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小學化危害及解決策略
時間:2022-02-18 11:15:25
導語:學前教育小學化危害及解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前教育“小學化”是長期被大家關注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難題。學前教育“小學化”存在抑制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扼制幼小銜接有序進行,阻礙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危害。它因幼兒家長提出需求,幼兒教師推波助瀾,幼兒園提供環境等原因而形成。因此,應該通過改變家長教育觀念,提高幼兒教師專業性,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管與引導來解決學前教育“小學化”這一難題。
關鍵詞:學前教育;“小學化”;危害;成因;解決策略
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全國幼兒園數量急劇增加,同時,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的質量。然而,學前教育“小學化”阻礙了學前教育的發展。學前教育“小學化”是長期被大家關注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難題。2010年,《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防止和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2016年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不得開展任何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018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對于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進一步提高了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治理力度。2019年學前教育宣傳月的主題為“科學做好入園準備”,將宣傳活動作為治理“小學化”的重要舉措。
一、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學前教育“小學化”是反專業的表現?!敖虒W是一個自然有序的過程,需要遵循其規律,‘盈科而后進’。急于求成,盲目推進,不但沒有助益,反而會造成危害?!保?]1.學前教育“小學化”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抑制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幼兒園的幼兒處于前運算階段,以形象記憶為主,思維具體形象,拼音、漢字以及數學的符號對孩子來說比較抽象,難理解。幼兒應以進行直觀的活動和獲取直接經驗為主?!霸诖蠹s6、7歲的時候,兒童智力發展出現了質的變化。兒童有能力構成心理運算———換句話說,他們開始進行系統的推理,用邏輯的方式解決問題,最后放棄自我中心?!保?]進入小學后,幼兒才可以逐步學習拼音、漢字、算數等內容。學習認知的發展呈階段性,孩子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階段該學什么、怎么學習都是有方式方法的,而不是強加于孩子,否則會適得其反。2.學前教育“小學化”擾亂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順序,扼制幼小銜接有序進行。一些幼兒園以幼小銜接的名義提前教授幼兒小學知識,擾亂了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順序。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學習方面的準備,還包括社會性方面、生活方面的準備。真正的幼小銜接不是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而是為幼兒上小學做好身心全面發展的準備。有些幼兒園沒有按照教學活動的安排,越俎代庖,將一年級的教學活動提前到幼兒園進行,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使幼兒容易以錯誤的形式學習表層的知識,導致一年級老師叫苦連天:他們很難糾正幼兒的握筆習慣、寫字的筆畫筆順、拼音的拼讀,以及他們在幼兒園養成的不良學習習慣。3.學前教育“小學化”阻礙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學前教育階段是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交往能力、生活習慣的重要時期,為幼兒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反之,在學前教育階段不重視這些良好品質的培養,而是注重知識的灌輸,后期的教育則難以培養出人才?!皩W前教育‘小學化’是基礎教育品質惡化的一個表現”[3],“給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帶來不僅是現實的、也是長遠的危害”[4]。學前教育的病態發展勢必會導致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畸形。
二、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成因分析
盡管教育部多次提出要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嚴禁學前教育“小學化”,有關專家學者長期以來也一直呼吁去學前教育“小學化”,但為何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卻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呢?1.幼兒家長提出需求。有些家長雖然了解一些科學的育兒知識,但是由于內心焦慮,為了讓自己的子女“贏在起跑線上”,再三挑選能讓孩子學到更多文化知識的幼兒園,希望幼兒園教給小朋友的文化知識多多益善。家長一味地給孩子灌輸知識,卻忽視了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往往給孩子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滋生消極對待學習的態度。有些家長則是教育觀念落后,對幼兒教育知識知之甚少,尤其是落后地區的家長,他們認為上幼兒園本就應該讓孩子多學些文化知識,而不是讓孩子去幼兒園玩,幼兒在幼兒園中游戲是不務正業。家長們急功近利,注重見效快、面兒上的知識,忽視給幼兒積蓄如良好的學習品質、交往能力、生活習慣等有利于后繼學習的能量。2.幼兒教師推波助瀾。幼兒教師從某種意義上被認為是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幫兇”。一部分教師是出于無奈,為了完成工作任務。許多剛入職的幼兒園教師認為幼兒園實際與自己所學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有很大出入,“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理念與“幼兒園以教學為基本活動”的現實存在很大差距,但是由于受幼兒園環境的影響,受領導的安排,諸多教師選擇了妥協;另一部教師由于自身專業素質的限制,對幼兒教育專業一知半解。比如有些幼兒教師是小學轉崗教師,他們把小學的教學方法直接“移植”到幼兒園,忽視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有些教師甚至無證上崗,沒有專業的知識,沒有相關的培訓,憑自身積累的知識和經驗開展幼兒園一日活動,其結果可想而知。3.幼兒園提供現實土壤。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在幼兒教育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便“大張旗鼓”地進行這一反專業的活動,有些幼兒園甚至打出了“幼小銜接班”的招牌。諸多幼兒園打著“以幼兒為本”“一切為了兒童”“為了兒童的一切”的旗號,卻開展壓抑幼兒天性的知識學習。幼兒園中“拼音”“識字”“算數”等課程開展的熱火朝天,并思索著研發、引進更多“先進的”、讓家長趨之若鶩的但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高端課程”。幼兒園缺乏相關法規的約束,以至于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隨波逐流,強有力地“推動”學前教育“小學化”。
