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行為的改進

時間:2022-12-25 08:42:10

導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行為的改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行為的改進

摘要:自從2010年以來,中國前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教學政策,要求給每位學生全面的發展提供“適合的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是非常實用的課程,由于每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向他們提供“適合的教育”就十分重要了。本文從現象描述、問題診斷和教學對策等方面闡述了我的觀點。

關鍵詞:適合的教育;信息技術;教學行為

一、在信息技術課程中不利于學生的教學現象

(一)信息技術課程不受教師的重視。眾所周知,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副課,在大家的潛意識當中,只要是副課,那課程的重要性是遠比不上主課的,因此信息技術課程便顯得可有可無了。在實際的教育過程當中,相信很多信息技術教師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信息課上總是會出現學生缺三少兩的情況,一詢問原因,就是被主課老師留在教室里補作業了。久而久之,會令學生改變對這門課程的看法,從一開始對信息課的極感興趣到慢慢地演變成無所謂的態度。(二)學生不重視信息技術課程。小學生對信息課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主要體現在他們認為信息課上可以玩電腦游戲。三四年級的學生在學校雖然是剛接觸電腦,但是由于現在的生活水平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很多學生在上信息技術課之前,早已學會如何使用計算機,再加上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好動、自學能力強,因此,很多學生會在老師不注意的情況之下玩弄他們的小伎倆,比如偷偷玩會系統自帶的小游戲、將輸入法的皮膚設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等等。再加上三四年級的課程內容簡單,即便他們不認真聽講也能夠很快學會,因此,這更加使得他們對該門課程不夠重視。

二、從多角度出發,不斷完善信息課程體系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想讓學生真真正正對的喜歡上信息技術這門課程,還得從課程的自身出發,教師只有不斷尋找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順著學生喜愛的、感興趣的方向去發展,才能夠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喜愛上信息課,而不只是為了一兩個簡單的小游戲。(一)建立完善的課堂制度,促進和諧的課堂建構。俗話書“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學生知道在教室內上課要坐端正、不能講話、認真聽講,但是一到機房,有些人就把這些規矩拋到九霄云外了。有些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經常會在課堂上隨意講話,甚至還會出現在課堂上隨意走動的不良行為習慣。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課課堂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說,不允許攜帶飲料、零食等物品進機房,進出機房要做到輕聲慢步,課堂上要做到不舉手不發言,利用正確的方法進行開關機,離開機房之前要整理好鼠標鍵盤、擺放好椅子等等。每位學生遵守課堂紀律,這是順利上好信息課的前提,因此,在課堂上一旦有學生發生違紀現象,教師一定要及時制止,千萬不能讓學生有“信息課嘛,隨便玩玩的”這種想法。(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有利于信息課的有效教學。雖說信息課是一門十分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但是三年級剛開始接觸信息課的課程卻以理論課偏多,這與學生心想的信息課不太相同,因此,可能課程在設計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這種時候,如何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所帶來的魅力,這就要靠我們教師各顯神通啦!比如,在上《認識計算機》這節課時,教師在授課時應該避開一些計算機的專用術語,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接觸電腦。起初,老師可以告知學生計算機各個部件的名稱,繼而讓學生通過“找朋友”的游戲形式,將老師所說的名稱與電腦物件對應起來,激勵學生們看一看每一個部件的連接線通往哪邊,看看另外一頭有什么。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我們的學生不僅可以快速了解計算機的各個組成部分,還可以了解各個組件如何相互連接,消除學生在計算機上的神秘感,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三)做一個比學生更愛“玩游戲”的教師。信息課是一門實用而又有趣的學科,這也是此課程的魅力所在。愛玩是小學生的本性,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應善于利用游戲與課程相結合,從而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引導學生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學習,這可以極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玩”中學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以極高的效率完成老師所安排的教學任務。在小學階段,學生主要練習兩大計算機操作,第一種操作是鼠標操作,學生主要進行拖動、單擊、雙擊等操作;第二種操作是打字練習,學生主要進行英文和中文打字練習。針對這兩種操作,我設置了“擂臺挑戰賽”,首先通過聯機的打字游戲在每個班級中選出一位“擂主”,下節課再挑選出三位學生對“擂主”進行挑戰,挑戰成功成為“新擂主”,挑戰不成功則守擂成功。告訴學生在學期結束后每個班的擂主可以代表整個班級去和其他班級進行最終的PK,成為最后整個年級甚至整個學校的“擂主”。在游戲中設置一些小獎品,作為“擂主”的獎勵,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但是在“玩”上,老師一定要把握好度,有部分學生可能意志力較差,會沉迷其中。所以老師要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立好規矩,讓學生在該玩的時候就認真的玩,在不該玩的時候就要認真的聽老師講解。對于意志力比較薄弱的學生,老師需要積極的采取一定的措施,幫助其認真學習,避免學生玩游戲成癮,得不償失。學生在課堂中是主人,利用游戲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課堂上所帶來的趣味性,意識到自己在課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小主人的感覺,這樣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慢慢地,學生就把“學”計算機變成了“玩”計算機,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之下學習,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讓學生自愿的去學習這門課程,而不是要老師逼著學習。

三、面向全體,師生共創和諧氛圍

近過去的兩年中,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覆蓋面已經越來越廣了,很多學校已經利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學設備也越來越科技化、信息化,其次,在教師的各種會議上,都不需要老師親自到場,只需要一臺計算機,就可以進行視頻會議,這些都是從信息技術的基礎上發展過來的。可以說,師生每天都享受著信息技術給大家帶來的快捷與便利。因此,普及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非常重要,強化老師和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認知是更為重要的。我相信,在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信息技術課程一定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前所未有的驚喜。

參考文獻

[1]張瑜.淺談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J].2015,(49):143.

作者:沈瀟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壇丘小學