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素質教育和誠信教育研討
時間:2022-12-17 03:25:39
導語:學生素質教育和誠信教育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建立以素質為導向的教育體制
這種技能對于大學生獲取工作、維持生活和在工作中進步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包括合作、創新、學習三個方面的能力。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的多樣性和相互依賴性越來越強,合作是人們現代化意識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人們取得成功的必備素質。高校應加強學生包括溝通能力,團隊精神、人際交往等合作能力的培養。如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學習,班級之間互動學習,共同完成某個任務和目標來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創新能力是人們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創新意味著不去滿足于已有知識、經驗的重復,而是會通過各種嘗試,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高校應加強學生包括思維的敏捷性、觀察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內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校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大創新教育建設的資金投入。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渠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把創新教育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一是在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基本知識的傳授,還應特別強調教學方法的改進,有意識地多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及研究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鼓勵他們思考。部分教學內容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學,“授之以漁”,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改善學校的硬件設施,提供給學生一個可以創新的平臺也尤為重要。其中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實驗中應突出實驗的創新性和組合性,讓實驗更加貼近生產,在實驗中啟發學生的學習和研究教育。三是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主題班會活動等等。此外,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通過各項活動的鍛煉,充分發展學生個性,可定期召開學生學術交流會,加強學生之間、校際之間的學術交流,從而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他人如何正確看待問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可對有創新科技貢獻的集體和個人采取適當的獎勵辦法,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具備學習能力的學生無論是在正式學習或非正式學習環境下,都能自我求知、做事和發展。他們能通過快捷、簡便、有效的方式獲取準確的知識、信息,觀察和參與新的體驗、把新知識融入已有的知識、從而改變已有知識結構。高校畢業生在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以后也需要不斷的對自我充電學習。所以學習能力不僅是大學生在校期間應具備的素質,更是實現和成就自己職業目標的關鍵能力。為此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明確大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組織學生“學”比組織叫“教”更重要。明確教學的目標是開發、挖掘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深化學校改革,建立適應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教學管理體現師生平等權利。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和程序,突出問題情境、自主研究、交流反饋、啟發導學等,注重學生的自我預習自我復習和應用的環節。
二、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
誠信教育是學校永恒的主題。沒有誠信,將導致學生其人格受損,將失去社會對于畢業生和高校的信任。所以高校必須足夠重視學生的誠信教育,培養大學生的誠信觀念。誠信教育應該貫穿學校教育的始終和各個方面。在誠信教育上要充分尊重學生主人公的權利,尊重學生個性,以人為本,發揮主體和客體的積極性,因勢利導,把誠信教育和專業學習結合起來。完善誠信監督機制:一是完善大學生誠信考核體系,建立大學生誠信考核的指標,切實貫徹實施,強化對畢業生成信的過程監督;二是建立嚴格的就業材料審查制度,保證材料內容的真實性;三是確立規范、嚴格的簽約、違約制度,防止簽約的盲目性和違約的隨意性;四是發揮網絡作用,把畢業生的真實信息曬于網上,便于分辨真假;五是加強社會監督力度。有了以上完善的監督機制,大學生如果一旦出現了不誠信的行為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在這樣的結果面前會讓他們望而生畏不會做出有違誠信的行為來。
本文作者:高峰工作單位:重慶旅游職業學院
- 上一篇:試議仿生設計的困境及路徑
- 下一篇:會計基礎工作的問題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