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操課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2-01-03 03:29:52
導語:體操課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由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學生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為我們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方向,在初中教育的教學中,中學生體操課也逐漸受到了重視,責無旁貸的承擔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任。本文以初中體操課教學中的問題來展開研究,探討體操課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培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體操課;中學生;創新能力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展開,體育教育在我國初中的教學中也變得越來越重視,體操教學作為初中體育項目之一,其增強學生體質,鍛煉學生體能的宗旨是亙古不變的。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國初中的體操教學又不僅僅是增強體質,作為教學內容還需要兼具著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
1初中體操課教學中的現狀分析
1.1教學方式太傳統,忽視學生主導地位。傳統的體操教學中,教師過分的注重知識的傳播,也不管學生能不能接受理解,一味的灌輸體操的技術動作,忽視了學生本身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往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過分注重學生的動作技巧和熟練程度,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實踐創新的機會,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成為了體操動作的搬運工,做出的動作沒有靈魂,失去了體操教育的意義。而一直以來,我國初中的體操課都是以教師講解、示范、模仿、鞏固這一種方式來教學的,教學方式單一不說,有時候一個動作要練習好多次,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沒有興趣。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只是根據教師的動作來模仿,所有的動作都如出一轍,缺乏新意。1.2師生關系不和諧,缺少交流互動。在傳統的教育中,了“威嚴”是教師的代名詞,“尊師重道”也是千百年來我國對教師的肯定。初中生正是思想活躍,心思細膩的階段,很多時候不愿意與教師談心,師生之間缺乏最基本的交流。此外,初中的體育教師一般都帶好幾個班級,學生過多,學生的個體差異明顯,而體育教師往往都不能顧及周全,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根本無法兼顧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所有學生都一個標準,導致了好多“吃不飽”或者“營養過剩”的情況發生,使初中階段的體操教學得不到更好的發展。教師不知道學生在想什么,學生對于教師的課程是不懂、不說、不問。造成了師生之間的溝通障礙,影響了體操教學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和創新能力的發展。1.3缺乏科學的全面的評價體系。還有就是,學生目前的體操評價主要取決于學生的成績即學生對于體操動作的熟練程度來決定學生體操成績的高低。由于體操評價的片面性,學生們也就理所當然的認為把教師教給的所有動作完成熟練,體操課程的學習任務也就完成了。評價體系的不完善,學生和教師都不能正確認識體操教學的重要性,從根本上遏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養成。
2初中體操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2.1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我們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重復式的教育,改變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方式,以學生的理解和認知為教育基準,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傳授基本的體操知識動作的基礎上,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合理創新,達到體操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體操的教學過程中不乏一些有舞蹈基礎的學生,我們要利用這些學生的自身優勢請她們為學生演示標準動作,請同學們學習觀摩,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結成幫扶對子,來促進學生的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鍛煉學生互幫互助的學習品質和創新精神。2.2明確教學目標,促進全面發展。體育教師對于體操教學的教學目標一定要明確,體操課程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要求學生掌握體操的一些基本技巧和動作,而是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最終培養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和學生的道德品質以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教學目的明確才能使體操教學在初中教學中更好的展開,通過體操課的學習,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2.3改變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鑒于體操教學的單一性,我們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上和教學方法上做到合理的改變,為學生打造一個高效的課堂學習環境,才能有助于學生的自我發展和創新精神的養成。從教學內容上說,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對教學內容充分整合,把教材內容進行整理歸納、精簡,讓學生能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探索研究。在教學方法上,一些器械操作或者技巧動作的練習,可以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探索,尋找更有效的學習和練習方法,這樣不僅僅是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利用小組合作的優勢進行合理的創新研究,找出更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把枯燥的練習變得有趣活潑,學生也樂在其中,學習水平大大提高。2.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是針對個體差異的現象所提出的解決辦法。針對這種情況,我建議教師采取分層教學法,來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知識和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進行分層次教學。第一種學習能力差、身體協調性差、沒有體操基礎的主要以基本的訓練為主。第二種為學習能力一般。身體協調性一般的,主要以鞏固練習為主。第三種學習能力強、有舞蹈健美操基礎的,主要以拓展練習為主。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來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在分層次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創新意識,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提高體操的學習效果,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2.5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一定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要以素質教育為指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學習態度、創新能力,以及學生平時學習過程中對問題處理的積極程度,多方面考慮。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使學生成績不僅僅停留在對體操動作的模仿學習上,更多的是激勵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日常的學習訓練中,教師可以把體操的學習當做游戲來教學,由教師指定游戲規則。所有同學的基礎分都是60分,教師根據學生上課時候的學習態度和表現來給學生加分或者減分。然而此分數又非彼分數,同樣是分數和傳統分數不同的是,這是根據學生的綜合表現來制定的分數規則,以此來鞭策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初中的體操學習中來,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2.6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改善師生關系在師生關系中,首先教師應該對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在此基礎上放下身段與學生做朋友,只有這樣學生才樂意把心里話說給教師聽,使教師可以及時發現體操教學中的問題和學生的思想狀況,從而制定更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而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體操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將枯燥的體操中加入一些流行元素比如健美操、街舞、嘻哈等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創新,在教師與學生一起編排的過程中,不但培養了師生關系還能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和創新精神,一舉多得。
3結語
根據我國體操教學目前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根本上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新課改的大前提下,以新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賦予初中體操教學新的活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從而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標準,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瑞琪.河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教學環境研究[D].河南大學,2016.
[2]賈磊.體操課人本主義教學探析[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4,29(5):36-40.
[3]李緒穩,楊海航.“自主、探究、合作”教學模式在西藏高校體操普修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西藏科技,2013(12):39-41.
作者:李嘉凌 單位:山西省太原市體育運動學校
- 上一篇:解剖背譜法在鋼琴教育的應用
- 下一篇:網絡文化與青少年德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