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育模式創新與策略研究
時間:2022-08-26 11:24:52
導語:信息技術教育模式創新與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互聯網+”戰略下,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不斷加深,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各種教育模式創新步伐不斷加快,信息與教育深度融合,對傳統教育模式帶來顛覆性影響,推動教學形式改革和教育模式創新,在原有模式的基礎上向深度耕耘,進一步優化,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各種信息技術教育應用APP,推進翻轉課堂與MOOC在線教學,為學習者和教育者帶來更為廣闊的應用展示空間和舒適高效的應用體驗,提升教學效率,增強教育效果。
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平臺,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科技工具?;ヂ摼W應用越來越廣泛,基于互聯網的各種應用創新越來越多,人類快速進入了“互聯網+”時代?;ヂ摼W與現代教育融合越來越緊密,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也推動了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變革。信息技術教育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育的應用技術,也是現代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創新方式。
1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持續創新,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教育領域中普及,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對傳統教育模式帶來顛覆性影響,推動教學形式改革和教育模式創新。1.1不斷改進傳統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信息技術教育在我國已經有一段歷史,過去人們應用信息技術更多的是多媒體輔助教育,利用辦公軟件制作PPT、flash動畫課件,這是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最初應用,代替傳統的黑板加粉筆式的結構模式,使信息呈現方式有了重大突破,課堂容量大大增加,課堂效率大為提升。教師在課堂上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直觀的學習內容,學生能夠得到更為強烈的學習體驗,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增加了教師與學生進行信息交流和思想情感互動的時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隨著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突破,該模式的應用支持越來越先進,在多媒體制作、內容、呈現方式優化方面不斷創新,制作和播放更加簡潔高效,內容呈現更加豐富多彩,帶給學生更加直觀的視聽體驗。同時,通過制作軟件,讓每一個教師都能輕輕松松地制作更多豐富多彩的PPT和flash文件,突破制約教師應用技術難題,讓技術更好地適應人,簡化教師應用技術。1.2新信息技術形式在教育中的應用。1.2.1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移動無線通信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這是通信技術領域的創新和突破,4G技術已經完全普及,5G將很快展開大規模商用。該技術不僅帶來了通信技術的革命性發展,解決了傳統通訊方式的限制難題,也進一步推動教育創新,以無線通信技術與教育融合,方便教育資源傳輸,將更多的教育資源輸送到偏遠地方,讓學生得到更多教師的指導,解決資源和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實現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同時,移動無線通信技術能夠讓教育突破空間限制,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能夠隨時隨地學習;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不再受時間限制,學生隨時向教師請教問題,不必再進行面對面交流;讓終身學習成為一種可能,借助于4G技術和即將商用的5G技術,每一個人借助手機終端以及其他移動通信終端進行移動學習,使學習變得越來越方便,人人皆可為師,真正讓“三人行必有吾師”。1.2.2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是當前最熱門的技術,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教育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大數據技術能夠及時準確連續地分析教學和學習情況,感知學生學習需求、效果和變化,掌握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參與互動熱情、環境影響等內容,通過更多的詳細數據信息分析,準確把控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依照基本的接受認知規律改進教學。通過云計算能夠將學習者、教育者、學習資源、各種應用服務和工具等更好地連接起來,以此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構筑一個更加完善的教育生態系統,對教育者、學習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實現資源最佳配置。1.2.3人工智能和VR技術。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突破,VR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通過VR技術能夠模擬更為直觀的學習空間,真正強化學生認知和體驗,讓抽象知識鏈接變成學生的直接體驗,將各種步驟、程序、模式成熟變成學生的直接經驗,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習效率,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強大的3D引擎和物理引擎為學生創設更加直觀逼真的模擬應用場景,讓知識在更具體的情境中展示,讓學生感知知識的產生過程和應用情境,真正培養學生的應用和實踐能力。人工智能技術是當前最熱門的技術,能夠對學生、教師以及學習資源進行智能化配置,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讓學生和學習資源更好對接;有利于構建更多的智慧課堂、智慧校園,讓學生智慧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信息技術的創新和發展為教育發展帶來了更好的技術支持,信息技術教育融合的步伐越來越快,信息技術教育成為推動我國教育改革和教育創新最重要的技術動力支持。
2“互聯網+”戰略下信息技術教育的模式創新與推動策略
