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措施研究
時間:2022-05-24 10:37:03
導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措施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行業的質量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國的現代建筑工程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日漸成熟,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是十分突出的。論文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問題進行分析,來探討加強質量監督的一些措施,供相關行業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程安全
我國的現代建設工程起步較晚,發展也比較緩慢,尤其是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的建筑工程項目都是由政府部門負責管理和承包,建筑工程的重點內容也多是工業建筑和基礎設施等。進入改革開放之后,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尤其是民用建筑開始廣泛興起。但是由于前期對建筑工程企業的監管較少,因此也造成了一定的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由于建筑工程質量而引起的安全問題,造成了嚴重的人身財產損失和社會不良影響。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后,我國的人民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眾已經不能滿足過去傳統的居住環境,因此,也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建筑單位對質量安缺乏足夠的重視。在建筑工程行業快速發展之后,一些建筑企業,尤其是民營的建筑企業,在進行工程建設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略了質量安全等問題。如在施工中搶工期、節成本,對于一些關鍵的環節沒有進行必要的技術監督,隱蔽工程不加檢查和整改就私自驗收等。甚至,有些施工單位為了搶工期,在惡劣的雨雪天氣也同時進行施工,對工程質量沒有絲毫責任心。另外,建筑單位為了節約工程成本,在建筑工程材料問題上以次充好,對于施工機械也不加檢修,很可能會造成一定的生產安全事故。其次,在人員安排方面,安排普通工人冒充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的施工管理,對工程質量各個環節的把握不嚴格,也缺乏一定的專業性,最終造成工程質量的隱患。(2)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相關法規不健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最主要的機構是地區政府的相關主管部門,政府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會制訂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對建筑工程質量進行監管。但是由于我國的地域遼闊等原因,各地區以及各級政府所進行監管內容和程度也不盡相同,這就導致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不完善。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直接導致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政府監管混亂、責任制度不明確,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去很多法律法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的建筑工程質量要求?;蛘?,在發生一些重大的生產和施工的責任事故后,有關的法律法規要相應的改變。另外,隨著國內建設工程市場化水平不斷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單位有了很大的流動性,不同區域之間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規范出現互相矛盾和沖突,這也是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法律法規不健全的體現。(3)工程監理單位缺乏有效監督。工程監理制度是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要措施,能夠有效地在建筑工程前期規劃設計、施工質量控制和后期工程驗收中對工程整體的質量和安全進行把控。但是這種監督機制發揮有效性的前提是,工程監理單位能夠完善落實自身的監管任務,對建筑工程嚴格地進行質量監控。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可以看到由于工程監理單位管理的不完善和不負責,導致工程質量問題層出不窮。在建筑工程領域,工程監理單位也是作為一個企業而存在的,也是需求控制成本,提高企業的效益。因此,工程監理企業也面臨著控制成本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問題。首先為了控制人員成本,監理單位可能會使用沒有監理資質的人員擔任監理工作,這種人員缺乏一定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術,在質量監督過程中會有所紕漏。其次,施工單位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會給監理單位施加一定的壓力,這就對監理人員的心理素質造成了考驗。另外,監理單位為了能夠盡快完成工程項目,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很可能會與施工單位沆瀣一氣,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不聞不問,繼而造成建筑工程存在相當大的質量隱患。
二、新時期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措施
(1)建筑工程單位要提高對質量安全的重視程度。建筑工程單位作為建筑工程項目的主體,也是最重要的責任單位,應該始終將工程質量和安全作為基本準則。首先在進行建筑工程建設時,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要全力配合,統一思想,將施工質量和安全意識作為首先的任務。在此基礎上,再去考慮和落實工程成本和人員分配等問題。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各單位之間要互相協調,共同建立一個完善的質量監督管理組織機構,機構內的成員要涵蓋上述單位的人員,要明確技術主管人員和質量監督人員,將責任落實到人頭上。在質量監督管理人員安排上,做到既要共同監督又要互相監督,各單位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質量監督管理組織體系,才能在建筑工程中將質量監督管理落實具體、劃分明確。(2)完善建筑工程的相關法律法規。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是建筑工程質量的根本保障,也是建筑工程行業能夠有效生存和健康發展的基礎。在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后,我國的市場經濟開始轉型,各個領域也都發生了相應的改變,生態環境問題成為當下發展和改革所必須面臨的問題。在建筑工程領域,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利用對行業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為了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做一個統一的規范和要求,同時也更好地促進生態環境與建筑工程之間的關系,完善建筑工程的相關法律法規是十分有必要的。另外,作為工程質量監督的主管部門,要完善履行好監管責任,樹立和彰顯質量監管的權威性,明確自身執法的權限。同時,對于本區域內的大型的建筑工程項目,要重點進行監督和管理,使政府部門對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督和檢查成為常態化,最大限度保障建筑工程質量。(3)強化建筑工程監理制度。建筑工程的監理制度作為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要內容,一定要完善并且嚴格的執行,否則將是形同虛設。建筑工程的監理單位首先應該以身作則,要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在維護建設單位的利益的同時,也要具有崇高的職業精神,只有這樣,才能認真落實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工作。在具體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監理人員應該深入到各個專業的作業施工現場進行質量把控,在重要的施工階段要全程跟蹤并且進行質量的控制,尤其是一些隱蔽工程施工,必須在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監理人員確認無誤后才能進行覆蓋施工。另外,監理單位應該明確自身的責任意識,以質量監管能力為自身的生存準則,潔身自好,杜絕其他單位的各種利益輸送,建立自身的職業道德要求,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質量監督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其中既有市場環境的因素,又有主觀人為因素。作為行業專業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自身的角度,提高工程質量的意識,自覺接受監督,以自身的能力和素養,提高整個行業的覺悟和認識。在社會主義新時期下,經濟的轉型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影響,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將擁有新的機遇。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模式也將會更加健全和完善,才能使行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帥帝.新時期我國建筑工程管理的現狀以及創新發展[J].世界有色金屬,2017(3):19-20.
[2]曾木勝.淺論新時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項目管理[J].江西建材,2017(22):290.
[3]鄭紹勇.新時期我國建筑工程管理現狀及創新發展模式研究[J].河南建材,2017(5):60-61.
作者:李昱 單位:山東華宇工學院
- 上一篇:砥礪前行中的特殊教育
- 下一篇:特殊學校課堂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