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學改革和發展
時間:2022-03-02 04:50:03
導語:高校舞蹈教學改革和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著我們國家社會主義進程的加快,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速度逐漸提升,人才培養工作的多樣性不斷凸顯。當前高校為了提高招生工作質量,提升就業率,而開設了舞蹈教學專業,以此來幫助學生拓展發展路線,這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表現因素,體現了我國高校教育工作方面的整體性、全面性和兼容性,與時俱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這不單單使得學生能夠通過提高文化課成績而進入大學,還能夠幫助特長優勢比較明顯的學生鋪設大學路。當前許多高校在舞蹈教學改革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注重舞蹈本身的文化內涵,制定改革發展對策。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發展
伴隨著我國高校不斷開設辦理舞蹈專業,學生畢業之后就業形式較為嚴峻的背景下,創新高校舞蹈專業教學方式,必須要綜合采取各種方面的教學措施,以此來提升高校舞蹈教學專業的教學質量,培養出綜合能力強、基礎知識穩固、實踐功底好的舞蹈專業學生。不僅如此,還應當重點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滿足當前市場競爭需要的發展趨勢。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全國各高校在舞蹈教育方面發展較為迅猛,雖然取得了規模性成就,但是在舞蹈教學工作中忽略了辦學工作的實質和內涵,過于注重外在教學方式,忽視了舞蹈文化的傳播。
一、當前高校舞蹈教學的基本現狀
目前許多高校舞蹈教師誤認為,高校開設舞蹈專業僅僅是為了培養高超舞蹈技能的學生,因此在教學工作中過于注重舞蹈技術,雖能夠在某些方面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以及舞蹈技能,但是在舞蹈藝術教育方面,缺少了舞蹈文化內涵教育,僅僅是停留著技能教學方面。舞蹈雖然是一種視覺上的藝術表現形式,但是它集形體表現和情感表達于一身。[1]若是想完美的詮釋舞蹈的精髓,單憑高超的舞蹈技術是不能實現的,還需要舞蹈者本身具有較高的文化內涵以及對舞蹈的理解,這就需要加強藝術教育工作強度。
二、目前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舞蹈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手段過于陳舊
當前高校在舞蹈教學課程設計方面,主要是在入學之前就已經制定了培養計劃,規定好學生每年的上課課程。在許多高校里邊,因為教學設備、師資力量以及研究開發力度的不同,使得某些課程無法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教學進度也有所推遲。一旦同教務處協商無果,教師只能夠通過減少某些教學課程來完成規定的教學進度。不僅如此,許多高校將舞蹈視為選修課,在教學上流于形式,無法達到教學的既定質量。在教學手段方面,過于陳舊和單一,動作的教學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對舞蹈藝術的領悟教學比重少,即使是教學動作,也只是單一的模仿,機械化太強,缺少了對舞蹈教學藝術的理解,所以教學水平難以提升。
2、舞蹈專業性人才少、師資教學力量匱乏
師資力量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在高校舞蹈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的整體素質決定了教學質量,師資力量是否雄厚也影響了舞蹈教學質量。因為許多高校在舞蹈專業教學方面時間短,教師的職稱和學歷相對較低,落后于其他學校的整體水平。這就導致許多教師在開展基本的教學工作的時候,還要承擔其他類型的行政工作以及學校舉行的宣傳活動等等,增加了教師的負擔,使其精力較為分散,業務技能提高慢。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各種社會知識體系的創新,教師原來的知識結構體系以及儲備難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不能很好的同新形勢的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融合。
3、教學模式比較古板、教學內容創新意識差
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因為各種教學因素的存在,使得其教學模式更新慢,甚至沿用其他學校的教學模式。如很多高校的舞蹈教學在大學期間開設的課程,芭蕾基訓、素質技巧、民族民間舞等課程的安排,授課均以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的考試視頻為授課教程。[2]同時許多舞蹈專業學生非藝術特長生,舞蹈學習起步比較晚,而且時間比較短,底子薄。教學模式沒有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刻板單一,教學質量較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差。
三、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1、合理規劃課程設置、改善教學方法
人才培養計劃猶如航海行駛的指南針,引領著教師、學生的方向,并起主導作用。[3]因此在高校教學工作中,需要改善教學方法,優化課程設置,重視人才培養,擺脫傳統的、空洞的以及形式化的教學規劃。密切聯系實際情況。根據學生具體情況來設置、選擇教學方式。因此,高校在開設舞蹈教學專業的時候,需要制定符合高校發展情況,為舞蹈專業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避免出現僅僅招生而不顧就業現象的發生。同時還需要緊密聯系國內外時事動態,不斷更新和創新教學規劃,不單單注重升學概率,還需要注重學生畢業的就業率。
2、穩固師資力量,不斷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
組建一支勤于耕耘、樂于奉獻、苦于專研的舞蹈教育師資隊伍,明確各教師職責范圍,在個高校的舞蹈教育中拭目以待。[4]在教學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教學工作人員,不單單是需要加強和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還需要加強綜合素養的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提升教學質量。高校的教務管理部門以及工委會等應當積極協調,配合設置合理的教學課程,不斷改善教職工的待遇水平和師資力量的投入。為舞蹈教師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和教學平臺,為自身學習和教學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3、更新和改進教學模式,創新知識體系由于各高校舞蹈教育專業主要以培養從事大、中、小學舞蹈師資為主要目標,因而,舞蹈教學應以審美教育為舞蹈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專業性、綜合性兼顧。[5]在舞蹈教學工作之中,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學模式,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將審美、欣賞以及技巧學習貫穿始終,不斷更新知識體系。
四、結論
作為藝術種類之一的舞蹈,是“經過提煉、組織、美化了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著重表現出語言文字或者其它藝術表現手段所難以表現的人們的內在深沉的精神世界。”[6]由此可以得知,舞蹈是一門集動作、情感和時空于一體的藝術。所以在教學工作中,必須要標新立異,不斷創新和研究新的教學方法。
作者:何欣 單位:云南省紅河州蒙自市紅河學院
參考文獻:
[1]王賽.淺談在中職院校舞蹈教學過程中民間舞蹈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6(17):23-25
[2]郭茜.探源尋流移俗入教——對朝鮮族舞蹈教學的反思[J].戲劇之家.2016(17):89-90
[3]謝瑩.淺談舞蹈教學的情感體驗與想象空間[J].戲劇之家.2016(17):120-122
[4]趙靜.高校舞蹈教學問題及改進對策研究[J].戲劇之家.2016(17):210-213
[5]劉聲超.以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談如何將舞蹈教學與舞臺表演緊密結合[J].戲劇之家.2016(18):120-123
[6]薛亮.關于爵士舞基礎理論與實踐教學研究——評《時尚爵士舞》[J].新聞與寫作.2016(05):345-346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