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體操學習對策

時間:2022-04-11 02:55:53

導語:高校學生體操學習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學生體操學習對策

1制約大學生學習技術動作的主體因素

1.1學生體質狀況。學生體質狀況與學生學習體操技術動作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學生身體素質呈現個體差異的特征,有些同學在力量、速度、平衡性、靈敏性、協調性等身體素質上表現出色,而有些同學卻欠佳,這就決定了他們學習的效果和進度。如靈敏性、協調性較好的同學在學習前滾翻、跳箱甚至是雙杠時,學習效果比較明顯,很快就能掌握技術要領,成功完成動作;協調性、靈敏性欠佳的同學則學習起來比較緩慢。1.2個體心理障礙。受體操教學的特性以及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學生在體操教學中出現膽怯心理障礙[2]。因體操項目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性,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學生產生恐懼心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害怕”,不敢做動作。體操動作大多數是在器械上完成,由于器械具有一定的高度,讓學生產生有危險的心理感覺。若前面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因失誤,保護與幫助不到位等原因而意外受傷,那么后面的同學恐懼心理會更加明顯,更害怕去嘗試。學生個體心理障礙是影響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也是學生自身學習技術動作的障礙源頭。1.3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操教學中學生對體操是否感興趣,將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體操技術動作不易于掌握,需要反復練習,很多技術動作學習起來比較乏味且存在安全隱患,使學生產生心理壓力,喪失學習興趣。一旦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對于教師來說,會阻礙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而言,不利于他們學習和掌握體操技能。

2制約大學生體操學習的客體因素

2.1教師專業技能。體操是一門技術性較高且危險系數較高的課程,需要專業的教師任教為宜。教師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深厚理論知識,在教學中才能游刃有余,而且教師教學示范的標準程度對學生學習情況很重要,若示范動作不夠規范、標準,學生很容易產生誤解,教學中也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如學生身體砸傷、韌帶拉傷、關節扭傷等。體操教師的專業化程度除了表現在技術層面和理論層面外,還表現在教學過程中,需對各種潛在安全隱患做出有效預判,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避免學生學習技術動作時意外受傷的情況發生。因此,教師專業化水平對于教學中學習主體所帶來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2.2學校設施條件。設施條件是創造學習環境的先決條件。體操場地、器材設施是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所必需的物質基礎[3]。學校購置安全、優質而舒適的體操器材,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降低安全隱患,而且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學校里體操設備齊全、質量合格,為體操課的教學提供了安全保障。絕大部分,在體操課中發生安全事故的原因,首先是場地器材出現安全問題,如體操墊變形、厚度變薄存在安全隱患;單杠、雙杠螺絲釘松動或者螺絲釘缺少,還有器械的生銹、陳舊等原因是造成教學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技能的外在因素。良好的設施條件能確保教學安全,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學習活動提供物質保證。2.3教材內容選擇。教材內容的合理選擇,有序編排,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年齡特征,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如初中生低年級先教隊列隊形、前滾翻的基礎練習以及單杠上的簡單技術動作。而高年級學生可在原來的基礎上教稍有難度技術動作,如雙杠上的前滾翻等練習。教師要對體操教學內容進行深挖和研究,對于老套的固定的教材內容要進行整理,融入新的教學內容和理念,避免教材內容過于單一化和缺少趣味性,加強對體操教材內容內在樂趣的開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狀態中,有助于學生快速掌握運動技能。

3促進學生學習動作技能的對策

3.1教師合理運用教學方法。體操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如講解法、示范法、分解法與整體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誘導教學法、鼓勵教學法等方法。善于把握運動技能形成規律進行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最大化。如鼓勵教學法是體操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當學生完成動作后,無論動作質量如何,教師首先要以鼓勵、表揚的語言給予肯定,這樣他們才會越學越勇,消除心理的恐懼感,是對學生學習的一種肯定,也是學生樹立自信心的動力。再比如一些復雜的技術動作,如雙杠上的大回環技術,由教師先講解、示范,然后首先讓學生在墊子上做拉伸腿部韌帶,再讓他們在地面上做擺腿動作,最后再到雙杠上去練習。條件允許的話,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有利于學生模仿以及快速掌握技術要領。總之,體操課中教師要根據教學不同的內容,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學習效率達到最優化。3.2抓住保護與幫助的時機。學生在學習體操技能時離不了來自教師或同學之間的保護與幫助,保護與幫助將大大提高學生學習進度,使他們體會到動作的要領。保護與幫助也是消除學生恐懼心理、害怕不敢去嘗試動作的有效手段,是學生完成技術動作的安全保障。如雙杠上的頭手倒立,先讓學生在較矮的雙杠上進行練習,學生倒立時,教師幫助學生護腿和腰部,避免摔傷。又如低杠上的大回環,學生練習動作時,教師在旁邊監督和指導,并給予保護與幫助,當學生從上往下旋回到原來的位置時,教師要輔助學生的手臂,尤其是對肘關節和對腰部施加一定力量,使學生在有保護和安全感的心理作用下完成動作。當然,保護與幫助并非動作的全程都要來保護,而是對于動作的要領部分,根據學生練習時抓住關鍵時機給予幫助,使學生體會完成動作的核心是哪一環節,學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技能。3.3加強專業教師團隊建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校和家長并沒有足夠重視體育這門學科,必然導致體育教師在學校教師中占比少。目前,大部分小學、初中、高中學校,體育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有些學校只有兩三個體育老師,有些學校甚至連體育老師都沒有,學生人數卻成百上千。在體育課上一個班的學生人數多則七八十人,少則五六十人,而體育老師只有一人,師與生的比例嚴重失調,這就導致了教師在有限的上課時間里無法顧及每一位同學,不能給每位學生精確指導,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效果。在我國新課程標準下,體操課在學校體育的開展更加得到重視,尤其是在初、高中學校的開展。因此,學校要加強專業教師團隊的建設,引進專業教師,面對人數龐大的學生,配備一定數量專業教師,使每位學生都能學到、學好,使學生體質得到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緒穩.全民健身背景下體操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4):26-28.

[2]李緒穩,羅帥呈.大學體操教學中膽怯心理成因及對策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2):246-248.

[3]袁益民.江蘇省普通中學體操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9,30(2):91-94.

作者:劉丹俠 何劍康 單位:玉溪師范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