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操教學膽怯心理成因及策略

時間:2022-11-10 10:27:43

導語:大學體操教學膽怯心理成因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體操教學膽怯心理成因及策略

摘要:與其他體育項目相比,大學體操運動的運動結構更為復雜,對技術要求相對較高,學生的學習難度較大,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膽怯、恐懼心理。膽怯心理會對學生學習產生不利影響,既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也會制約大學體操教學發展,影響大學體育整體發展。正因為此,深入鉆研大學體操教學中膽怯心理成因,積極設計策略解決學生膽怯問題重要且必要,相關者需加大研究力度,積極推動大學體操教學發展。

關鍵詞:大學體操教學;膽怯心理;成因

健康的心靈是保證大學體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對于大學體操教育而言亦是同樣的道理。受客觀條件影響,當前階段的大學體操教育過程容易遭遇學生膽怯心理問題,膽怯心理會影響學生投身體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難以快速掌握體操運動的技能,體操技術水平難以快速提高,不僅不利于教育者提高教育實效性,更容易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并誘發教學惡性循環。

一、大學體操教學中膽怯心理的成因分析

膽怯心理的出現會對學生的情緒產生較大的影響,學生的情緒波動較大、心理素質發展受阻,將會誘發體操教育的惡性循環,并最終影響大學體操教學的良性發展。對大學體操教學中膽怯心理的成因進行分析,可知原因主要有如下三點:(一)學生心理素質較差。體操教學除了包含一些基礎性的動作之外,還有一些難度相對較大的動作。在學習基礎動作時,大多數學生都可以毫無壓力的完成,然而體操教學也會接觸到很多學生平時沒有嘗試的動作,這就對學生的學習形成了較大的挑戰。例如,跳箱分腿騰躍動作起跳瞬間動作復雜,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學生必須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去面臨騰空。然而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難以很好的把握動作時機,動作細節的準確性很難保障,部分學生由于心理素質較差,往往會產生焦慮膽怯的心理。與此同時,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經過長期訓練可能還是無法滿足個別動作的精準要求,學生本身已經有了較大的心理壓力,操作過程中容易導致受傷,如果部分教育者不理解學生,只一味的批評學生,不僅容易使得學生膽怯心理強化,還會使得學生喪失學習熱情。(二)學生的情緒波動較大。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情緒波動較大是當前階段大學體操教學中學生產生膽怯心理的最主要原因。情緒的異常波動主要是由于學生的浮躁心理導致。由于應試教育是我國的人才選拔機制,進入大學的學生均是經過層層選拔的“天之驕子”,很多學生在初中、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表現十分優秀,往往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完成學習任務。正因為此,很多學生都對大學體操教學比較輕視,然而在實際的過程中,學生會頻頻遭遇各種發揮失常問題,發揮失常容易使得學生質疑自我,進而產生焦慮緊張心理。學生不能更好的集中于課堂學習,不僅會影響其課堂學習熱情還會影響其課堂學習效果。(三)環境變革影響心理。環境變革也是導致大學體操教學中膽怯心理的一大成因。素質教育的發展推動了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環境也在教學改革發展的過程中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體育教學的接觸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原本的“副課”逐步成為影響學生綜合成績的“主課”。學生想要在大學階段獲得良好的發展,必須重視體育學習,這對學生的思想認知產生了一定的沖擊。與此同時,大學體育項目比較眾多,涉及的體育器材場地也比較復雜,客觀環境的改變容易使得學生的生理心理產生雙重變化,進而誘發學生出現膽怯心理。

二、解決大學體操教學中膽怯心理的策略

導致大學生在大學體操教學中出現膽怯心理的原因比較多樣,降低大學體操教學中的膽怯心理,保證大學體操教學的實效性是大學體操教育的“當務之急”,教育者方面應該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妥善解決心理問題,推動大學體育操教學良性發展。(一)合理確定學習目標,積極防范學生出現膽怯心理。制定科學、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學習進度、更好的優化自身的學習結果,有效的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進而很好的防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膽怯心理問題。正因為此,在開展大學體操教學之前,教育者應首先幫助學生明確學習體操的價值,幫助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此同時,教育者可以充分的考慮班級內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基于學生素質情況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一方面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學工作循序漸進展開。(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積極開展。因材施教教學教學方法不僅影響著教育者的教學工作質量,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產生一定影響。正因為此,教育者應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基于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具體落實此項工作時,應從如下幾點出發:首先,積極與學生交流溝通,要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生理狀況,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要避免教學內容過于淺顯無法吸引學生興趣,也應防范教學內容過于深奧影響學生理解。其次,在動作教學方面,教育者應借助多媒體技術對每一個動作進行細致的講解,要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演示,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防范學生因動作不熟練擔心受傷而產生膽怯心理。最后,教育者應善用自身的語言動作和行為鼓勵學生,要引導學生主動消除膽怯心理。鼓勵和贊揚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心繼而戰勝學習的膽怯心理,如果學生能夠以熱情飽滿的態度對待未來的體操學習,不僅能夠保證更好的掌握后續的動作要領,還能夠保證有效提高大學體操教育的實效性,進而有效推動大學體育教育發展。(三)加大教育培養力度,全面提高體操教育者的綜合素質。在大學體操教育過程中,教育者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者,還是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動作訓練的模范帶頭者,一方面教育者的素質會影響教學結果,另一方面,教育者的個人魅力也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正因為此,大學方面應該加大對教育者的教育培訓力度,要鼓勵教育者提升自身的學歷或是積極投身相關的實踐培訓活動之中,要積極采取措施提高教育者的教學素質以及綜合技能,要確保教育者素質契合教育的實際需求。與此同時,體操教育者本身也應該有較強的自我優化意識,在落實體操教學時,除了要給予學生及時的關注和幫助外,還要有意識的走進學生的內心,和學生真正成為朋友,要以更為親和、親切的態度向學生講解體操的相關知識,要能夠激發學生的體操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觀。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體育教學容易遭遇學生膽怯心理問題,膽怯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心理特征,教育者應正確認識學生膽怯,積極調查學生膽怯的原因,并積極優化自身教學,盡可能的幫學生消除膽怯心理,以保證大學體操教學順利實施。解決大學體操教學膽怯心理的核心應該是“對癥下藥”,教育者不應趕鴨子上架或是刻意回避學生的膽怯心理問題,要關注學生的膽怯心理,要真正的關心學生、幫助學生,要引導學生自主克服膽怯并逐步養成良好的體操鍛煉習慣,以確保學生能夠更好的配合教育者完成相關的教學工作,共同推進我國高校體操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曉信.高校體操教學的困境及改革出路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0(02):162-163+177.

[2]李緒穩,羅帥呈.大學體操教學中膽怯心理成因及對策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2):246+248.

[3]樊雪純,高娃.大學生體操學習中恐懼心理調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32(02):115-120.

[4]常慶德.普通高校體操教學中膽怯心理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2):218+220.

[5]陶武超,阮會芹.體育教育專業快樂體操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2):83+85.

[6]安晉,申金艷,夏光.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體操教學現狀與理論實踐的創新[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0):123+127.

作者:劉洪振 單位:鄭州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