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分析
時間:2022-11-27 11:03:01
導語: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育一直是國家向前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關系國運興衰的基本條件,因此,探究教育事業發展,是實現“科教興國”目標的必然途徑。鑒于此,文章將以農村地區的學前教育為例,試分析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困境與出路,望文中觀點,對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有些許參考價值。
【關鍵詞】學前教育;困境;出路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將近占據全國人口總數的一半,而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開展,國家逐漸意識到城市與農村教育發展水平上的差距,故而,開始將重心向農村教育事業,尤其是基礎薄弱的學前教育,更是給予了高度重視,但由于諸多原因阻礙,使得農村學前教育一直是國家教育體系的“短板”,因此,如何做好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將是值得我們深思且繼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1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意義
國家的發展在于人才,人才的培養在于教育,而教育的優劣在于是否有良好的開端。從微觀角度而言,處于學前階段的兒童,正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中,他們有很多的發展方向,且外界因素對其影響較大,因此,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而在這一時期,有目的的、科學的引導兒童接受學前教育,將對其智力發展、體能鍛煉、品德樹立等具有很大的幫助。從宏觀角度而言,大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可以讓農村適齡兒童,盡早的進入學習階段,能接受到正確的知識引導,并且,在今后的學習生涯中,會縮小與城市同齡兒童之間的知識差距,保證他們在同一起跑線上,從而在進入社會后,能迅速成為對國家、社會發展有用的人才,為實現民族復興,貢獻更多的力量。
2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困境
2.1家長觀念落后。在很多的農村地區,由于歷史遺留問題,使得部分學生家長,對于孩子是否要盡早的接受教育,持否定態度,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兩點,一點是孩子家長自身為接受過多教育,且過早的進入社會,因此,他們固執的認為,讓孩子接受學前教育,未必會使孩子成才,另一點是很多農村家庭,在經濟上無法承擔孩子的這部分費用,一些孩子屬于留守兒童,由隔代的長輩照看,而這些長者也對接受學前教育持否定態度,認為學前教育只是讓孩子在幼兒園玩,并無實際教育意義,種種原因,最終使得很多農村兒童錯過了接受啟蒙教育的最好時機。2.2教學設施落后。農村的經濟條件較差,從而導致了幼兒園的教學設施跟不上時展的步伐。現階段,多數的農村學前教育機構,都屬于民辦機構,這些機構普遍存在辦學經費短缺情況,使的教學設施相對落后。如戶外活動場地較小,戶外玩樂設施短缺,餐飲條件不夠衛生,桌、椅、板凳、玩具不符合標準,午睡室、衛生間等必備設施不足。2.3師資力量落后。教師是教育活動開展的引路人,而農村的地區由于收地理因素限制,從而導致經濟發展較差,因此,很多教師雖然有從教之心,但苦于條件限制,因此,紛紛選擇領投塔路?,F階段,在職的教師,年齡偏大,且教學理念無法跟上時展,而一些剛剛從事學前工作的教師,又不想去農村支援建設,導致農村的師資一直處于不足的狀態,且教育理念得不到及時的更新。2.4資金不足、管理落后。資金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問題,據相關調查顯示,學前教育在我國公共教育事業上的資金占比僅為1.3%,而這部分經費大多數都用于城市與鄉鎮,農村地區的份額很少,另外,對于學前教育的管理,各級政府都是從宏觀角度思考,缺乏針對性、細節化制度,促使學前教育的管理受限。
3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出路
3.1加大宣傳力度,扭轉家長思想。家長思想的轉變,無疑是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基礎。而如何扭轉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呢?筆者認為,應從宣傳入手,宣傳的目的并非廣而告之,而是要讓家長發自內心的理解學前教育對于孩子德智體美發展的教育意義。可由幼兒教師組織宣傳隊伍,對每一個有適齡兒童的家庭上門宣傳,講解學前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并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如有必要,可帶領家長參觀本幼兒園的教學方式,從而促使家長支持孩子入園。3.2加快教學設施更新。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性質的幼兒機構,都必須重視教學設施的更新,只有優質的教學設施配套,才能培養能力更為出眾的學生,這是一種良性的循環,因此,作為幼兒園的院長應給予高度的重視,并籌集資金改善園區環境、更換不達標準的設備,而資金的來源,除了可從政府機構申請,也可與社會愛心組織、企業進行洽談,尋求社會力量的支持。3.3擴建師資隊伍。師資隊伍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保障,因此,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十分重要。其一,可由政府出面,對于支援本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的教師提高薪金待遇,另外,在編制上,若無編制,可在工作一定年限后,給予編制,對于已有編制的教師,可提高其職稱,以此,在保留原有師資的基礎上,引入新的師資力量。3.4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教學管理。充足資金是教育工作開展的保障,因此,政府應發揮其主導力量,其一,能夠由公共財政、社會力量捐助以及家庭承擔在合理的比例下,共同負擔學前教育資金需求;其二,創新政府與社會力量的合作機制,吸引社會力量對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的投資。另外,要針對不同地區,因地制宜的制定策略,實現針對性、細節化管理,從而保障學前教育事業有條不紊的開展。
4結束語
綜上,誠然現階段,我國在農村的學前教育事業開展上,進展較為緩慢,但筆者相信,只要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及在職教師能充分認識到,當前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受阻的原因,并堅持以政府政策為指導,努力克服,未來的農村學前教育事業,一定會突破“短板”,成為國家教育事業的強項。
參考文獻
[1]李紅運.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現狀與對策探討[J].學周刊,2018(13):41-42.
[2]王芳.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及優化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5):258.
作者:董新華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 上一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課程研究
- 下一篇: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堂教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