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前教育特色課程開發與實施

時間:2022-10-16 09:58:17

導語:高職學前教育特色課程開發與實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學前教育特色課程開發與實施

摘要:隨著高職高專課程建設與改革的不斷推進,特色課程建設的概念日益走進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視野,如何開發和利用好本土化課程資源,如何在專業課程建設中挖掘思政元素,體現課程育人的功能,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尤其對于民族地區的高職教育,既有培養人才的責任,同時也肩負著傳承民族文化、服務地方經濟文化事業的社會擔當?;诖耍瑑让晒佩a林郭勒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進行了基于蒙古族文化的特色課程開發與建設,并推廣實施于實踐教學中,對推動當地的幼兒園特色建設及培養學前教育專業人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特色課程;文化傳承

一、基于蒙古族文化的高職學前專業特色課程資源開發的意義

1.弘揚蒙古族傳統文化。學校教育是文化保存、傳遞的主要渠道,任何民族都希望把本民族的獨特文化傳承下去,蒙古族也不例外。幼兒園是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對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培養幼兒園師資的高職院校,既要培養蒙古族學生學習主流文化,適應現代生活;同時又要培養更多的蒙古族學生,甚至是在內蒙古工作生活的漢族學生,積極學習蒙古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語言文字,擔負起保護、挖掘、傳承、發揚蒙古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責任。2.保護地域性民族文化。內蒙古地區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蒙古族部落,由于長期的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的不同造就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特別是蒙古族民間藝術,大多是以非正規形式傳播。如果我們不刻意挖掘、保留和揚棄蒙古族民間藝術資源,那么蒙其中某些可貴的內容很可能面臨著消亡、滅絕、失傳的危險。地方高職院校,除了承擔教書育人的責任,更兼具服務社會,承擔地域性文化傳承和保護的義務。3.豐富幼兒園課程內容,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建設。蒙古族傳統藝術博大精深,能被教師有效利用的不計其數。高職院校要注重吸納民族民間藝術瑰寶,開發具有民族特色和本土特色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和教學資源,以合理的方式納入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民族情感,凸顯專業特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滿足孩子成長的需求,并且深化幼兒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萌發熱愛本民族的情感。

