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下現代遠程教育管理研究

時間:2022-10-16 10:00:54

導語:互聯網思維下現代遠程教育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思維下現代遠程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現代遠程教育作為“互聯網+教育”的一種方式,應當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教育的本質屬性為基本特征,以互聯網為教育教學的實施手段。本文針對現代遠程教育教與學“時空分離”的特性,適應學習者碎片化、自主學習的需要,突出互聯網思維優勢,探索出八個現代遠程教育管理要素,以構成完整的現代遠程教育體系,并結合管理學理論,分析現代遠程教育管理要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互聯網;現代遠程教育;管理要素

一、互聯網思維優勢

在黨的報告中,八次提到互聯網,強調互聯網建設、網絡強國、網絡強軍、網絡教育、網絡安全及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等互聯網思維內容。當互聯網成為這個時代的基礎設施,它是最大的變量,也是最大的增量,充分發揮互聯網思維優勢,有利于淡化線上線下的概念邊界,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促進發展現代遠程教育管理新模式。1.信息獲取更便捷。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來自手機、計算機、網絡等。互聯網的發展,讓信息的傳遞量變大,信息內容更加多樣,傳遞速度極快,不受地域阻隔,真正實現了“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夢想?,F代遠程教育正是利用互聯網的高速便捷,將豐富充實的教學資源傳遞傳授給需要學習的受教育者。2.不斷提升參與感。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促進構成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結構,隨之人的欲望和需求不斷被放大,存在感被進一步激勵,人們的參與感應然而生?,F代遠程教育充分考慮學習者的表達欲望和需求,利用網絡學習平臺開展學習交流和討論,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3.體現大數據思維。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讓數據的搜集和獲取更加便捷,運用數據分析、預測、判斷對于提升網絡資源利用率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大數據思維為促使現代遠程教育建立完整、全面的教育數據庫,并據此展開多維、深層的教學分析,以便為受教育者提供個性化的教育環境。

二、現代遠程教育管理要素分析

在《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文件中,國家要求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立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推進教育治理方式變革,實現管理精準化和決策科學化。因此,現代遠程教育必須針對教與學“時空分離”的特性,適應學習者“碎片化”、自主學習的需要,具備與普通學校教育不同的基本管理要素,以構成完整的現代遠程教育體系。1.組織系統?,F代遠程教育面向的是廣大社會成員,特別是邊遠地區和農村居民,在教學活動中教育者與學習者是相對分離的,這就要求遠程教育覆蓋到哪里,現代遠程教育系統就必須建到哪里。只有在這樣的組織系統下,教育者才可以有效地指導學習者如何學習、提供及時的學習指導和幫助;教育資源才能輸送到學習者身邊,學習者才能夠及時獲得線下的學習支持服務。2.網絡課程。在知識的系統設計基礎上,將“碎片式”的知識點組織起來,按照“資源即教學”的理念,將教學過程設計在網絡課程資源中,形成以教學元為基本單位,資源與完整教學過程融為一體的網絡課程。借助多種媒體技術的優勢,多樣化呈現學習內容,使學習資源符合在職人員碎片學習、個性學習、靈活學習的特點和需要,調動學習者自主學習、自覺學習的積極性。將諸多網絡課程根據培養目標和知識體系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建設標準,利用云計算、智能學習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形成云資源、服務云學習。3.教學平臺。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現代遠程教育提供了先進的教育手段和技術平臺,為學習者創建了新的教學環境。開發和建設技術先進、功能完備、使用方便的教學平臺,實現自主選擇學習資源、注冊、學習、測試、在線交流、課程評價、虛擬實驗、虛擬課堂、學習社區和學習者管理等相關支持服務功能,建立連接教師和學生、連接學生和學生的“云班課”。4.教學模式。學習者多樣性的學習方式,決定了遠程教育必須采取多種教學模式。知識通過技術來傳授,既不可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也不可能具有“普適性”,要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提供不同的教育[3]?,F代遠程教育只能選擇基于多種媒體進行教學(包括面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即融“網上學習、線上交互、在線服務、返校體驗”為一體的教學模式。5.在線服務?,F代遠程教育系統中教育者和學習者需要通過雙向通信實現教與學行為的聯系、互動和整合[4],全天候響應的在線服務為學習者提供在線答疑、信息推送、信息反饋、實時交流及其他幫助和服務;支持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習者提供有針對性地指導和幫助,實現教與學的有效交互;在聯系和交互中,不斷解決問題,匯集資源,產生新的知識,豐富服務的內容,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和質量。6.返校體驗。為學習者體驗校園學習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基本條件,學習者在校期間,通過參加不同層次的學術報告、專題講座、技能競賽等教育教學活動,進一步提高綜合素質,接受大學文化的熏陶,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獲得新的知識。返校體驗是現代遠程教育的重要學習環節,是遠程教育手段的必要補充,以豐富教育活動的形式和內容。7.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建立線上線下為一體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對學習者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以“通關式”學習取代終結性考試,既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又注重學習效果的評價。建立以專家評估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學督導委員會、考試委員會等為主體的質量評價與保證組織體系。建立教育質量評估制度,年度質量報告,引進和接受社會評價和監督。8.實行學分銀行和學習成果認證制度。為學習者設立終身學習賬戶,學習者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的有效學習成果,都可獲得相應的學分。學習者獲得的各類學習成果,經認定后轉換為相應的學分。學分累積到一定程度,達到相應標準,即可申請獲取相應的證書。通過建立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實現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逐步建立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的終身學習“立交橋”,滿足個人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

三、現代遠程教育管理要素在管理學中的實踐價值

管理工作的過程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連續進行的活動所構成的,主要包括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它們被稱為管理的基本要素,既是實現組織目標的手段,也是管理原則、管理方法的具體體現。[5]在上述分析的現代遠程教育管理要素中,不難看出,組織系統、網絡課程和教學平臺三個要素可以被認為是現代遠程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組織要素,是現代遠程教育發揮管理功能、達到管理目標的工具,主要體現現代遠程教育對組織架構和資源的合理設計與配置;教學模式、在線服務和返校體驗三個要素可以被認為是現代遠程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領導要素,為了實現現代遠程教育的目標,運用法定權力、規章制度和自身影響力等,妥善處理好各種關系,形成合力,團結一致的開展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活動;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是現代遠程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控制要素,目的在于指出現代遠程教育過程中的缺點和錯誤,以便加以糾正避免重犯,增強現代遠程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體現了管理風險意識;推廣實行學分銀行和學習成果認證制度則是現代遠程教育管理的創新,而這一管理創新正是互聯網思維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全新產物。

[參考文獻]

[1]百度知道[DB/OL].[2]黃正明.遠程教育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3]王一兵,等.開放大學的改革與發展:反思與展望[J].開放教育研究,2016(02).

[4]吳建玲.現代遠程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09(12).

[5]孔令軍.管理學基礎[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劉捷 單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