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小學教學中的學生心理需求

時間:2022-01-18 12:13:00

導語:剖析小學教學中的學生心理需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小學教學中的學生心理需求

關鍵詞:課堂教學生心理需要滿足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校完成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心理需要能否得到滿足,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需要主要有五種,分別是:情緒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心;歸屬感;權力和自由。我們的教學應進入學生的心理世界,讓課堂不只是學習的場所,也成為人性養育的殿堂。

課堂教學是學校完成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取決于師生雙方各自的認知系統和動力系統的水平,還取決于兩大系統之間的協調和互動。動力系統一方面以認知操作活動為基礎,另一方面又對認知活動具有激活、驅動、強化和調控等作用。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動力系統包括心理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心理需要能否得到滿足,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在傳統的教師“滿堂灌”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象木偶一樣消極、被動。學生因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而缺乏學習動機,這不僅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也影響到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我們的教學應進入學生的心理世界,讓課堂不只是學習的場所,也成為人性養育的殿堂。

總結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需要主要有五種,分別是:情緒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心;歸屬感;權力和自由。

一、情緒安全感

情緒安全感是指學生能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課堂教學中,教與學的交往活動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交往過程,只有創建一種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才能拉近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給學生一種安全感,從而保證良好的交往效果。

1.教師以身示范。在課堂上,很多學生面對問題保持沉默,是擔心一旦說錯會受到教師和同學的嘲笑。為此,教師要以身示范,要敢于承認自己的未知領域,敢于當面說出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讓學生以教師為榜樣,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不用擔心因犯錯誤而被嘲笑。

2.教師要正視學生的錯誤。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經常會犯錯誤,教師對學生的錯誤不要諷刺、指責,更不能因害怕學生犯錯,而不給學生嘗試與實踐的機會。并且要讓學生認識到:犯錯并不是什么丟人現眼的事,錯誤是正確的基礎,沒有錯誤也就沒有了“吃一塹,長一智”,當每個學生都敢于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把犯錯的過程當成是一種嘗試和創新的過程,這樣的學習才是積極主動的學習。

3.創建新型師生關系。運用“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效應,把愛心、微笑、激勵帶進課堂,創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

二、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課堂教學內容生動并且貼近學生的生活。與趣味性相反的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單調、枯燥、不切實際。缺乏趣味性的內容往往使學生的注意力難于集中,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教學成為一個難熬的過程,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學生的厭學?,F代素質教育觀要求教師創設情境,優化教學手段,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在愉悅的交往中發展學習技能,完善人格。

為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開始講一門課的時候,可以用一節課的時間以科普講座的形式介紹學習這門課的趣味性和意義。每節課講正課前先用幾分鐘時間講本節課內容的趣味性和這些知識的應用價值。講課中間,發現學生疲憊時,用幾分鐘時間講一些有趣的例子或故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把講述、提問、討論、角色扮演等多種方法結合起來,還可以借助多媒體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三、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面對課堂學習問題,學生感覺自己有參與競爭的能力。主體教育理論認為,課堂教學過程是學生主體建構與發展的過程,課堂教學要想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就必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保證每個學生都參與活動的條件,讓學生充滿自信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1.教育學生認同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在學習上,不與其他同學做橫向比較,橫向比較往往使處于弱勢的學生產生自卑感。與自己做縱向的比較,只要自己努力學習,就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每天都有所進步,教師可通過提示、評語、表揚等手段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

2.運用提問的藝術。教師應設計多種難易不同的問題提供給不同水平的學生,讓各類學生都有機會回答問題,并能體驗到正確回答問題所帶來的成功感。對學生的回答,以建設性、富于激勵的方式給與快速、準確、詳實的反饋。

四、歸屬感

歸屬感是指學生感覺自己與教師和同學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在課堂教學中,能否形成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影響學生的人格發展。親密合作、心理相容的人際交往,有助于學生形成開朗、進取、真誠、合作等優秀心理品質。

1.無論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如何,都要讓他感到教師在關注他。一聲友好的問候;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都能發揮作用。

2.采用合作學習方式。實踐證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游戲、辯論、合作解決問題等各種形式的學習交往活動,可以學會理清和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聆聽和理解別人的看法,從而活躍思維,拓寬思路,激發靈感。小組合作學習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公務員之家

五、權力和自由

權力和自由是指學生擁有自我調控、自我接納的權力;擁有選擇和自治的自由。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充分的權力和自由,使學生不再將學習視為一種負擔,認識到不是家長要他學、教師要他學,而是自己要學,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自己可以對學習進行調控,才能使教與學更好地配合起來。(1)教師與學生一起制定課堂紀律和規則。(2)讓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的機會。(3)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各種學習活動。例如:有些內容讓學生上臺講解;合作學習;同伴輔導;相互討論等等。(4)對學習效果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5)減少教師課堂活動量,相應增加學生自學和思考、讀書和質疑、討論和交流、練習和操作等方面的時間。

總之,在課堂里的教師和學生,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只有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領導行為,影響課堂的心理氣氛,通過運用民主性、分享性、合作性、建構性和批判反思性的策略,把握好教學設計與課堂學生狀況的互動關系,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創造一個富有建設性的師生共同學習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