二、基于蒙古族文化的高職學前專業特色課程資源的開發及實施

1.學前教育專業蒙漢雙語《蒙古族傳統文化》公共選修課的開發與實施。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團隊在前期對錫林郭勒地區及周邊的22所幼兒園進行調研,其中包括錫林浩特市幼兒園、錫林浩特市蒙古幼兒園、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附屬幼兒園、西烏旗幼兒園、藍旗幼兒園等12所公立幼兒園和博苑幼兒園、紅、黃、藍雙語幼兒園等10所成立時間較長、頗具規模的私立幼兒園。調研普遍認為,在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學校,尤其是從幼兒園教育開始,應該適當開設一些民族文化特色課程。這不僅可以促進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也可以加大不同民族之間文化上的認同與理解,對于多民族國家平等民族關系的鞏固也是有巨大幫助的。鑒于此,在高職學前專業開設特色課程,培養具備民族文化的專業幼教人才就是非常必要的了。針對調研情況,課程團隊組織精干的專業人才,著手編寫蒙漢雙語的《蒙古族傳統文化》公共選修課教材,內容涵蓋蒙古族生活文化、禮儀文化、文藝文化、技藝文化、信仰文化、節日文化等,著力傳播優秀的民族文化。并經學院教務處同意,在師范學院開設了《蒙古族傳統文化》32學時的公選課,選修課開設面向的不僅是蒙古語授課的學生,還要大量的漢語授課學生,這對民族地區學前師資培養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課程團隊在開設公選課的基礎上,多方收集資料,豐富課程資源建設,整理出系列的音頻、視頻、電子文本資料,諸如:蒙古族的民間故事集:包括神話故事、生活故事、動物故事、諷刺故事、寓言故事等,收納了《馬頭琴的故事》、《巴拉跟倉的故事》、《巴林摔跤手》、《仙人瀑》、《尋覓第三個智慧者》、《烏林庫溫》、《雄鷹與山丹》、《母羚羊和灰狼的故事》、《一匹白母馬》、《小駱駝的遭遇》、《英雄當德巴特爾》《杭希努爾小姑娘、狐貍和天鵝》、《智慧鳥》、《白銀蛇河》等等。這些文學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豐富的思想內涵,更主要的是其廣泛流傳,深得蒙古族的喜愛,是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極好素材。再如:將蒙古族的傳統節日、禮儀習俗和禁忌、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引入到公選課教學中,并整理出系列豐富多彩、活靈活現的圖片資料、視頻資料,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蒙古族文化,自覺地擔負起繼承和發揚蒙古族的優良傳統的社會責任。2.學前教育專業院園合作,開發實施“蒙古族民間美術特色課程”。第一,蒙古族民間美術課程開發的意義:蒙古族民間美術的內涵包括蒙古族民間刺繡、民間剪紙、蒙古族服飾、氈帳藝術、蒙古族民間雕刻、蒙古族喜愛的顏色及圖案。蒙古族民間美術是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百科全書,它們長期供給蒙古族人民群眾多方面的知識,比如民間美術的生產工藝、材料運用、色彩運用,都有它的科學性,從古代巖畫中可以了解到天文、氣象的知識,從中也了解到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的方法。蒙古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矛盾過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點、體現本民族智慧的文化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得蒙古族得以發展壯大并創造輝煌。挖掘、弘揚蒙古族的民族精神符合高職課程思政建設的要求。因此,地處內蒙古地區的高職教育有必要挖掘蒙古族民間美術教育資源來豐富學前專業的課程體系,凝練學前專業的辦學特色,培養一批具有民族情感、能推動民族幼教事業發展的師資力量。第二,蒙古族民間美術課程在校內外的實施: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團隊積極吸納行業的名師,會同合作的幼兒園一同進行基于蒙古族文化的幼兒園特色實踐課程——《蒙古族民間美術》課程的開發,并利用校內集中實訓的機會,成功舉辦了“2016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蒙古族民間美術手工作品展”,邀請合作幼兒園的部分老師、幼兒、家長代表參觀,受到來賓的好評,也得到孩子的喜愛。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學前教育專業民間藝術工作坊,通過工作坊的活動,為學生創設了一定的環境,提供了一定的操作材料,激發了學生進行蒙古族民間美術創作的興趣。學前教育專業《蒙古族民間美術》特色課程經過兩輪的建設,日漸成熟,課程團隊編寫了課程大綱,豐富了課程內容,細化了實訓項目和考評細則,并在校內建設的基礎上,積極進行院園合作,推廣實踐于幼兒園的教學中,尤其是學院附屬幼兒園,作為學前專業學生的校外實訓基地,在此項工作中積極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該園營造了濃厚的蒙古族文化環境,將蒙古族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中,經過精心設計的幼兒園因此充滿了濃郁蒙古風情,讓幼兒在幼兒園能隨時隨地感受蒙古族文化。幼兒園的走廊、過道、樓梯、窗、墻都進行了富有蒙古族特色的裝飾,體現了蒙古族文化底蘊。活動室的墻壁上掛有成吉思汗像、蒙古族服飾、馬鞍,墻角線用蒙古族的圖案勾勒。幼兒的桌子凳子上都畫有蒙古族圖案,幼兒臥室的小床也用蒙古族圖案裝飾著。總之園所的幼兒目光可以投射到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濃郁的蒙古風情。在幼兒活動區也投放了蒙古包等可供幼兒操作的材料。該園對蒙古族民間美術課程資源的利用注重情境化、生活化,與幼兒的一日生活緊密結合,大膽探索多樣化的活動組織形式,使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讓幼兒在生活中、在游戲中學習了蒙古族民間美術。逐漸彰顯出學院附屬幼兒園的辦園特色,為本地區同類幼兒園的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也為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供了學習和實訓實習的機會。第三,蒙古族民間美術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課程團隊盡管積極吸納行業的專家和幼兒園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參與其中,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難:諸如: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存在部分教師課程資源開發能力欠缺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對課程資源、蒙古族民間美術課程資源概念理解不透徹,對蒙古族民間美術認識不足,不能做到主動探索蒙古族民間美術中豐富的課程資源;諸如存在部分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缺乏蒙古族文化素養的問題,由于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少數民族的文化不同程度的存在被異化或湮沒的狀態。蒙古族文化也不例外,了解蒙古族文化的外族人越來越少,甚至蒙古族本民族的人了解蒙古族文化的人也越來越少。這就更引發了我們作為民族地區教育工作者深層次的思考,我們是師范院校,承擔著教育者的教育,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擔負起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席靜,蔡淑蘭.從民族文化的視角看蒙古族幼兒園課程內容及其選擇[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12).

[2]李素梅.基于蒙古族兒童民間游戲的幼兒園游戲課程開發[D].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

[3]邢利婭,鮑艷輝.內蒙古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中凸顯民族性、地域性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8(5).

[4]俸付蘭.開發地方民族特色拓展課程資源[J].幼教研究,2006(6).

[5]石翠紅.蒙古族幼兒教育與民族文化的傳承[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

[6]王國超.關于民族地區幼兒教育課程資源開發的思考[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

[7]宋生濤.我國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地方課程特征與功能[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6(11).

[8]趙海燕,楊曉萍.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兒童發展價值闡釋[J].教育探索,2012(12).

作者:路樹萍 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