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學校課堂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24 10:37:11
導語:特殊學校課堂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特殊教育在我國已逐漸從慈善教育向水平教育轉變。與水平教育的要求一樣,特殊教育也強調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性。然而就目前特殊教育學校的課堂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對于新課程標準的掌握程度、對課堂教學的內容設計、采用的教學方式等方面仍然與標準水平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在此情況下,特殊學校的領導和教師應當意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擺正對課堂教學的態度,將知識傳遞到每一個學生心中。
關鍵詞:特教教育;現狀;改進對策
我國具有現代意義的特殊教育可以從1874年開始算起,我國的特殊教育已經擁有近150年的歷史進程。然而,以往的特殊教育大多都屬于慈善教育,特殊學校的教學內容也離不開慈善這一性質,對盲、聾、智障兒童的知識儲備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并不與對普通兒童的要求一致。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對特殊教育的質量要求也隨之提高,特殊教育已逐漸從起點公平發展成為結果公平。自2000年開始,許多大學擴大了對于盲、聾大學生的招收。大學教育所追求的高等教學質量必然要求特殊學生的知識儲備、基本技能至少要達到或超過基礎的水平。這就意味著,特教學校的教學質量也要達到相應的標準,從而進一步使得特教學校的教學角度要及時實現從慈善教學向水平教學轉變。本文首先分析特殊學校教學課堂的現狀,而后基于目前的課堂教育情況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對策,希望對特殊學校的課堂教學有些許的借鑒意義。
一、特教學校的課堂教學現狀
(一)概念教學占據主要地位教師過分注重概念教學,然而又對概念教學的理解不夠透徹。例如,教師在給一年級的學生講識字課時,對于“解放軍”一詞的釋義只是口頭上的含義講解,并未從其他角度為學生展示“解放軍”的真正含義。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三軍的圖片,也可以引申展示一些武警部隊、導彈部隊的圖片或視頻,這樣能使學生對“解放軍”一詞有準確的理解和掌握。對于一年級的兒童而言,采用列舉的方法讓兒童形成初步的概念是比較直觀的,而在為高年級學生講授某些學科的理論概念時,則應當從詞語的內涵以及定義等方面入手。如果只是單純的概念講解,很難使學生形成全面、深刻的認識,更不能有機地使用學習到的詞語,記憶效果較差。
(二)教學密度不足課堂教學的密度能夠看出學生儲備的知識或技能的練習頻率是否得當。教師為學生設置合適的學習密度,不僅不會使學生感到疲憊,而且有助于學生熟練掌握學習的知識和技能。但現實情況中,課堂教學的學習內容往往偏少,并未達到合適的教學密度水平。教學密度不足會導致教學進度落后、學生無法掌握所學內容等一系列后續問題。
(三)多感官難以配合雖然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都使用手語和口語的配合教學方式,但總體上缺少其他感官的有機配合,也就是說,教師不能帶領學生把“聽、看、口、寫”充分地結合起來。例如,教師在為一年級聾生講解拼音識字課時,教師也只是用傳統的方式,拼音、口語和手語一起使用,而沒有運用漢字、看話、看手等方式進行聯系,這樣的教學方式當然不能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改進特殊教育學校課堂教學現狀的對策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以教學的本質內涵為出發點,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都與教學內容難度、呈現方式、教學效果密不可分,同時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有整體的透徹理解,能夠熟練掌握。其中,適度地設置課堂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是教師基本能力的充分體現。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得當把握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把握教學內容的要素和結構也是對一個合格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可以將教學內容系統化、結構化,并將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融入課堂教學當中。
(二)將多感官有機結合教師應當注意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從字面上理解,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就是用什么樣的方法或途徑將教師的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及認知程度設置相對應的教學內容。這也能夠體現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也是衡量課堂教學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最后就是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無論是特殊教育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教學就要有符合要求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當將學生的可用感官進行充分地結合與運用,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感知能力,而且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三)理論與實踐并進特教教師要用自己專業負責的教學態度,摒棄表面功夫,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會學生基礎的理論知識與動手實踐的技能上。領導注重教學質量,教師深耕教學內容,將理論學習與動手操作深入融合到一起,教會學生實用的生活技能才能走得長遠。設置適當的教育起點,把握好教學的內容與結構,并通過合適的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最終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全禮,李元稚.特教學校課堂教學的現狀及改進對策[J].現代特殊教育,2017(7).
[2]石曉輝.培智學校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現狀及對策探討[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10(2).
作者:王軍慧 單位:甘肅省靜寧縣特殊教育學校
- 上一篇: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措施研究
- 下一篇: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創新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