三、學前教育“小學化”的解決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幼兒園教育應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驗和體驗,尊重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引導他們在與環境的積極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碧幱谟變簣@與小學階段的兒童具有不盡相同的身心發展特征,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對于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教育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1.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有關部門應積極組織開展家庭教育講座、提供家庭教育咨詢,加強對家長的宣傳與引導,讓家長明白幼兒園時期向幼兒灌輸知識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從幼兒長遠發展考慮,這樣做對幼兒百害而無一利。家長應該靜心教育,靜待花開,明確讓幼兒順利地進行幼小過渡不僅僅要幫助幼兒做好學習方面的準備,還要做好生活方面的準備。其一,在學習方面的準備不是學習內容的超前學習,而是學習品質的培養。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如記憶力、注意力與思維能力;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想象力與創造力;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保持文具和書本整潔的習慣,養成每天堅持閱讀的習慣以及掌握正確的握筆書寫姿勢等。其二,在生活方面的準備包括培養孩子規則意識,如遵守游戲規則、交通規則等;增強孩子責任意識,如每天交給孩子一件事:丟垃圾、擺碗筷、洗襪子等,不斷提高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提高孩子社會交往能力,如分享、自信、合作、移情等能力;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如自己穿衣吃飯、刷牙洗臉、管理玩具等;幫助孩子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引導孩子了解安全常識,如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2.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性。國家應把與幼兒教師相關的法規落到實處,貫徹落實《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基本理念、基本內容、實施建議?!兑庖姟芬蠖喾N途徑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加快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2018年我國學前教育宣傳月的主題為“我是幼兒園教師”,體現了國家對幼兒園教師的重視,為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性有重要意義。幼兒教師也應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用心去了解孩子、研究孩子。首先,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游戲觀、教育觀。尊重兒童,理解兒童,真正做到“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善于從游戲中引導幼兒學習。其次,在活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活動;活動中在觀察的基礎上恰當地引導,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適宜的發展;活動后多總結反思,讓自己在活動后有所提升。最后,堅持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積極參加相關講座、培訓。積極參與活動研討,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組織幼兒園一日活動的能力。讓自己在活動中游刃有余,體會到每一次活動成功的喜悅,進而提高自己的工作熱情和自我成就感。幼兒教師通過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才能用不可替代的專業性得到家長與社會的廣泛認同。3.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管與引導?!锻ㄖ分赋?“各地要認真落實掛牌責任督學制度,把糾正‘小學化’問題作為督導的重要內容,建立定期督導與報告制度。對辦園教學行為不規范、存在‘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要責令限期整改,對問題頻發、社會反映強烈的,實行年檢一票否決,并嚴肅追究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庇嘘P部門應加強對幼兒園辦學的監管和指導,建立健全幼兒園辦學監管評價機制并落到實處。國家應加快學前教育立法,使學前教育有法可依,保障優質幼兒園的權益,嚴懲辦園不規范的幼兒園。在學前教育相關法規的督促下,公立幼兒園去學前教育“小學化”取得了些許成效,但一些私立幼兒園仍以教幼兒學習超前的知識為賣點,存在嚴重的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教育行政部門應引導私立幼兒園規范辦園,建立公立幼兒園幫扶私立幼兒園的機制,減小公立幼兒園與私立幼兒園的差距。廣大的農村幼兒園也因缺少資金、師資不足等原因加劇了“小學化”的問題,因此要加大對農村幼兒園的投入力度,提高農村幼兒園的專業化水平。在落實相關法規、政策時,做到公立幼兒園與私立幼兒園、城市幼兒園與農村幼兒園并重,促進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穩健發展。學前教育應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努力造就健康的幼兒人格,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學前教育應遵循教育的發展規律,做好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讓教學活動平穩、有效過度,保證教學活動有序進行;學前教育者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努力根除學前教育“小學化”這一反專業的現象,促使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艷茹,杜海燕.中外教育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30.
[2]SCHAFFERHR.兒童心理學[M].王莉,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168.
[3]周桂勛,丁海東.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教育哲學批判[J].幼兒教育研究,2017(1):17—21.
[4]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4.
作者:吳斯婷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 上一篇:學前教育產教融合多元評價機制研究
- 下一篇:幼兒課外輔導機構的邏輯及其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