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舞蹈教學策略分析

時間:2022-02-22 09:41:25

導語:中職學校舞蹈教學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學校舞蹈教學策略分析

摘要:舞蹈是一門傳統藝術,同時也是具有情感溝通效果的形體語言。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下,舞蹈藝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中職學校舞蹈課程也獲得跨越式發展。當前舞蹈分為中國民族民間舞、芭蕾舞、國際標準舞等多種類型,中職學校不同舞蹈教學的側重點各有差別,教學方法也各具特色。在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中,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舞蹈藝術素養。文章立足于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從學生創新能力的角度出發,對舞蹈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中職學校;舞蹈教學;創新能力;策略

舞蹈通過肢體語言表達舞者的內心情感,能夠與音樂相結合,呈現優美情境,達到陶冶情操的藝術與審美效果。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致力于培養現代化的舞蹈藝術人才,教師需要結合專業特點,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深入探究,不斷提高學生的基本舞蹈技能,深化學生對舞蹈韻律、音樂節奏以及藝術表現力的感知,讓學生在掌握舞蹈技能的基礎上創新舞蹈動作,對舞蹈進行創編。

一、中職學校舞蹈教學的重點培養方向

(一)培育學生的職業能力及職業理想中職學校的教育重點在于“職業教育”,通過舞蹈教學,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及職業理想,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明確個人職業發展規劃,養成熱愛舞蹈事業、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情感態度,最終樹立畢生從藝的職業理想。舞蹈教學中不但要培育學生在舞蹈方面的專業能力,還要引導學生刻苦訓練,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頑強拼搏的意識,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舞蹈教學具有較強的藝術性特點。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文藝觀念和審美觀念。在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傳授先進的舞蹈基礎理論知識,讓學生深入了解舞蹈表演藝術的特點,引導學生運用肢體語言表現舞蹈情感,表達舞蹈故事,增強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致力于培養優秀的幼兒園教師、戲劇演員、電影電視演員、舞蹈演員等,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樹立職業教育思想,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支持學生參與多樣化的社會文化活動,全方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創造能力是當代中職學生的必備素養。舞蹈教學并非一成不變的模仿復制,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敝新殞W校的舞蹈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舞蹈作品進行創新創造,一方面要深化學生對傳統舞蹈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學生對舞蹈表演效果的演繹,鼓勵學生創造新的舞蹈動作,提高藝術素養。從學生個人發展的角度而言,無論是成為舞蹈藝術表演者,還是做幼兒教育工作者,創新創造能力都非常重要。創新創造能力體現了學生的舞蹈藝術表現力,同時也能展現學生對舞蹈藝術的熱愛程度。

二、中職學校舞蹈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路徑方法

(一)結合專業進行舞蹈教學選材

舞蹈教學選材需要與學生專業緊密結合,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有效增強教學效果。比如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幼兒心理特點,選取活潑、新鮮、簡潔、易懂的教學素材,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還能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讓學生深入了解幼兒的心理,實現教學與職業培養的完美銜接。如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可以運用《小兔子乖乖》《學做解放軍》等舞蹈素材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對幼兒教育的理解程度,充分發揮舞蹈教學的育人作用。中國舞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素材,讓學生深入感受中國古典舞的身法、韻律,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和民間藝術的感受能力。

(二)創新舞蹈教學方法

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創新了,學生才能接受新思想,逐漸具備舞蹈創新能力。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教師可以運用啟發引導法、體驗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法能夠充分發揮舞蹈教學的價值,展現出舞蹈本身的藝術魅力,同時提高中職舞蹈教學的生命力。在舞蹈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舞蹈創編當中,讓學生從創造中增進成就感,更加堅定地開展舞蹈練習,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面對學生的舞蹈創編,教師要以鼓勵、支持、贊揚為主,為學生提出建設性意見,增強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

(三)構建從“基礎”到“創造”的教學模式

在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構建從“基礎”到“創造”的新型舞蹈教學模式,制訂科學、明確、先進的舞蹈教學目標,將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培養納入教學目標當中,并通過具體的教學措施加以引導,促進舞蹈教學質量的提升。舞蹈課程是學生的專業技能課,關系到學生的職業技能,舞蹈教學大致可以分為舞蹈基礎訓練和劇目排練、舞蹈技術等內容。其中舞蹈基礎訓練是學生學習舞蹈的基礎,而劇目排練、舞蹈技術則是實踐演練的內容,教師要在實踐演練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借助經典舞蹈劇目、舞劇片段等,增加舞蹈教學中的表演元素,引導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創新。比如,在中國舞的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學習漢族、藏族、蒙古族以及維吾爾族等民族舞蹈,讓學生通過欣賞和實際訓練,初步掌握民族民間舞蹈的不同風格,增進學生對民族民間舞蹈韻律的感知。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的毯技,增強學生身體的柔韌度、靈敏度,提高學生的舞蹈速度,讓學生在身體協調性、動作控制能力、柔韌性等方面得到提高。

