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素質教育模式的感悟

時間:2022-06-10 10:43:12

導語:初中語文素質教育模式的感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素質教育模式的感悟

一、教師自身的道德素質是關鍵

要做好初中語文素質教育工作,必須進行思想教育素材的挖掘。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提升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也就是要用優秀的文化成果,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這就需要教師發揮教育的功能,仔細鉆研教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內容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這就需要教師做好教學過程中的挖掘和利用工作,實現對學生的良好引導,保證這些教學內容發揮良好的作用。教師必須認真做好備課工作,要讓學生認真學習教材上的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要想做好這個教學工作,教師必須以自身為榜樣,注重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做到認真工作,愛護學生。

二、創新素質與情感教學方式的結合

1.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作文創新意識,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實現教學方式的多樣性。要想做好語文教學工作,就需要教師分析傳統教學方案中的弊端,并對寫作和閱讀的教學方案進行創新,讓學生做好筆記,從而培養和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疑問,使其發散思維,自主地進行探索,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教師要保證作文教學的與時俱進,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質。在現在的教學環節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引導、保證學生積極地感知生活,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鼓勵學生突破作文的思維定勢,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要打破思維定勢,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

2.實施情感教學

教師通過情感教學,可以更好地實現與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文章是非常精彩的,作者用他們豐富的語言、細膩的文筆闡述了他們最真摯的情感。不同的文章及文字,都折射出了作者對社會、生活、人生和事業等的真情實感,這是課堂教學中非常寶貴的情感源泉。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學中,在剖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文本材料對描寫人物的關鍵性動詞進行討論,進而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比教師空洞的教學更有作用。教師為了提升實際教學效果,需要進行情感式教學,展開師生互動。教師對學生關愛,學生必然能夠感受到,這有助于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愉快地教,學生也會愉快地學,從而喜歡聽教師的課,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要進行良好的合作,通過相互影響,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形成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情感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做好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和體驗,培養學生的品德,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語文教學與生活是密切相關的,這就需要教師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以更好地展現課本的精髓,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實踐中,引起學生與作者心靈上的共鳴,從而提升學生的情緒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針對語文學科的特點,做好朗讀教學的準備工作,保證對學生審美感知力的培養。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聲色并茂的朗讀或范讀錄音播放,真正實現以聲傳情。通過教師對文章賦予藝術穿透力的范讀,讓這些具備視覺特點的文學作品,轉化為聽覺作品,實現其藝術形象的升華,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和學生在創造美或者欣賞美的過程中,都需要想象力的調劑,審美想象是一種立足于現實、跨越時空的思維活動,教師需要積極做好引導工作,保證學生想象能力的提升。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認真進行語文學科特點的挖掘及探究,進行語文教學方向的引導,體現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做好教師的本職工作。

三、結語

在初中階段的素質教學環節中,教師要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價值進行挖掘,教育學生弘揚人文主義精神,做好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的工作,使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作者:梁婷婷 單位:石河子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