想象加認肯定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獲得對事物規律的正確認識。

如果說我取得了一點點的成績,那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結果。我衷心感謝上級的關懷,科技單位的扶植,我的每一步成長,每一點進步,每一份成績都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在雷甸中心小學“守紀、活潑、勤奮、創優”的這塊沃土上,在科技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中,我將會不斷充實自己,不懈努力,和學校科技教育的教師們一起激情擁抱科學,繼續憤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