(四)豐富學生的舞蹈知識儲備

藝術培養重視知識儲備,無論是音樂、繪畫還是舞蹈,基礎知識都非常重要。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涉獵舞蹈專業知識,在實踐教學中體現出舞蹈藝術的發展,將課本知識與新興的舞蹈藝術、舞蹈作品緊密結合,為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廣闊的空間。當前,創新創造能力已引起中職教師的高度重視,但是,在舞蹈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還缺乏有效對策,一部分教師脫離基礎開展創新,致使學生創編出來的舞蹈表演內容和舞蹈動作不符合舞蹈藝術的審美規范。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充分結合學生的舞蹈功底和舞蹈理論基礎知識,讓學生自由創編舞蹈動作和舞蹈藝術作品。

(五)融合音樂等其他藝術形式

興趣是學生學習舞蹈知識、開展舞蹈訓練的不竭動力,正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只有從舞蹈藝術中感受到樂趣,才能提高舞蹈訓練效果,自覺主動地創編舞蹈,將舞蹈視為一種愛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音樂和舞蹈是表演藝術領域的兩朵奇葩,音樂能夠調動人的聽覺,舞蹈能夠刺激人的視覺,兩種藝術結合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共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音樂,進一步促進舞蹈動作的發揮,用恰到好處的音樂來搭配舞蹈藝術,讓學生沉浸在舞蹈表演當中,深入理解舞蹈內容。音樂節奏有快有慢,有柔和舒緩的,也有激烈急促的,舞蹈動作同樣如此。通過其他藝術形式的融入,學生的舞蹈創新潛能可以被激發出來,獲得更豐富的創新創造靈感,從而為舞蹈動作創編奠定堅實的基礎。

(六)開展即興舞蹈創編

在舞蹈創編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即興舞蹈創編活動,利用短視頻、舞蹈表演片段、音樂等,激發學生的創新創造意識,促進學生的舞蹈創編動力形成。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音樂,讓學生結合音樂跳舞,這樣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到音樂的節奏感,從而自創舞蹈動作,完成舞蹈創編,讓舞蹈和音樂實現有機融合。另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舞蹈表演片段,讓學生繼續延伸舞蹈情感,在原有舞蹈的基礎上創新動作,讓學生深入體會舞蹈中的精髓,提高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即興舞蹈表演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舞蹈創編。教師要對音樂和舞蹈示范作品進行甄別,幫助學生選擇經典音樂,挑選節奏明朗、風格獨特的作品,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沉浸于音樂和舞蹈當中。值得注意的是,音樂只是舞蹈教學中的“配角”,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要把教學核心放在學生舞蹈表演能力的提升上,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當中自主創編,不斷優化舞蹈動作,提高舞蹈的個性化水平。

(七)加強舞蹈情感教學

舞者必須通過動作、眼神、微表情等來體現舞蹈當中蘊含的情感,渲染舞蹈氛圍,提高舞蹈的藝術感染力。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挑選經典舞蹈,幫助學生分析舞蹈所傳遞出的內在情感和感受,有些舞蹈傳遞的情感是高雅,動作輕盈,情緒輕快;有些舞蹈傳遞的情感是憂郁,動作更加有力,變化幅度較大,有明顯的情感遞進節點,這些都是教師要重點講授的內容。無論是憂郁、開朗還是浪漫,舞蹈藝術都能恰到好處地表達,舞蹈教師可以采用“情緒調色板”來開展教學,將情感比作不同的顏色,顏色的明暗能夠體現出舞蹈情感的類別,學生也能更加清楚地理解舞蹈動作背后蘊含的深意。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舞蹈中的情感表達,引導學生將內部情感呈現于動作和神態當中,讓學生“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在舞蹈表演中呈現獨特風格和文化內涵。

三、結語

在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擺在突出位置,鼓勵學生進行舞蹈創編,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提高學生對舞蹈藝術的創新創造能力。舞蹈創編能夠體現出學生對舞蹈本身的理解能力,同時也是學生藝術創造能力的突出表現。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制訂明確的舞蹈教學目標,將舞蹈創編引入教學目標當中,通過音樂、情感延伸等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舞蹈創編熱情,提高學生的舞蹈素養。

參考文獻:

[1]姜瑩.高校舞蹈創編能力提高與教學創新策略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28):118-120.

[2]杜瑞麗.淺談中職舞蹈創編能力提高與教學創新的應用研究[J].中國文藝家,2020(3):229.

[3]高月瑤.高職舞蹈創編能力提高與教學創新的應用技巧[J].通俗歌曲,2015(8):172.

[4]徐鳳萍.高職舞蹈創編能力提高與教學創新的應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刊),2015(15):133.

[5]于立.分析高職舞蹈創編能力提高與教學創新的應用技巧[J].音樂時空,2014(3):134.

作者:丁佳 單位:廣西桂林市旅游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