2.1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教育能夠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育,實現技術與教育方式、教學理念、教育主體的全面融合。信息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技術工具,教育是在教育思想理念指導下理論感知和實踐技能強化以及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實現知識、能力、思想情感交流切磋,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讓教師更好地教導,使師生緊密配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保證教學效果。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使信息技術融入教育生態系統中,成為教育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元素,而不是生硬地粘貼在教育系統上。提起信息技術教育,更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一種技術、一種手段,是一種制作PPT課件或者給學生帶來直觀感受的flash動畫。其實這只是一種承載方式,是人們對信息技術教育的初級認識,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借助于信息技術更好地推動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轉變,讓學生不再成為被動的接受者,讓教師真正成為推動學生學習的全服務者、支持者和促進者,從而提高課堂效率。2.2依照學生實際和教育規律制作學習APP。“互聯網+”戰略下,信息技術教育創新越來越快,基于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應用的各種APP不斷推陳出新,最常見的是QQ、微信、淘寶、支付寶等基于網絡或者手機終端的各種應用,這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APP?,F階段,信息技術教育應更加開放、先進,基于教育和信息技術應用的學習APP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成為推動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推動教育開放和融合。學校與教育研究機構和信息技術研發部門進行深入合作,開發出適宜學生學習的各種APP,不僅能夠讓學生操作更為簡單,而且真正把學習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學習。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中的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等對知識、資源、方式、過程進行更好地優化和整合,對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集中篩選,并給出針對性的指導策略;實現人機互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者、評價者,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價值和作用,對學生學習進行全方位指導評價和輔助。比如,英語流利說APP,學生需要掌握英語詞匯、短語、句式,APP給學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學習認知、聽讀訓練、實踐模擬等應用場景,讓學生快速記住單詞,矯正發音,練習聽力,模仿語境,實現人機對話,還能對學生口語表達進行打分,讓學生隨時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發現不足,看到進步和成績,不斷激發學生的挑戰欲望和學習興趣。很多學生可以借助基于互聯網的洋蔥教學APP進行自主學習,并能做相應應用練習;該APP能結合學生實際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智能化整理,快速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2.3翻轉課堂與MOOC在線教學。在“互聯網+”戰略下,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優勢,融入現代教育發展理念,構建全新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鍛煉,師生能夠更好地互動和交流,實現課堂教學與課前預習有效統一,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融合,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指導,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大幅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保證課堂教學效果。慕課在線成是現階段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前充分預習,在課堂上更為積極有效地互動,真正以學生為中心,以互動為主題,使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實踐和鍛煉機會。翻轉課堂也是當前主流的教學創新改革模式,在互聯網平臺的基礎上,因材施教,轉變教學方式;學生完全依托自己的步驟學習,重新建構學習過程,在家依托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教育支持完成知識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答疑解難,運用知識組織實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生在課前已經充分預習,基本知識、重點知識得到很好強化,課堂上與教師進行有目的地互動和交流,課堂教學針對性更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得到更大限度強化,真正實現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
3結語
在“互聯網+”戰略下,信息技術教育應用更加廣泛,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時間、空間、內容和方式等諸多方面限制。以互聯網為平臺,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對課堂教學進行解構和創新,實現更多形式的教學模式改革和教育創新。教師更了解學生,學生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學習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引導,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能夠培養更加全面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沈漢達,翁昊年,鄭燕琦,等.基于信息技術創新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模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35).
[2]王茜.基于MOOC理念的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4).
作者:葛世鑫 單位:臨汾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育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探討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