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德育工作開展
時間:2022-10-19 04:49:06
導語:學前教育專業德育工作開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專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幼兒教育者,其綜合素質的高低影響到了幼兒教育的成效,因此在中專學前教育專業,狠抓德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德育工作;開展策略
當前,由于普通高中和高校的擴招,導致中專的整體生源素質有所下降。中專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面向幼兒園的教育者,育兒任務艱巨,必須要德育素質過硬。因此,優化開展中專學前教育專業德育工作,十分關鍵。為此,本文將從提升課程體系建設效度,將德育融入于專業教育的框架之內、德育必須提升應對性,出臺具備可操作性的實施方案、秉持純樸、真摯的情感,以情化人、運用榜樣示范的力量優化德育效果、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養成,科學處理師生關系這幾個方面展開研究,以供參考。
一、提升課程體系建設效度,將德育融入于專業教育的框架之內
從中職院校所應奉行的人才培養目標來看,其在于為社會以及企業提供具備專業化技術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而對于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而言,學生不僅應當具備較高的職業技能水準,同時亦應當兼具較高的職業素養。審視國內各地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能夠看出,多數院校對專業教育表現出較高的關注度,而未能給予職業素養教育以同等的重視,這是需要國內中職院校加以完善和改變的地方。原因在于,學前專業的學生在就業后不僅擔負著知識傳遞的任務,同時亦要向幼兒進行正確的價值觀灌輸。這便要求每一個中職院校要注重提升學前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效度,從而能夠有效地將德育內容融入于專業教育的框架之內,從而讓每一個本專業的畢業生能夠成為兼具較高職業素養以及專業技術水平的現代人力資源。我國已經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為我們培養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在立德樹人的基礎上不斷豐富自己,發展自己。特別是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而言,更應該以培養道德高尚的社會主義未來的建設者為己任。因此,在實踐中不僅要重視教師專業技能的傳授,同時更要注重引導學生形成明確的職業認知,建立起科學的職業道德觀。德育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起到一種滲透的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職業態度,因此必須得到重視。厚德載物,天道酬勤。德育在中專學前教育專業中并不是可有可無的,相反,它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
二、德育必須提升應對性,出臺具備可操作性的實施方案
在實際教學中,德育工作并不是沒有開展,但是多數情況下是比較流于形式的,學生接受起來也存在一定的應付心理。其實,這樣的德育不僅是無效的,甚至還會影響到學生對于德育工作的接受興趣。為此,中職教師在推進德育教育融入于專業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年齡特質以及心理活動規律的把握,同時還要充分顧及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如此方才可以確保所開展的德育內容具備應對性和指向性,使德育工作真正收獲成效。如若不然,則將導致德育教育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只有空洞的說教,而無法實現對學生價值觀的重塑。同時,中職院校教師還應當從自身的德育水準入手,積極提升自身的師德水平,以便能夠通過自身規范、得體的言行舉止,實現對學生價值觀的無聲浸染,這是每一個中職院校教師所應當引起注意和重視的要點。
三、秉持純樸、真摯的情感,以情化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柔軟、脆弱的一面,真摯質樸的情感,對于學生的情感熏陶和德育培養有關鍵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秉持著淳樸、真摯的情感,要深入了解學生生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學生心靈中存在的問題,與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營造一種和諧、平等的氣氛,觸發學生意識覺醒。中專學前教育專業都是女生,她們情感細膩,心思縝密,她們對于教師的情感有著非常敏銳的捕捉,教師有著淳樸真摯的情感,以情化人,以情感人,讓學生感受到濃厚的情感的力量,學生才能樹立健康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在幼兒教育事業中發光發熱。
四、運用榜樣示范的力量優化德育效果
榜樣示范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尤其是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趨于形成階段的中專生而言,給他們樹立榜樣,能夠產生更好地德育效果。所謂“身教重于言教”就是這個道理。為此,我們應該以正面人物的優良品質、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受教育者品德。這種方法的特點在于它是通過榜樣的言行,把高深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具體化、人格化,使學生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范例中得到啟迪,提高品德認識,形成正確的觀點、信念,增強學習的自覺性。
五、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養成,科學處理師生關系
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授課教師應當意識到的是,時代的變遷以及社會的變化,意味著教師自身應當積極致力于教學理念、教學觀念的創新與革新,積極探索全新的現代教學方法,唯有如此,方才可以讓自身的授課風格得到學生的喜愛和認同,同時,考慮到中職學生社會閱歷較淺、成長環境較為優越,因此通常其內心較為敏感、脆弱,這種情況便要求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養成,科學處理師生關系,使學生逐漸成為心智健全的個體,同時亦能夠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和信賴感,敢于向教師敞開心扉,將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向教師求解,由此將確保教師所開展的德育工作收到更為理想的成效。
六、結語
以上,我們隊中專學前教育專業的德育工作開展進行了研究。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應當注重德育課的重要教學地位,同時,任課教師亦應當致力于教學方式的積極探索,以便通過對德育教育效度的增進,來達成對學生實現職業素養科學養成的目的,如此方才可以讓學生形成健全的心智,進而為其成材和就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巫淑鳳.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索[J].中國科技博覽,2014(9).
[2]何艷琳,何忠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德育課程的師生角色互換教學初探[J].
作者:張娜 單位:邢臺技師學院
- 上一篇:黨的黨員工作調研報告
- 下一篇: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